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兰陵萧氏自晋宋之际以勋业进入社会上层之后,受到士族文化影响.齐高帝萧道成很重视其子孙的教育,形成了浓郁的家族文化氛围,诸子孙多具有较高的学术与文艺修养,甚至入梁后还创作出了标领时流或传之后世的佳作.萧齐子孙在为人气质及爱好等方面也显现出名士化的特征.这都表明萧齐皇族在获得统治地位后迅速"士族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2.
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颁行的《宗室觉罗诉讼章程》明确规定了满清皇族的司法特权.因皇族特权的"入侵",原由《法院编制法》等赋予检察厅的多项具体职权受到了一定限制.由于检察厅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代表,因此,仅为皇族利益而侵蚀、压制检察厅职权,这种制度设计是缺乏理性的.尽管消除皇族特权等司法不平等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但在主张司法平等、司法透明的力量的作用下,皇族在刑事诉讼上的司法特权必然会被驱逐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3.
拿破仑·波拿巴是18世纪欧洲的传奇人物和战争之神,喜欢用战争或者征服的方式解决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在自己的情感或者日常生活中也常体现出攻击性人格特征。本文将从精神分析角度从拿破仑的家族传统,家庭因素,成长环境以及拿破仑自身的一些因素对拿破仑攻击性人格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对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家是以血缘和婚姻关系构成的小集团,从而使人对其产生归属感。日本人的"家"意识潜移默化、无处不在,它影响日本人的价值观、支配日本人的行为。家的意识融于国家观念表现为:"日本的家作为国民国家的基础单位,家族的理念甚至运用到国民统合上。(略)国民国家即家族国家。"[1]"明治政府的思想体系是以天皇家为国民的宗家,天皇家与各家之间形成了本家与分家的关系。天照大神为天皇家神话的祖先,亦是国民全体的祖先,以此思想构造建立起来家族国家观。以天皇为顶点的家族国家是日本独自的传统主张。"[2]这段分析道出了日本家族与国家与天皇之间的关系,是具有独自性的。  相似文献   

5.
政治制度原由阶级集团建立和维护,在封建社会中,所谓政治是家族政治,连外亲即皇族的姻亲一方的人员干政都被视为乱政纲的事,这种家族政治实为皇帝一人的“天子”政治。只有到了近代,生产社会化的条件已经具备,商品经济已经发展起来,各个阶级的人们在本阶级内和各阶级间的交往加强,产生  相似文献   

6.
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对会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必定表现出它的先进性 ,使传统会计人员制度的质量、方式、机构等都发生改变 ,但也出现了风险和弊端 ,所以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向各行业提供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政府形态是政府组织架构与行为方式的表现,政府形态随着政府内部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传统的政府形态是以官僚制为组织运作基础,从上到下的行政干预是其主要运作方式。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事务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政府机构和运作模式日益落后于实践的需要,面临诸多挑战。20世纪80年代英、美、新西兰等国兴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和"再造政府运  相似文献   

8.
对于治国理政,无论是"传统德治""现代法治",亦或是二者的相互融合,在历史和现实中都表现出了独特的显著作用。由于传统德治在较长历史中施行"德主刑辅""以上率下""家族自治"等治理范式,以致"德法依存""德法背离"矛盾性共生共存。在当前治国理政实践中,依然需要"德法统一"或"德法互动"的治理方式,这也是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梳理及认清"传统德治"与"现代法治"二重性及其相统一的问题,探寻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历史与思想根源及具体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进和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足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势,介绍了广东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在公务员培训中采用的"角色呈现案例教学"和"反弹琵琶案例教学"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建立和完善案例库,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案例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建设,努力实现案例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家族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层组织,深深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致于中国传统社会被称为宗法社会。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家族自身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变化,即在发生嬉变的同时,又同化新生事物。文章还剖析了家族嬗变与同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半个世纪之前,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理论,半个世纪之后,胡锦涛提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这说明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内部矛盾"逐步转变为"公共供给不足"。这一转移,肯定了中国当代社会主体从"人民"到"公民"的转变,同时也进一步要求政府职能要按照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保证社会各个阶层对于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时期,在中国思想领域中异军突起,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思想,即以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变法革新等主张为特定内容的图强御侮思想。从文化史上看,一种新思想的产生,不论是萌发于传统文化内部的运动,还是借助于外来文化的撞击,都与旧有的传统文化发生着种种关系。这些关系,往往表现为这种新思想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毫不例外,出现在鸦片战争时期的图强御侮思想,必然也与传统文化发生如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民间纠纷是指发生在公民之间、家族之间、邻里之间、家庭内部成员之间、有争议无结果或无定论的有关人身、财产权益等各种矛盾的表现。近几年来,民间纠纷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并由此诱发出了许多违法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男女两性间通过婚姻联结确立并长期持续的状态关系被普遍认为是传统社会中家庭乃至家族出现且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程序步骤。只不过在身处庞杂繁复的家庭(家族)成员身份影响下,原本“合两姓之好,敬奉宗庙,接续后世”的初始目的无时不需要在夫妻关系之间,夫妻与本方、对方家庭成员关系之间甚至夫妻与周围邻里友人的关系之中承受考量。及至清代,“男尊女卑”“夫尊妻卑”的现实状态已然在家庭内部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并有进一步极化发展的趋向,这就导致了妻在面对夫之时人格被对方完全吸收且普遍处于从属地位。具体到司法视域下对“夫杀妻”情况出现后的承审裁断也无法避免受制于州县官员等级身份差异观念的影响,继而结合具体案情外化为不同刑责罪名取舍间的性质和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东汉末年,袁绍凭借其家族"四世三公"的威望,身边聚集了一批由门生故吏、河北名士等组成的谋士集团。在这个集团里面,派系林立;同时,各派系之间对许多问题又充满着种种矛盾,以致引起了集团内部的明争暗斗。斗争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袁绍没有及早地、准确地选定他的接班人,这便给了那帮谋士们一个无名的心理暗示,使他们竭尽全力去"辅佐"他们的主子,以期当上袁绍的接班人,从而成就他们自己的"功臣"之名。  相似文献   

16.
三岛由纪夫曾在奠定其小说家地位的『仮面の告白』卷首即引用了俄罗斯著名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美-美という奴は恐ろしい怕かないもんだよ!……何か何だか分りやしない、本当に!理性の目で汚辱と見えるものだが、感情の目には立派な美と見えるんだからなあ……」,不仅仅是这部作品,其很多作品『愛の渇き』、『太陽と鉄』、『金閣寺』等都在力图表现这件事:美是可怕的,同时却是必然的。我们可以说他们是文学中的偶然,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从中蕴藏着日本人的异于其他族群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移鼎,皆由于统治阶层内部抽心之烂所致,清王朝的结局即是一例。贯穿宣统朝始末,在统治阶级内部,利益集团的争斗十分激烈。他们是皇族亲贵派、政治中心的汉族官僚派、地方实力派、国内立宪派四个不同的政治利益集团。正是这几个代表不同利益的政治派别的争斗,造成统治中枢瘫痪,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8.
专用于妇女的习俗称谓是传统性别文化对妇女的命名,集中显现了妇女的家庭身份,表明了历史上妇女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性别身份:"闺女"——父系家族的"他者"、娘家的"一门亲戚";"媳妇"——丈夫的"家室"、外来的"自家人";"婆婆"——娶了儿媳的妇女、夫家的"代言人"。习俗性别称谓产生于稳定的传统农业时代,根植于封闭的父系家族社会,是以男性为本位的父权家族制度和传统性别文化对妇女身份的构建,它消除了妇女独立的人格身份,使她们难以摆脱既定的性别命运。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改造的博弈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中村"作为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现象的缩影,已成为我国城市健康和谐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城中村"改造涉及政府、村民和开发商三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文章运用博弈理论模型分析这三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求得的均衡结果表明,"城中村"改造应多方协作,从合理定位各方利益及构建其和谐关系的角度出发,力求多方和谐共赢的"城中村"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企业组织的演进明显地受到传统伦理意识的影响,其演进路径被锁 定在家族垄断和官僚垄断相互勾结这条路径上。这种路径锁定状态的出现和儒学经济伦理 的深远影响密不可分。儒学思想对经济组织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家族的亲亲思想和封建君主 的专制思想这两个方面。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利益的流向和集结是朝向家族和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