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要关照高校教师的特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是关乎教师个体以及高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正在逐步发展与完善,但也存在着重管理轻激励、忽视教师发展的问题。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要关照教师角色的特殊性,关注教师的命运、价值、前途和尊严等;要关照教师劳动过程的特殊性,注意平衡教师个人内在发展与外部服务之间的关系;要关照教师劳动成果的特殊性,注意平衡短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将大学流程再造(UPR)理论应用于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工作,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从满足用户需求出发;第二,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第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人员组织两个主要手段。再造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流程的目的在于促使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需注意以下问题:认真培训考评人,同时对教师进行考评宣传、动员;积极构建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团队建设;积极开发研制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的不利于“双一流”战略发展的问题基础之上,提出助推“双一流”战略发展的教师绩效管理体系,要体现“双一流”战略目标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的一致性.要在符合高质量教学与研究成果形成规律的基础之上,构建多利益主体参与的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由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团队运作,辅之以教师绩效辅助体系,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教师绩效进行综合性、专业化的评价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工作,但学界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概念和框架维度尚未达成共识。梳理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发现,它们以促进教师全过程发展为目标,并根据每一素养维度划分难度等级,但在内容上又基于教师的多种角色各有侧重。对比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可知,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应强调教师的数字化教学实践、数字领导力、数字福祉、数字化意识及其对学生数字化就业能力的培养。基于国际经验和高校教师的独特性,本研究针对我国教师数字素养框架提出了维度补充、维度调整和维度拓展三个方面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术不端:基于高校教师认知的测量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校教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以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对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程度及其假设影响因素进行测量,并通过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甄别,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教师学术素养”和“高校学术环境”进行剖析,从中透视当前高校管理与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广东地区10所高校192位教师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发现,高校教师压力来自于人际寡助、制度阻力、教研任务、外部期望、课堂组织和职业发展六个方面.针对教师压力现状,从教师团队建设、制度参与和职业生涯规划三个方面提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执法思想所带来的执法形式和结果也会不同,为确保司法公正这一目标的实现应着重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把握好公正司法与服从、服务于大局的关系;二、把握好“从重从快”与严格依法办案的关系;三、把握好检察机关既是国家公诉机关,又是法律监督机关的关系;四、把握好二审检察与其它检察环节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审判公开作为一项制度已经确立,但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审判公开的价值考量,不仅要尊重国际惯例,保护公民的公开、公正审判权,还应做好利益平衡,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我国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推进和完善审判公开:建立审判公开的救济程序;从诉讼成本与效率考量推进多层次审判公开;区别对待不同类型案件及当事人;明确审判公开的技术标准等.  相似文献   

9.
审判公开作为一项制度已经确立,但作为一项制度实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审判公开的价值考量,不仅要尊重国际惯例.保护公民的公开、公正审判权,还应做好利益平衡,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我国应推进和完善审判公开:建立审判公开的救济程序;从诉讼成本与效率考量推进多层次审判公开,区别对待不同类型案件及当事人,明确审判公开的技术标准等。  相似文献   

10.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专”与“多能”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至今也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并制约教师向“复合型”、全面性素质方向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原有教育体制的弊端。今天这种矛盾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有关高校教师的素质及其提高,既涉及“复合型”,也存在“专家型”的问题。在实践中,无论是“复合型”,还是“专家型”,都是教师素质的直接表现。笔者仅就几个相关问题略作如下陈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