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曲磊  高刚  徐大伟 《法制与社会》2012,(36):147-148
检察诚信实质上是检察权的公信力,是公众对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执法活动的信任程度.作为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机关,检察诚信的构建有赖于监督主体、监督过程、监督结果三个层面的高度相关,需要内外部环境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执法办案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本文主要从构建检察诚信的手段措施出发,以期树立检察机关的公正司法形象.  相似文献   

2.
检察文化建设对促进检察人员公正廉洁执法,提升检察机关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基层检察机关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应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一是检察文化四个层面的关系。检察文化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通过对检察执法过程中的程序、流程、监督等制度进行科学、规范地设计和规定,并通过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严格执行制度,来提高检察机关执法水平的过程。检察机关执法人性化是通过加强检察人员的立场、观念、素质的建设,并通过检察人员人性化执法的外在表现,来提高检察机关执法水平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执法行为和执法效果中。执法规范化建设程度与执法人性化建设程度,是现代执法建设进程的两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增强全体检察人员的纪律观念,促进检察人员纪律作风养成,对于确保检察机关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检察机关不断加强纪律建设,开展了诸如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等专项教育活动,不断完善各种纪律制度,体现了多管齐下从严治检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检察执法公信力是新形势下检察理论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如何加强检察执法公信力的建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会得出各种检察执法公信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但是,检察执法公信力建设应当遵循其本身蕴含的基本逻辑,即从道德伦理、专业技能和执法制度三个层面分别实现以德律人、以技育人和以规约人,使得检察执法公信力建设既符合检察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逻辑,又符合检察实践不断改革和探索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6.
武讲 《法制与社会》2012,(18):231-232
检察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各级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正确发展理念和执法理念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作为国家宪法意义上的法律监督机关和重要的司法部门,检察机关深入文化建设应该始终立足于自身独特的价值定位,突出了检察文化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检察机关的独特精神品质,大力开展法治文化、监督文化和廉洁文化三种文化建设,提升检察队伍综合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检察公信力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级检察机关对自身法律监督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公信力也在逐步的提升,但我们发现涉检信访仍然居高不下,检察机关的司法资源在被浪费,不仅对当前社会和谐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检察机关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本文试从公信力主旨出发,找出限制检察公信力提升的相关因素,确定检察机关需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才能重塑公信力,从而到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徐秀玉 《法制与社会》2012,(28):192-193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给社会管理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从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只有不断强化自身内部监督管理,在检察人员中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公信力,才能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大有作为的角度,阐述强化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管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执法公信力对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发挥和社会地位影响深远,也是当前严峻社会形势下检察机关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紧迫问题。本文从执法公信力的定义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加强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韦华生 《法制与社会》2010,(16):140-141
检察执法公信力是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的客观表现,是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得到民众充分信赖、尊重与认同的高度反映,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分析影响检察执法公信力的因素有助于检察机关提高公信力的实践。本文试从历史因素、人丈因素、外部因素和执法主体四个方面找出影响公信力的成因,以期在检察公信力建设的思考和实践中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执法理念,是执法主体在认识和运用法律、政策的过程中凝聚而成的。检察执法理念是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对法律理解和认知的态度,包括检察机关在发展过程中和检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形成的对法律系统的、必然的、理性的认知,以及对业务管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进一步推动检察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机遇期。全国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努力实现检察职能作用发挥更加充分,科学合理、协调发展的法律监督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检察队伍素质能力和执法公信力明显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持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捍卫和守护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和检察制度的不断完善,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及纪律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有了较大提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和结构的转轨以及改革的深入,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透明化的浪潮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和腐朽颓废的生活方式也会腐蚀和侵害检察干警,直至冲击和影响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而加强检察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正是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保障环节.  相似文献   

14.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年以来,检察人员和法学理论工作者立足我国国情,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法律文化和法律思想,借鉴和移植国外先进的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开拓创新,建立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15.
检察官职业道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检察官职业群体的精神支柱.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在检察机关队伍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保障性。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检察官切实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公平正义,树立检察职业形象,增强执法公信力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检察权具有全面的法律监督属性,但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年来所行使的实质上是一种检察司法法律监督,属于狭义的法律监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全面的检察法律监督,没有准确反映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能的法律定位,现阶段更有必要在司法权优化配置的视域下重新审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能的回归问题。鉴此,应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全面复原、充分发挥、及时回归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能,树立"大检察"格局,这既有法理依据、宪政基础,也有司法实践的诉求。途径是:扩大检察机关的外部法律监督权能、加大检察监督力度、提高检察人员素质、提高检察人员待遇,以实现司法公正效率,树立检察机关的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17.
检察执法文化是检察文化表现最直接、最具体、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检察文化建设的关键。基层检察院应以解决执法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提升执法公信力为目标,大力加强以"规范、公正、文明"为核心,涵盖执法精神、执法行为、执法制度和物质保障层面的"四位一体"的检察执法文化建设,促进检察工作持续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小波 《法制与社会》2012,(12):178-179
随着网络时代步伐的加快,网络民意作为社会舆论的最新形式,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然面临着中国网民的关注,其执法公信力不可避免地处在了网络民意的考问之下。如何在网络时代下提高检察公信力,已经成为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所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张福坤  冉章 《行政与法》2014,(12):31-34
检察公信力是检察权在社会民众中形成的权威力。检察公信力建立在合格的检察能力及效率之上,它既需要良性运作的检察体系,更要求灵敏和周密的检察触角,以实现民众和检察机关之间的互动。因此,对检察公信力的建设,不应仅仅着力于检察执法活动的细节完善,而应在此基础之上加大检力影响,下沉检察载体,延伸检察组织触角、服务触角、监督触角,以进一步提升检察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龙庆军  袁剑 《法制与社会》2012,(20):178+180
本文在阐述检察执法公信力的内涵、意义及其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以某县检察院的司法实践为例,重点论述了检察机关把提升队伍素质和执法作风建设、强化内部监督、接受公众监督、扩大检察宣传等方面上升为执法办案必须遵守的制度,以此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提高检察执法公信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