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平 《检察风云》2013,(13):12-13
事有巧合,在中国证监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同一个月,美国也开启了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这就是2012年4月5日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初创期企业推动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简称JOBS法案)。JOBS法案应运而生这项法案的目的是使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更为便利。由于此前《萨班斯法案》的严厉监管与金融危机的重创,使得中小企业融资越发困难,发行新股上市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在美国,拟上市公司需要向美国证券交易监管委员会(SEC)提交申请,并披露足够的公司信息。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08,(5):10-10
2008年4月初,《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工作结束,据悉,反馈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创业板的发行上市标准、发行审核制度、保荐机构的作用与职责、信息披露及投资者保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林海 《检察风云》2013,(13):6-9
中国证券市场的新股发行与整个中国股市一样备受争议。20多年来,历经审批制和核准制两个阶段,监管层先后对新股发行体制进行了九次重大变革。2012年4月,以《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为标志,新一轮改革措施陆续出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券市场的新股发行与整个中国股市一样备受争议。20多年来,历经审批制和核准制两个阶段,监管层先后对新股发行体制进行了九次重大变革。2012年4月,以《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为标志,新一轮改革措施陆续出台。一年多以来,IPO停摆与重启的消息不断。市场信心也经历着不断的起伏与震荡。从国家整个经济的战略层面上看,重启新股发行或许是势在必行的。企业多、资金需求量多,融资难、投资难  相似文献   

5.
政策法规     
《法人》2008,(11)
可交换债及保荐新规正式发布中国证监会于10月19日正式发布实施《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前者强化了对换股风险的防范,增强了对债券持有人利益的保护,进一步强化了制度的规范性。而后者从加强保荐机构内控、加强对保荐人管理、强化监管措施等角度,进一步细化了保荐业务的实施和监管措施,强调保荐机构应加强对保荐过程的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6.
皮海洲 《法人》2010,(6):56-57
因为有了新股发行的“好政策”,海普瑞IPO终于破发,这将使保荐机构、投资基金也被拉到沙滩上裸泳,当然,海普瑞的掌门人更不例外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证券发行上市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证券经营机构执业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第三条 证券经营机构履行保荐职责,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注册登记为保荐机构。第四条 保荐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和行业规范,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尽职推荐发行人证券发行上市,持续督导发行人履行相关义务。保荐机构…  相似文献   

8.
林海 《检察风云》2013,(13):7-9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市场环境与境外成熟市场差异较大,受当时经济、社会和法制环境的局限,新股定价机制早期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1993年的《公司法》和1998年的《证券法》均规定,新股发行价格须经证券监管部门批准。2004年以前,由于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尚不成熟,市场机制不完善,买方不能对卖方构成有效约束,出于保护投资者目的,证监会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主要采用限定发行市盈率上限的方式管理新股价格。2004年修订的《证券法》取消了新股发行价格须经监管部门核准的规定,证监会于2005年初推出了询价制度,采用发达市场通行的向合格机构投资者累计投标询价方式以确定新股发行价格。  相似文献   

9.
王伟 《中国律师》2008,(8):88-90
2003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并于200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酝酿已久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终于出台。这一举措是对证券发行上市建立市场约束机制的重要探索,也标志着源于英国、发展于香港的证券市场保荐人制度正式被引入我国内地。但我国的证券上市保荐制度还处于初步探索之中,其究竟能否根植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保荐机构担任证券发行主承销商的制度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保荐机构担任证券发行主承销商的制度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建议今后的制度设计将保荐机构与主承销商完全分离,使保荐机构能更好的起到对证券发行上市的推荐和担保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救济不公正的新股发行,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例与学说,赋予股东以新股发行停止请求权、新股发行无效诉权和代表诉讼提起权。该文论述了新股发行停止请求权的性质、发生事由、主体和行使;论述了新股发行无效诉讼的行使、新股发行无效之诉与股东大会决议取消之诉的关系及新股发行无效判决的效力;主张股东可以为追究以不公正价额认购新股的当事人的责任和董事在新股发行过程中对公司所负的责任而提起代表诉讼。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弊端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是在2006年"新老划断"后开始实施的,对新股发行及定价走向市场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对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不均衡,一二级市场差异导致影响金融秩序等诸多的缺陷和不足。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从发行定价到申购方法等一些列的变革,促使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更加趋向于公平。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上市公司新股发行活动,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及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伏军  程向梅 《河北法学》2006,24(12):105-110
我国证券发行机制正处于由发行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的阶段,现阶段的保荐制度既受到发行制度转轨进程的外部制约,又能有效推动这一进程.在发行制度转轨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保荐制度的功效,除需转变监管理念和改革发行审核方式等制度外,还应当进一步完善保荐制度本身的各项具体制度,包括强化保荐人市场监管,平衡保荐人权利、义务与责任,加强行业自律监管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由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轨过程中,发行制正处于由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阶段。我国保荐制度所处的这种宏观环境,决定了其当前的目标定位与运行的客观状态。现阶段的保荐制度既受到发行制度转轨进程的制约,又能有效推动这一转轨进程。在发行制度的转轨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保荐制度的功效,推动制度设定目标的实现,除需转变监管理念和改革发行审核方式等制度外,还需完善保荐制度本身的各项具体制度,包括强化保荐人市场监管,平衡保荐人权利、义务与责任,加强行业自律监管等。  相似文献   

16.
新股认购行为的法律性质及认购不足的法律后果殷洁资本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物质基础。发行新股是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而新股认购又是新股发行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对于发行公司而言,如果新股无人认购或认购不足,则意味着新股发行失败,公司的经营计划将被彻底打...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证券发行上市行为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证券经营机构执业水平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制定本办法。办法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登记、保荐机构的职责、保荐工作规程、保荐工作的协调、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8.
遗失声明     
《律师世界》2001,(6):48-48
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全国人大常委会2001年4月28日颁布部门规章《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国家旅游局2001年5月15日颁布《中国证监会从业资格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01年度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公告(第2号)》中国证监会2001年5月17日发布《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证监会2001年5月11日颁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2001年5月16日颁布《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证监会2001年5月11日颁布…  相似文献   

19.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的设计初衷,是通过对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课以勤勉尽责义务,对发行人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并督导其推荐的发行人或上市公司持续规范运作,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乱象与罪然而,2010年5月26日,国信证券一则内部通报使券商投资银行保荐业务的公信力阴霾翳空。这则被披露的内部通报,在媒体的进一步调查下显  相似文献   

20.
国内简讯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驰名商标问题解释"征求意见稿1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关于在审理侵犯商标权等民事纠纷案件中认定和保护驰名商标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司法解释旨在将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