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人所讲的普通话语流中相邻音素间的过渡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型.音节内辅音-元音之间、音节间元音-辅音之间的过渡方式分为清晰过渡(或停顿过渡)和模糊过渡(或缓冲过渡)两种类型;音节内元音-辅音之间的过渡方式分为间断过渡和连续过渡两种类型;音节内元音-元音之间的过渡方式分为平滑过渡、间断过渡、交错过渡和异变过渡四种类型.对同... 相似文献
2.
3.
4.
言语习惯特征是人们在学习言语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影响,逐渐形成的一类语音声学特征,它包括:方言、口音、惯用语、俚语、赘语,有的人说普通话时夹杂的地方方言特征;以及言语的速率、清晰度、流畅度、语音喉化、气嗓音、言语缺欠等[1]。大量实验和研究表明,对个人语音特征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发声系统的解剖学形状和发音方法的动态个人特点。从生理、心理学机制来看,言语的形成包括言语神经机制、言语的脑机制、言语的感知、思维和反映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每个人从“咿呀学话”开始,经过千百次“听想说”的学习、校练… 相似文献
5.
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在声纹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区分不同发音人。方法以汉语普通话为语料,对20位男性发音人和20位女性发音人的前四条共振峰的长时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各长时共振峰分布的均值、中位数、众数、峰数、峰度和斜度等参数能够反映出不同发音人的个性特征,稳定性较强。前四条长时共振峰的分布结构比较均匀,由此推测在语料足够长的情况下,所有元音平均后的结果应该是一个类似央元音的"音"。结论利用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发音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