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英利 《证据科学》2011,19(1):100-105
不同人所讲的普通话语流中相邻音素间的过渡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型.音节内辅音-元音之间、音节间元音-辅音之间的过渡方式分为清晰过渡(或停顿过渡)和模糊过渡(或缓冲过渡)两种类型;音节内元音-辅音之间的过渡方式分为间断过渡和连续过渡两种类型;音节内元音-元音之间的过渡方式分为平滑过渡、间断过渡、交错过渡和异变过渡四种类型.对同...  相似文献   

2.
Yang X  Shi S  Ling J 《法医学杂志》1998,14(4):224-225
利用KAY5500语图仪的各项功能及这些功能对语音研究的作用,研究语音的声学特征,探讨语音同一认定的原理、方法,及声谱图反映出的表征语音声学特性的各声纹特征在声纹鉴定中价值。  相似文献   

3.
声纹鉴定中的音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声纹鉴定中的音强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名条件相近、普通话较标准的男性发音人的语音样本输入VS-99型语音工作站,分别对每个人所发的相同音节韵母的宽带声纹图谱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不同人发出的相同音节,其音强分布一般不同,有时还会出现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韵母总体音强按频率分布状态、韵母总体音强按时间分布状...  相似文献   

4.
言语习惯特征是人们在学习言语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影响,逐渐形成的一类语音声学特征,它包括:方言、口音、惯用语、俚语、赘语,有的人说普通话时夹杂的地方方言特征;以及言语的速率、清晰度、流畅度、语音喉化、气嗓音、言语缺欠等[1]。大量实验和研究表明,对个人语音特征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发声系统的解剖学形状和发音方法的动态个人特点。从生理、心理学机制来看,言语的形成包括言语神经机制、言语的脑机制、言语的感知、思维和反映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每个人从“咿呀学话”开始,经过千百次“听想说”的学习、校练…  相似文献   

5.
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在声纹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区分不同发音人。方法以汉语普通话为语料,对20位男性发音人和20位女性发音人的前四条共振峰的长时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各长时共振峰分布的均值、中位数、众数、峰数、峰度和斜度等参数能够反映出不同发音人的个性特征,稳定性较强。前四条长时共振峰的分布结构比较均匀,由此推测在语料足够长的情况下,所有元音平均后的结果应该是一个类似央元音的"音"。结论利用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发音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