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言 《中国司法》2014,(4):43-45
正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却又无力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受援人,就其本人所接受的法律援助服务,按照其经济状况,与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共同分担一部分法律援助办案费用的制度。一、研究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的必要性法律援助制度的宗旨和目的是保障没有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2.
法言 《中国司法》2014,(6):41-44
正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却又无力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受援人,就其本人所接受的法律援助服务,按照其经济状况,与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共同分担一部分法律援助办案费用的制度。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法治建设的形势、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法律援助制度发展所面临的情况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已经使探索实行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具备了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法言 《中国司法》2014,(5):34-37
正法律援助受益覆盖面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法律援助制度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在我国,关于如何确定法律援助的受益覆盖面,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在国外和境外,为了确定法律援助的受益覆盖面和受援人范围,使真正有需要的人能够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一定时期的公民收入状况和法律服务价格变动状况,来设定并动态调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决定是否需要受援人分担费用。通过查证、询问41个国家(其中发达国家29个、发展中国家12个)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确定法律援助受益覆盖面与是否实行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  相似文献   

4.
田毅 《中国司法》2002,(3):43-43
受援助当事人费用分担制度,又称部分法律援助(以下简称法援)制度,是指受援助的当事人因胜诉而使其经济状况有所改善,并且有能力支付法援的部分费用时,应当依照有关部门规定的分担范围和分担比例偿还部分法援费用的制度。受援人是否负担法援费用,以及分担费用的份额,要视其是否赢得了诉讼以及从诉讼中获得收益的多少而定。主要有下列3种情况:一是受援人因败诉而免予分担费用。法援受援人是经济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如果败诉,他们就没有从诉讼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此时如果要求他们分担部分法援费用,这种做法显然不妥当。二是受援…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是国家向市场购买而提供给特定受援人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员代表国家为受援人提供服务,其办案质量也代表国家的服务质量。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可说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线,是法律援助的精髓。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提高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应该成为今后法律援助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完善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任何一种法律制度下,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初衷是要使经济困难的公民能够享受到政府出资聘请的律师为他提供的法律服务。但是,政府对法律援助的资助永远是有限度的,政府提供的法律援助资金不可能使所有人及其所有法律事项都能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因此,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已经建立起法律援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相应的法律援助法律或者条例比较显著位置设定相应条款,规定哪些人有权或有资格申请法律援助,明确哪些人不属于法律援助的受援对象;“经济困难”正是确定法律援助对象资格的首要条件。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是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法…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法律援助运作方式及其发展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援助,是指国家对需要专业性法律帮助而又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公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援助是国家责任,国家是法律援助的责任主体。国家或者政府通过设立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经费、制定法律援助法律政策、监督法律援助活动等形式  相似文献   

8.
杨泳 《中国司法》2004,(6):64-71
一、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概述 (一)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概念 一般来说,法律援助是国家对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的法律帮助,以维护其法律赋予的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司法救济保障制度。公民申请法律援助,要同时符合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经济困难,无力承担法律服务费用;二是案情条件,即申请的事项在政府规定的范围之内。申请人的经济状况是获得法律援助和从法律服务市场上自行购买法律服务的区分点,所以,经济状况为“经济困难”是法律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分担费用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 ,人权的司法保障和平等权利的保护。分担费用制度是法律援助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法律援助案件中 ,若受援助的当事人胜诉 ,使其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并且有能力支付法律援助的部分费用时 ,要求其分担援助费用 ,可以扩大法律援助的对象 ,缓解国家法律援助经费紧张与法律援助案件日渐增多的矛盾 ,促进法律援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丽芳 《法制与社会》2013,(22):254+258
法律援助是国家司法救济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政府出资,为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或者特殊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收费的法律服务,从而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也能平等地获取法律服务、参与诉讼程序。这项制度是由各法律援助机构具体实施的,法律援助机构最重要的职能是受理、审查公民的法律援助申请,指派、安排人员为符合条件者提供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1.
法律援助事业具有社会保障性和国家责任性。我国现行法律援助运行模式满足不了乡土社会的法律援助保障需要。乡土社会的"法律低保"应契合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地方立法形式因地制宜解决县域法律服务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间的矛盾,广开资金募集渠道,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完善受援条件审核机制,切实扩大法律援助受援面,完善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考核并规制相关单位的协助义务。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大量虽在政府规定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之上,但又具有部分而非全部法律服务费用支付能力的经济困难者,如何做到既满足其合理的法律援助需求,又不至于滥用法律援助资源,现实的制度没有给出答案,从而导致了一方面是党委、政府、社会日益高涨的扩大法律援助对象范围的呼声,另一方面是法律援助机构突破法定经济困难标准施行法律援助的无序。值此情势,创新理念,探索实行法律援助资格收费不失为一个解决相应问题的处方。  相似文献   

13.
2003年7月21日,国务院颁布《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条例》第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又规定了律师承担法律援助的义务,“律师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尽职尽责,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服务”(《律师法》第四十二条);“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条例》第六条)。“责任”与“义务”意思相近,通常可以替换使用。那么应当如何看待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与“律师义务”之间的关系?笔者试以抛砖之作,求教于大家,并期待引起社会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制度,又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家对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或者为特殊条件的当事人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是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要求,是正义得以落实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及法律服务人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法律服务费,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实现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一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司法保障方式。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及律师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弱势群体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利。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已经确立了法律援助助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公设辩护人制度和平民法律扶助制度是民国时期法律援助的两种基本形式。北平律师公会积极推动公设辩护人制度实施,并制定了平民法律扶助实施细则,对平民法律援助的范围、提供模式、资金管理、受援助人的资格条件等方面做了详尽规定,并积极组织开展了对平民的各种法律服务。在此,本文以北平律师公会为中心,就民国法律援助制度作了简要婚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法律援助供需矛盾解决途径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槐杨 《行政与法》2005,(4):62-63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法律援助制度,几年来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基于我国国情,现有法律援助资源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突出表现为人力不足和财力不足。解决法律援助供需矛盾可尝试实行法律援助服务实施主体多元化,通过多种途径完善费用分担制度,开辟多种经费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18.
韩琪 《法制与社会》2013,(26):294-296,298
法律援助旨在保障经济困难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我国从1994年始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法律援助制度的设想并开展试点工作。本文介绍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定义、法律依据、组织机构,以杭州市余杭区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实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现有援助制度的优劣。最后,本文提出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应宜以创新促发展,建议应扩大受援人范围,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增强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法律援助的力度;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名册及设立法律援助专项基金。  相似文献   

19.
法律援助办案质量控制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前,我国法律援助的案件承办主要依靠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社会组织人员等)完成。律师能得到的相应补贴很少,受援人能否得到律师合格的法律帮助?办案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等等,常常会受到人们的怀疑。政府在不断加大法律援助经费支持力度的同时,也会要求各地切实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质量问题日益成为中国法律援助管理者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军队律师法律援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07年10月,新修订的<律师法>第42条规定:"律师、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目前,法律援助在军队中如何开展等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并未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