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0年,只是历史长河里转瞬的一朵浪花."变",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短短60年,浓缩世界几百年之变,而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发展推手的官员群体则首当其冲.其貌其态,其言其行,既折射了时代的巨变,本身也是社会前行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2.
赵凌 《政府法制》2008,(20):28-29
腐败官员来源不明的财产动辄百万元,但按刑法被判超不过5年,现在预计提高到10年,正义网民调显示.60%的人认为“最高判10年还太轻,死刑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3.
王子衿 《政府法制》2014,(23):22-22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司徒中书令韩弘因病去世,其予也已亡故,家中只剩年幼的孙子。穆宗担心韩家的财产被下人们盗取,就派官员去清点其财物,以便交给族中的长者代管。不料,官员在清点时,意外发现了一份重要的礼单。  相似文献   

4.
8月25日上午9时,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大厅庄严肃穆。法官宣判:被告人顾绯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164.6万元,美元2万元,港币3万元,多次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房产获取贿赂价值人民币60.9万元,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4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40万元;其犯罪所得依法予以追缴。至此,这个收受巨额贿赂后辞职去打工的贪官,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相似文献   

5.
朱国良 《中国监察》2008,(22):37-37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党风廉政建设时说:“干部的生活,需要安静、清静:平静。那些一到晚上或逢年过节,家中就热闹的官员,值得重点‘关注’。”这一提醒和告诫可谓一针见血,点到了一些干部走向堕落的要害上,触到了有的官员变贪变腐的关键处。仔细琢磨一下,的确,许多干部的堕落就是从不愿安静、不甘清静、不屑平静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本意是使我国吏治进入"能上能下"有效运行的官员复出机制,目前却面临着非公开化、非责任化、非透明化、社会认同度低的困境。因此,有效解决问责官员复出面临的现实困境,完善问责的基础,明晰官员的职责和构建相应问责程序;转变问责的模式,变"权力问责"为"制度问责";建立官员复出的回应机制,使体制外的"权利问责"与体制内的"权力问责"、"制度问责"形成完整体系;建立多元化的问责主体,提高官员复出的社会认同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据《新闻晨报》载:一场本为听取民意的听证会,却演变成了一场闹剧——2010年12月29日,杭州市规划局就一起“绿地变高楼”事件举行了一场听证会,面对着居民的种种犀利提问,有关官员避而不谈,最后还不顾现场居民的强烈反对而单方面宣布会议结束。  相似文献   

8.
官员特征与任期对其财务管理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问题。论文以中国省级政府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省主政官员的更替、任期和年龄对政府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的影响。2007年我国建立了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基于此,该研究收集了2008—2019年全国30个省份108位省长、90位省委书记的个人简历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等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官员特征和任期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受到不同时期晋升激励的差异性影响,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更替、任期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影响不同。省委书记的更替、任期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存入规模存在正向影响,省长的任期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存入规模存在负向影响。论文拓展了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分析视角,不仅揭示了我国地方政府官员特征与任期对预算政策制定的影响机制,也剖析了政府官员不同时期的政策偏好及行为选择的内在逻辑。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官员特征与任期是解释我国预算政策制定方向变化的重要变量,为我国进一步完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和干部人事任用制度提供了路径启示。  相似文献   

9.
●腐败官员来源不明的财产动辄百万元,但按刑法被判超不过5年,现在预计提高到10年。正义网民调显示,60%的人认为最高判10年还太轻,死刑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SARS以来,我国政府以"问责"的方式处理多位失职高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震动。官员问责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行制度与行政道德之间的空白,引发了人们对政府责任以及官员任职理念的思考。问责制在我国的推行表明了政府从严治政、依法行政的决心。本文着重对问责制的政治理论基础以及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建构历程及其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中国推行的官员问责制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并对其制度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可谓公务员的“禁令之年”。在公务员系统中呆了8年的一位科级官员感叹:一条接一条,管得是越来越细,看来以后公务员是越来越不好当了,公务员职业的下行趋势估计是不可避免的了。此言并非矫情。从“八项规定”到每个节日前夕出台的禁令,  相似文献   

12.
李奇誉 《政府法制》2014,(21):19-19
“发生初次腐败行为的平均年龄为47岁.‘带病提拔’的省部级官员,其平均经济腐败时间在10年左右.”2012年12月中旬,一则题为《“带病提拔”官员初次腐败多在47岁》的新闻让舆论起了波澜,一位名为“元勋”的网民评论:“中国官员真幸福,贪了10年才落马,活够本了,人生可没有多少个10年呢.”  相似文献   

13.
李绍章处处为老百姓说话,嬉笑怒骂皆文章,难怪网友称其"大陆国骂";宋华琳淮河岸边感怀唏嘘,追古思今,更兼以诗明志;张海斌则说"哲学即诗",那种只能意会、不可交流、不能教授的玄妙你感受到了吗?因版面有限,要想读到完整的他们,还是请大家登陆到他们的博客家园吧。  相似文献   

14.
林达 《检察风云》2014,(21):26-27
“药房托管”,即将药房托给有能力的医药企业经营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变“以药养医”为“以药补医”。这种有利于降低药价、让惠于民的制度,近年来广受推崇。然而,在利益驱使下,这一制度仍被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药房托管”必经的购销环节,收受药商好处费,为其大肆“开绿灯”“搞特殊”,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朱珉迕 《政府法制》2014,(15):38-39
2013年10月27日,沪上13位经过层层选拔的青年干部,明确了未来一年的海外“新东家”.  相似文献   

16.
一个年轻貌美的京城女大学生;一个年过半百事业有成的财政官员;一个游戏人生的花花公子,因为几张子虚乌有根本不存在的艳照,让他们的命运纠葛在一起,并深深陷入一场"艳照门"中。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这是一场见不得阳光的交易;更是一场令人匪夷所思的闹剧。因为一时荒唐,落入他人陷阱的财政官员为了保全家庭与官职,买到那几张艳照,被人先后诈骗了264万。而直到骗子落马后,他才得知,那些让他彻夜难眠的所谓艳照根本不存在,而骗子后面有骗子,疯狂诈骗他的并不是主谋,而是其背后的一连串小人物……  相似文献   

17.
唐代监察官员的法定构成自成体系,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监察官员依法享有独立的弹劾权;弹劾权在唐代经历了由盛到衰的演变,其原因应归结为唐代监察官员的地位本身就具有的两面性,这种两面性在封建盛唐也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18.
官员作为公民,其隐私权自然需要保护,但是作为公职人员,其掌握着公民赋予的权力,权力如何履行将关系到公共利益,因此其如何行使职权已经超越了个人隐私的范围,而且公民也有权利知晓其赋予官员的权力是否得到了合法的履行?这种履行是否促进了公共利益?如果不对官员的隐私权进行限制,官员很有可能利用不受限制的隐私权进行"权力寻租",进而危害到公共利益。因此通过构建以财产申报法为核心的对官员隐私权进行限制的制度体系,对于打造一个廉洁、高效、便民的政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其静 《政府法制》2014,(24):14-16
无论市委书记以何种原因离任,60%以上的市长会升任市委书记,且大约一半的市委书记是由该市市长直接升任。若考虑到那些正常退休的市长和犯错误离任的市长.则市长升任市委书记的比例会更高。  相似文献   

20.
现代 《政府法制》2014,(27):30-31
如果有人愿意排“世界之最”的话,中国官员的数量恐怕会列入“世界之最”. 实行改革开放以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中国进行了5次机构改革.每一次都有精简机构、压缩冗员的目的,但是,事与愿违,机构越改越臃肿,冗员越压越膨胀,形成了“膨胀——压缩——再膨胀”的螺旋式扩张.在这种螺旋式扩张的链条中,后一次扩张比前一次扩张数量更大,势头更猛;后一次压缩比前一次压缩更为困难、更为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