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专利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保护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一种制度,也是通过经济措施奖励发明创造的一种手段。专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智力劳动成果看成是一种财产,在法律上确定这种财产权的归属,并且给予法律保护。也就是说,专利制度不仅肯定了科技人员以及其他从事智力劳动的人们的发明成果,而且还从法律上给予发明人、设计人对其发明享有独占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专利权是指一个国家依法授予发明创造者在一定时期内对该发明创造的独占权。专利权是一种知识产权,它把人类知识创造的成果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加以保护。国家授予专利权的目的在于使专利权人获得经济上的收益,最终使整个社会丰富知识财产的内容。专利法赋予专利权这样两种性质:一、  相似文献   

3.
<正> 1.专利制度的目的 日本专利法的目的即专利制度之目的。其第一条就规定:“本法是为了保护、使用发明,奖励发明,以期使产业发展为目的。结合其专利法的基础简单地说:为促进产业的发展。就是对发明人将其发明的新技术授予独占性的专利权借以奖励其发明创造,在  相似文献   

4.
ONTHEENFORCEMENTOFPATENT实践证明,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和通过实施以利用发明创造,是专利制度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把一项发明创造的内容公诸于众,使人们从中受到启发,无疑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然而,只有将这项发明创造在产业上加以实施,才可能产生一定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才符合国家设立专利制度的宗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专利的实施是专利是否具有生命力和能否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一、专利实施的内涵“实施”一词在专利法中是有其特定的法律意义的。根据我国专利法第11条的规定,对于发明专利的…  相似文献   

5.
张贰群 《知识产权》1999,9(2):27-28
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一词是从英语Patent 翻译而来.可以理解为是一份公开的文件。在我国.专利作为专利权的简称,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中国领域规定时间内对该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具有排他性.在专利法规定的有效期间内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权。 专利权与有形财产权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的期限性.有形财产权具有永久性,与有形财产本身共始终。而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所保护的发明创造的使…  相似文献   

6.
郁峰 《行政与法》2010,(11):87-89
依据专利法等特定法律,专利制度通过授予发明人对发明享有的独占权来保护、鼓励发明创造,进而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完整意义上的专利权保护,除事后的侵权救济和违法惩处之外,还应该涵盖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到其获得专利权后将之市场化应用于社会生产等阶段,确保创新主体顺利获得专利权并实施或转让其专利技术,也即专利权的事前保护。授益行政行为在专利权的事前保护方面可以起到注重提供事后救济的负担性行政行为以及司法措施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我国现行专利权保护体系在授益行政行为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缺失,本文针对这些缺失,就几类典型的授益行政行为,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专利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是该法第25条之〈六〉明确规定植物品种不受专利保护,这在当前世界生物工程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显得很不合适,有必要进行修改。一、保护植物新品种专利的基本依据及作用专利是国家授予发明人对其发明创造在一定时期享有的独占权,也就是说发明人依法享有制造、使用和销售专利产品以及使用专利方法的专有权。  相似文献   

8.
纵观历史的发展,的确,二次大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得益于实行了立足于“竞争机制”上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支撑起其体制的支柱之一,便是“以确保自由而且公正的竞争为目的”的竞争法制的逐步健全。竞争法制的健全是由多种法律的配置完善而成,对于克服不正当竞争,专利法就是重要的一环。专利制度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保护发明创造,通过专门立法(即专利法)保护发明人对其发明创造或其权利  相似文献   

9.
在遭遇到专利侵权的诉讼时,反诉专利权无效,是侵权人常用的法律武器。今年7月,美国上诉法院对一起诉专利权无效的纠纷的裁决,可以使我们看到美国法院对在先技术(prior an)的严格掌控。同样,专利制度所规定的时间上的限制,在我国也应;引起企业及发明人的重视。美国专利法规定有一年的宽限期(graceperiod),即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前一年内公开使用或销售,不丧失新颖性。我国专利制度无此宽限期,但对在政府主办或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参展、或在规定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发表、或未经同意被他人泄露的发明创造,则给予6个月的宽限期。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社会总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利益主体和利益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变化。依靠科技,凭借智慧,通过知识创新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谁应成为这个社会财富的众多拥有者,除了私营老板和文艺明星,知识拥有者能否告别寒窗,不再做一贫如洗的寒士呢?这次我国专利法的修改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新修改的专利法第六条规定:“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做出约定的,从其约定。”第十六条规定:“被爱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者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者给予合理的报酬。”专利法的修改无疑将保护的天平向发明者个人倾斜,这一改动意味着中国社会对知识分子持续了几千年的陈旧观念开始崩溃,一个尊重发明创造规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新观念开始确立。如果说二十年前我们制定专利法只是承认了发明创造者利益的存在,解决了个人利益的有关问题,那么这次专利法的修改则重在保护发明创造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是从英文IntellectualProper翻译而来,顾名思义,知识产权是人们智力劳动成果所取得的一种财产属性的专利。它是专利权、商标权以及版权等无形财产专有权的统称。知识产权制度已成为各国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变,发展经济的一种法律保护工具。其中,专利制度尤为重要,专利权就是国家专利局授予发明人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独占权,包括使用、制造、销售和进口权。近几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专利权保护问题,这对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专利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对职务发明成果归属的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修改的专利法在职务发明成果归属问题上确立了合同优先原则,这是相对的进步,但我们应更进一步,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确立在本职工作中或单位交付的任务中作出的发明创造,应“归于”发明人和单位共有,而仅仅利用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应直接“归于”发明人个人所有,单位享有优先有偿实施权的新制度。  相似文献   

13.
《电子知识产权》2002,(5):62-64
专利制度的实质是依据专利法,对申请专利的发明,经过审查和批准,授予专利权,同时,把申请专利的发明公诸于世。并使发明创造者享有独占实施该发明创造的权利,以此来保护发明创造者的利益和促进发明创造的信息交流及有偿技术转让。但涉及国  相似文献   

14.
现代商业秘密是作为对专利制度的一种补充而出现的。在各国已存在专利制度保护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倡导商业秘密保护?这是因为二者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从总体而言,专利是对已公开信息的保护,而商业秘密则是对未公开信息的保护。具体说来,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申请专利必须公开技术成分。一项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后,权利人会获得一段很长时间的垄断权,但获得这种垄断权的代价是权利人必须将自己的技术作彻底的公开。根据我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应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  相似文献   

15.
汤姆.   《知识产权》1990,(1):12-16
尊敬的东道主、各国专利局的首脑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及非政府机构的贵宾和代表们:我能在中国专利法制定五周年之际在此发言,感到十分荣幸。专利制度开发了人们的智力,激发起他们的创造性,使其不断提供新的服务和产品,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然而,专利制度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获得成果的。中国正在致力于取得专利制度所能提供的长期利益,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专利法的颁布上,而且体现在作为永久性象征的专利局新大楼的落成上。我们对那些为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专利制度,我们会发现:制定专利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鼓励发明创造,使发明人早日将其发明公之于世,更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而发明要取得专利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具有新颖性,新颖性的判断应该根据申请日(或发明日),这种日期的确定很自然地涉及优先权问题。早在1883乍,优先权就已成为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三大原则之一。优先权与国民待遇原则一起,构成了巴黎公约所建立的国际工业产权保护制度的两  相似文献   

17.
塞尔登和怀特兄弟两位发明人的专利旧案表明,由于专利制度成本的存在,任何专利理论都必须澄清专利制度究竟带来了何种社会收益。以成本/收益的权衡模式为基础,最经典的激励理论和对价理论对专利制度的论说都不符合发明的本质,也难以解释专利法实践。不同专利理论的政策共识是激励创新,但它们均忽视了创新实践及其范式变迁。依创新范式理论,专利制度在发明、发明商业化和技术扩散等创新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加速技术扩散不仅是社会从专利制度中获得的收益,更是为开放式创新、用户创新和累积性创新范式所必须。技术扩散在本质上是信息的传播,它的载体是专利文献。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应该强化专利公开充分性条件,以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  相似文献   

18.
发明人在完成一项发明创造之后,为使其发明创造获得专利保护,首先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在这些文件中,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撰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项发明创造能否获得《专利法》保护,或能否尽快获得《专利法》保护,以及能否获得最佳的保护范围。我国《专利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可见,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方式和撰写  相似文献   

19.
在先使用权的确定及其在专利诉讼中的应用温旭一、在先使用权的实质在先使用权是专利法规定的不构成侵犯他人专利权的例外之一。一项发明创造,可能同时或先后由两个单位或两个发明人分别获得,专利法规定的先申请原则,对于那些先搞出发明创造,并首先制造出产品或做好生...  相似文献   

20.
一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专用权。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人、设计人有权就某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向专利局提出申请,经专利局审查批准后取得专利权。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