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在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并有效利用课程载体、文化载体、网络载体、活动载体,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阐述了创新教育体系和模式,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础领导地位;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发展,转变价值教育的传输手段;建设网络教育平台,以现代化手段加强核心价格体系教育;加快制度和教育机制的配套完善,保障大学生能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熏陶和引领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现和价值理念,激发其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张凡 《法制与社会》2011,(15):138-139
行政程序是现代法治的一个核心要素。行政程序制度不仅给行政权力的运行提供了一个科学、民主的载体,行政程序制度建设,也是现代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又由于长期的"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制建设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本文试图通过对行政程序的价值定位探讨,提出和展现行政程序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观,并进一步引申出其在现代法治中存在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3.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依法行政需要德性的观照,建设法治政府不仅需要个体德性,同时也呼唤组织德性,二者是互构的,这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时也与现代政府管理的价值定位有关.通过阐释依法行政中德性的内涵,剖析依法行政中德性规制的作用,诠释依法行政各主要内容中所涵盖的德性要求,彰显了依法行设需要德性关照.  相似文献   

4.
加强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社会共识,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素质支撑.当前,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初步建立,但依然存在表达抽象化,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大,培育手段、途径单一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大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创新和丰富宣传手段,加强实践活动平台建设等即成为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强化法律职业伦理规范建设对于提升法律职业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近代以来法律由以德性和人格为中心转向以原则和规范为中心。我们对法律职业伦理的关注不只是规范,同时更是规范的理由。法律职业经过“公正”这一终极价值的范导,选择了一致同意的道德契约,由此构建了人类社会的司法制度。公正之运用,既可生存于司法亦可毁灭于司法。法律职业的道德目的是衡量一切行为的道德善恶或道德价值的标准。只有当拥有创造性特征的道德实践行为引起实践变化或对实践做出贡献时,才能被视为道德批判的对象和目标。我们绝不能低估我国法律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的重要性。中国法律职业伦理建设的当务之急,以及未来中国社会法律职业伦理信念及其表达,需要同时做出两方面的努力:既要指向法律职业伦理制度的规范化、合法化、合理化以及正当性本身,又要构建作为法律职业德性素养培育载体的法律职业伦理新框架。  相似文献   

6.
单向“集体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法的价值观.它经历了家族本位、国家本位、国家与家族本位、国家与社会本位、阶级本位等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法律文化建设的深入进行,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和以人为本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法律价值观——“国家·个人本位”的酝酿和形成创造了前提.双向的“国家·个人本位”法律价值观标志着现代中国法律文化建设的价值方向.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确立并稳定青少年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主阵地,但在面对非重刑事犯罪现象时屡陷入硬法盲区,且反向推动了道德多元化价值标准的异变,加剧了情理和法理冲突,甚不能够维系科学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之在组织系统内部进行制度化运作,而针对性完善软法建设可通过其规范作用和民主、补充、转化等价值特性厚德化法(硬法),破解学生管理工作难题,其前提是须坚守法德同质的立法立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连续扩招,传统德育的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大学生群体结构、身心特点的变化,因此,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呈现出重价值知识、轻价值体验,重价值批判、轻价值选择,重价值应然、轻价值冲突,重宏大叙事、轻日常表现等几种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本本主义、教育内容的官僚主义、教育过程的本位主义、教育评价的形式主义等。在厘清缘由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价值观教育应从开放德育的视角,推动高校价值观教育内容和培育方法的更新和改善:聚焦大学生的价值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澄清教育,培养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能力;提供价值体验的空间,使价值观内化到受教育者的价值体系中。唯此,才能走出一条适应现代化社会要求的新型德育理论和模式之路。  相似文献   

9.
论教学德性     
教学德性是教学主体为了实现教学生活之幸福或在谋求幸福教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凝聚而成的卓越的教学品质或精神品质,它具有个体性与社会性、相对稳定性与动态生成性、为他性与为我性等基本特征.教学德性既不同于教学道德,也有别于德性教学、德性知识,它在幸福教学生活构建、教学行为规约以及学生德性教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有着必要性,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建立科学的教育机制、建立高效的传播机制、建立有效的践行机制,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