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安平 《中国法学》2013,(1):160-174
涉诉舆论反映的是大众思维,特别专注于当事人身份信息的对立性,与司法思维发生偏离。涉诉舆论针对的虽然是司法,但发泄的往往是对于社会问题的不满情绪。司法顺从舆论的判决极大地加剧了司法公信力的危机,也势必激发舆论干预司法的热情。基于舆论压力而对法官的处理,增添了法官命运的随机性与偶然性,并因而引导法官将公平让位于摆平。法院应对舆论做法,虽无现实意义,但却深刻地反映了法院面对舆论压迫的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2.
据悉,2004年黑龙江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共下交到大庆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上访案件168件,其中涉法涉诉案件高达74件,涉诉上访案件数量的剧增使人民法院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与纠纷的聚焦点。面对越来越多的涉诉上访问题,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审判、执行、信访工作水平,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上访案件的发生,已成为人民法院体现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渐显露,这些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地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渠道,成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解决好涉法涉诉案件,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法治化进程,理顺社会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就律师参与涉法涉诉案件处理作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央政法委制定的政法[2005]9号文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第二条规定,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指依法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处理的信访案件。本文则以法院涉法涉诉信访现状为立足点,对建立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提出一些想法,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涉法涉诉信访提法始见于2005年2月中央政法委下发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它是指依法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处理的信访案件。涉法涉诉信访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刘学智 《山东审判》2008,24(1):54-58
涉诉信访是与具体诉讼案件有着某种联系的信访形式,可分为司法涉诉信访、司法外涉诉信访和假想涉诉信访三类,其成因可以从不同视角得出不同结论.司法解决涉诉信访纠纷应构建符合当下法治状况的解决机制,具体包括法官职业化保障机制,三审终审机制,司法终结机制;司法依据完善机制,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综合治理机制,推进完政治理机制;听证消弭机制,博弈分析机制和救济适当机制.  相似文献   

7.
涉诉信访是我国司法长期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首次提出涉诉信访概念,涉诉信访的外延比涉法信访要窄,其含义是:与某一具体诉讼案件相联系、要求人民法院完成某种诉讼行为的来信和来访。①涉是牵连、关联的意思,涉诉就是与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从源头上预防涉诉信访案件,更好地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司法保障,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结合近年来涉诉信访的工作实际,以2009年至2012年办理的信访案件、进京访案件以及中央政法委交办案件为统计标本,分析了当前涉诉信访案件的主要特点、成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化解信访问题的成功经验,并就进一步完善涉诉信访工作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构建顺畅的涉诉信访终结机制,有效地开展涉诉信访终结工作,已成为清除无限再审障碍、维护司法权威、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由于涉诉信访终结影响面广、涉及面大,加之涉诉信访终结制度亟待完善,人民法院在开展涉诉信访终结工作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安徽省涉诉信访终结工作的基础上,探讨其中的疑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涉诉信访案件的终结标准所谓涉诉信访案件的终结标准,主要指涉诉信访案件终结的实体要件。由于上述标准尚无明确规定,因此,不同地区、不同级别法院认识不一,做法不同。分析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以下简称《终结办法》)及《关于印发<终结办法>的通知》内容,可以看出涉诉信访终结的实体要件与信访所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河北省蔚县经济发展格局调整、煤矿停产整合、城乡三年大变样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类社会矛盾以案件形式进人司法途径,涉法涉诉问题大幅上升,信访总量高位运行,越级访呈高发态势。2010年前全县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每年高达120件左右。  相似文献   

11.
4月6日,被社会广为关注的浙江海盐"闯黄灯"行政诉讼案件有了定论:闯黄灯属违法行为,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但是该案同时暴露出了人民法院审判面临的问题:立法缺失导致无法可依、执法机关放纵执法、外部监督不当干涉司法以及涉诉信访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立法、强化执法,另一方面更需要人民法官树立正确的法律思维,将社会问题转化为司法问题,在解决法律问题的同时解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诉访分离、依法治访的改革局面正在逐步形成,涉法涉诉信访初步呈现出"弃访转法"的良好态势,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不容否认,现有的涉法涉诉信访法律制度仍存在不科学性、不完整性和不对称性。为此,必须增强和深化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的法治化认识,要坚持法治导向,不断增强司法属性,提高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的能力,既要在治标上对已经引起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依法妥善处理,做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矛盾得到彻底化解,又要认真分析原因、把握规律,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有效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推进治本工作,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秩序井然。同时,还亟需加快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的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总量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闹访、缠访、集体访等非正常访亦呈多发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群众的维权意识在不断提升、法律的修订赋予检察机关更多职责任务、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的改革和对违法上访行为打击不力等因素导致。应完善审查受理机制、案件办理机制和息诉化解机制,建立信访依法终结机制和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同时还应强化源头治理,切实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陕西省陇县人民法院注重案件质量提升,面对近几年来涉诉信访数量居高不下、申请申诉再审案件持续增多、司法公信力不高的现实问题,重点突出审判管理在法院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提升审判管理理念,特别是把法官办案质量评查作为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推进审判管理改革创新,促进审判管理水平提升。该院涉诉信访总量大幅度下降,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5.
目前,涉诉信访案件逐年上升,不仅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被动,还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干扰着社会治安秩序。因此,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有效地从源头上避免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司法实践中,各级人民法院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现仅  相似文献   

16.
庄建平 《法制与社会》2013,(28):123-12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化,利益多元化的转型过程,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各种纠纷也进入易发多易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人民法院作为定分止争的司法机关,承担着日益增多的涉访涉诉案件的处理,这些涉访涉诉案件已成为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道难题,文章从人民法院在接访受访中获得的案件类型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与问题,并从司法等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涉法涉诉上访案件成为困扰政法机关工作一个难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执法机关的原因,也有上访群众方面的原因,本文力图通过司法实践的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陈蕾 《特区法坛》2005,(6):36-38
涉诉上访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司法机关了解和掌握司法是否公正的重要渠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两年多来,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公正廉洁树形象”活动,以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司法为民为着力点,建立了以海南中院立案庭为涉诉上访工作管理中心枢纽,中院各部门、辖区各基层法院及人民法庭具体办理的辐射式处理涉诉上访工作网络。并针对新形势涉诉上访的待点,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标本兼治,妥善地处理了一批涉诉上访案件,为营造辖区和谐稳定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巡回法庭在主审法官选任、审判权力运行、人员分类管理、内设机构改革、疑难案件移送、涉诉信访终结、涉港澳台案件七个方面体现了司法改革的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信访工作法制化之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博慧 《河北法学》2011,29(4):198-200
目前我国信访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信访量连年攀升,总量居高不下;涉法涉诉信访过多,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司法权威;信访活动组织化趋势明显;"非正常信访"严重扰乱信访秩序。为了完善现存信访制度,要求各部门做到:树立司法的权威;改革信访机构设置;改革信访案件处理方式;完善信访制度的程序设计;将涉法涉诉问题从信访受理范围中剥离出去;完善信访工作中的领导问责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