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铅笔人生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3):36-36
一个小男孩儿问正在写信的奶奶:“奶奶,您在写什么?”奶奶停下手中的笔对孙子说:“我在写你的事情,比我所写更重要的是我正在使用的这支铅笔。希望你长大后,也能像这支铅笔一样。”  相似文献   

2.
《人民调解》2007,(10):44-44
问:我们全家在某景点旅游时,一位老人让我帮助他们照全家福。但在找拍摄角度时,我脚下一滑.照相机掉在地上摔坏了.因要不要赔偿两家人争成一团。后在景点工作人员协调下,我赔偿了500元。无偿帮人照相还要赔偿.家人责备我当初就不应帮他们照相。请问:帮人照相摔坏相机要不、要赔偿?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5,(9):41-41
问:我们县在一次招商引资活动中,一名外商看中了我们乡的茶园,他们提出投资200万元和我们乡共同建立一个茶园新品开发基地。至于资金他们提出自筹部分,另向民间借贷部分来解决。请问:乡政府能作为民间借贷的保证人吗?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价值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21-21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如果我们自己不拿起笔来倾诉,社会公众又怎么可能了解律师所面的临的种种生存境地,从而理解中国律师所面临的挑战和所肩负的重任?如果《中国律师》作为我们自己的喉舌不为律师代言,谁会来颂听我们为自己所作的辩护?当然我们不会奢望一次关注、一次呼吁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我们仍然真诚期待每一位读者、每一位公民与我们一道─—本刊记者曾经惊动中南海的我国首例律师“玩忽职守”案的当事人彭杰律师,平冤昭雪后已经两个年头了,许多关心他的人都向我打听这位老律师的近况。彭杰律师,别来无恙?在衡阳这座几十万人口的中…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4,(5):42-42
问:2004年3月,我们乡镇有一家销售化肥的公司,他们在销售化肥的同时让我们要购买他们的农具产品。由于我们等着化肥进行农作物生产,因此不得不购买他们的农具产品。请问:经营者用紧俏商品搭售滞销商品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何兵 《政府法制》2014,(12):29-29
8年前,瑞典隆德大学提供一笔资金,邀我去访学。期间既不用讲课,也不用做课题,就是领你转转,让你看看,感觉在混吃混喝。临别前,我颇有点内疚地问:“你们花这么多钱请我,到底想干什么?”一位教授告诉说:“我们想让你知道,这世界上有比美国更好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清光绪年间,孙中山从日本留学回国,有一次,路过武昌总督府想会见两广总督张之洞,便写了一张便条让守门人传了进去。张之洞见条子上写的是:“学者孙中山求见张之洞兄”,便问:“什么人?” 当差的答道:“一个书生。” 张之洞不大高兴,提笔在便条上写:“持三字帖,见一品官,白衣尚敢称兄弟?” 守门人把条子交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也在便条上写:“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也可傲王侯。” 守门人把条子又传了进去。张之洞一看,“啊”了一声.连忙说:“请!”布衣也可傲王侯  相似文献   

9.
(一)当事人的综述1997年10月的一天上午8时左右,我刚过办公室上班,有位年约50余岁的老同志进来就问我:“你是王律师吗?”我答道:“是!有什么事吗?”他一面回答一面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后又拿出一面放大镜,叫我看纸上的笔痕是什么字。我拿过放大镜朝阳光处看,隐隐约约能看清笔痕的内容,我读给他听:‘“今借到陈XX现金贰万元(20000元),五个月归还,借款人蒋XX,年月日。”他一听连声叫道:“对2对!”随后他滔滔不绝地说:我拿了这张借据的笔痕纸,已跑了常州市的好几家律师事务所,他们看后都摇摇头,说这官司无法打,这…  相似文献   

10.
齐晋 《政府法制》2014,(18):14-15
如果问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影响最大的女人是谁?答案是:除了第一夫人米歇尔之外,恐怕就是米歇尔的妈妈玛瑞安了.从奥巴马上任起,这位“第一丈母娘”就与总统一家一起搬进了白宫.虽然她为人低调,很少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但熟悉奥巴马夫妇的人都知道,对他们来说,玛瑞安就像是一颗定心丸,用一位密友的话说:“有她在身边,总统一家就会有一种安定感.”  相似文献   

11.
田微 《法律与监督》2008,(11):25-26
自“荣昌现象”大讨论开展以来,学了“荣昌现象”的人也许要问:“其实,他们的一些做法我们同样做了,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干出好的成绩?”在这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不少检察院都动了真格,找差距,摆问题,添措施,但就是没有荣昌县检察院的进步大,取得的成绩好,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他们有制胜法宝吗?”  相似文献   

12.
最好的回答果戈理是19世纪俄国的大作家。有一次他正在津津有味地向诗人茹科夫斯基朗读一个剧本。读者读着,忽然发现诗人已经发出轻微的鼾声。他立即停止了朗诵。诗人被惊醒过来,感到十分抱歉。可是,果戈理却真诚地对诗人说:“我希望听到您的开诚布公的批评,而您的瞌睡就是最好的回答。”说完,立即把手稿投入熊熊的火炉之中。写作果戈理总是天刚亮就起床,稍活动一下,就开始一天的工作。一次,一个朋友问他:“你天天都写吗?”果戈理肯定地说:“必须每天写作。”“如果有一天没有写呢?”朋友问。“如果有一天没有写,怎么办?没关…  相似文献   

13.
缘何压不住     
常言道:官大一级压煞人。可见官大权大之威力。可别忘了还有一句:邪不压正。近两年,山东省在反腐败斗争中查处了两起大要案,再次向世人昭示:那不压正,是毋庸置疑的。被查处的这两起大要案的主人公,一位是泰安的胡建学,一位是日照的王树文。二人当时都是“人上人”的地市一把手,如今却皆成为世人所鄙弃的阶下囚。二人的官衔,在当地的平民百姓眼中不可谓不大。可“东窗事发”后,别说压制查办其他人,连自身都难保。是他们太老实还是太无能?请先看看他们的“光彩”行径,答案会不言自明。据报载,当问克争(泰安市公安局副局长)的…  相似文献   

14.
1993年6月23日,中级法院民庭通知古鉴兹及其律师李大进、李荣胜及律师金桂珠去谈话;王国藩及其代理人蔡志革。刘勇也到庭,并带来了古鉴兹们不认识的两个人。等谈话开始后,古鉴兹和李荣胜觉得比上一次的谈话更饶有风趣——审判长张贤昌问王国藩:“你对古鉴兹写这本《穷棒子王国》起诉,当时怎么考虑的?”王国藩答:“他诬蔑我,还有诬蔑毛主席。”“你认识古鉴兹?”“认识,了解。他在我们树下放五年劳动改造,吃饭住房未交钱,这本书改名不改性,改姓不改名,地点也变了,但一看就是写的我们那里的事,我认为殷大龙就是我。”“什么…  相似文献   

15.
苏童 《政府法制》2013,(26):13-13
李瑞环一次访问香港,一位记者问:“您刚才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这是不是指香港人不够团结?”李瑞环答:“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身体不健康呢?”  相似文献   

16.
一日,与京城几位领导相聚,谈及农村工作,有地方来的同志说:官不扰民民自富。此言极是。内中有分管农业者接道:“我们常说要增加农民收入,试想哪一次农民告状是来问你要高收入的?都是不堪其扰来要安静的。”这使我想起去年电视上公开批评的一件事,某乡强迫农民种烟叶,村头墙上赫然写着大标语:“净化种植”。并组织工作队将农田里已长出的玉米、豆苗等拔掉。采访镜头下,几个农民跪在田垄间,以手捧苗,忿然拍地,潸然泪下。记者问乡干部为什么这么做,答曰:烟叶能卖钱。能不能卖出钱,应让农民自己去算账,再说都种烟叶又吃什么?…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3):37-37
马寅初是中国当代人口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经济学家,是中国当代经济学界泰斗级的人物。还是在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对这位农民说:“我先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要挑最好的房间。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2006,(5):45-45
问:我是一名八十二岁的老人,在老年公寓生活期间结识了八十四岁的女同志李某,我们想结伴生活,此事被其子女二人得知,为得其财产他们要求说:“你们结婚可以,但不准到政府登记正式结婚。”在我们准备去政府机关办登记手续的当天,李某子女将其强行抢走。我个人经济状况良好,可以承担两个人的生活所需,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禾刀 《江淮法治》2012,(24):53-53
掩卷沉思。心潮澎湃。拜读完余世存的《大民小国:20世纪中国人的命运与抗争》,历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金融家、外交家、军事家、政治家……一位位民清人物的形象恍若眼前.他们不同的是性格与职业,相同的是他们在那个外扰内忧、混乱不堪的时代,都曾留下过还算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后来“失节”。  相似文献   

20.
《法制与经济》2009,(9):42-42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群众上访事件有增多趋势,有的是群体性的,越级直接上京的也不少,弄得地方政府很是紧张。为了防止群众上访,有些地方建立了包保“责任制”,每个干部包几家几户。干部们没有办法,就用经济手段来限制七访。如江西省丰城市某公司为了阻止职工上访,竟然下发书面通知以扣发工资和罚款相威胁:“上访一次罚款两百元,上访两次罚款四百元,上访三次工资扣发。”有些地方则充分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广为宣传不得上访的规定,有些地方干脆打出标语:“不准上访,上访罚款”!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农村某住家墙上赫然写着:“越级上访是犯法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哪家的法律?怎么连老百姓找个地方说说心里话也犯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