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清旺 《中国司法》2006,(10):107-107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都把律师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律师业的发展状况往往被当作国家民主与法治总体水准的一种标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律师执业只有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得到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法治理念,它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下的法治理念。它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  相似文献   

2.
2008年7月上旬,我在网上看到北大法学院教授朱苏力在中共中央政法委的专题讲座书面稿,题目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比较》。为了澄清法治的含义,本文对该讲座的内容提出以下几点质疑和分析:第一,法治理念是随消灭封建制度而产生的吗?第二,卢梭是法治学说的代表人物吗?第三,19世纪后半叶德国对法治有重要贡献吗?第四,人权概念是因为欧洲国家小才出现的吗?第五,强调司法独立就会破坏中国法治建设吗?第六,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七,作为国际社会共识的法治姓资还是姓社?第八,依法治国与法治是同一概念吗?第九,中国有法治的本土资源吗?最后作为本文的结论,法治与人权都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产物,尽管一些观念及制度在历史上首先出现在西方国家,但并不因此而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品。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近30年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难而又成功地开辟的一条治国理政之路,体现了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有着五千年璀璨文化的中华文明,并未孕育出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中国共产党人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后,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道路,建设法治中国的足音才渐渐响起。诚然,法治的概念最初来自资产阶级法学家,盛行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但法治从来就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也不专属于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4.
在新中国长期的法治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反映人民司法工作本质特征的领导原则和优良传统。其中,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这些原则和优良传统的核心,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牢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真正享有最高权威是民主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也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当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正在全国展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因此,树立权威的法律观念是社会主义注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先进科学理念,它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永恒价值追求,是人民群众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突出法治保障,具有战略考量,也体现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治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化的中国必然是法治中国。明确法治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定位,有利于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作为上层建筑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层面的法治,突出体现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特色,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建设中的根本指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正式确定了下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这是党中央总结我国历史上的经验教训,顺应时代潮流,对治国方略作出的英明决策。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仅就笔者的理解与研究,对有关法治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一、法治与法制法治与法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虽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严格的区别。法制,即法律制度的意思。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演变而演变。从古至今,先后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几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法制,今天在我国又…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历史角度扼要分析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回顾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确立过程。从四项基本原则入手,说明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区别于资本主义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以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为内容,论述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从依法治国的目标出发,描绘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四个重要特征;围绕影响依法治国进程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了推进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命题,深刻揭示了法治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意味着要在法治框架内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法治化,彰显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基础性作用,蕴含着法治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架桥铺路的使命,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体系化建构的新阶段,关键要处理好法治与改革的关系。要将法治要求落实到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各领域。中国式的现代化要以中国式法治予以保障,实现中国特色、法治底色与人类共同价值有机融合、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尽可能统一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展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优势,蕴涵了社会主义实践的本质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和谐社会;同时,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本的制度框架并为解决社会中不和谐的因素提供基本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必然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治国方略,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宏伟目标,还需解决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法治国家与刑事法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法治国家与刑事法治的一致性自近代以来,国家形态经历了警察国家、法治国家与福利国家三种类型。所谓“警察国家”又称“行政国家”,主要指封建主义集权时期或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国家形态。这一时期,国家强调“国家本位”为特征,国家至上,行政权力高度集中,无限...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实上已把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上日程;认为民主政治同法治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时也必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认为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相伴繁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同时也是实行法治的过程;并着重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几项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4.
《检察风云》2014,(7):4-5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并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进军号角,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特征的论述及实现法治途径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应选择推行型法治途径,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民主政治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西方法律形式的变化和法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把法治作为立国的基本原财,明确而又普遍的法律规则是国家和公民行动的唯一框架。然而,资本主义历经几百年的历史,沧海桑田,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与以往相比,在许多方面大不相同。在各种因素的冲击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原则在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或者说法治原则的内涵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这一点在与其法治原则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则形  相似文献   

17.
李林 《政法论坛》2023,(2):3-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指明了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时代使命和中心任务,而且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和法治保障,具有重大意义。要毫不动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法治轨道”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第一次鲜明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对于以前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目标,科学界定了依法治国的内涵,全面论述了依法治国与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渗透着浓郁的现代法治精神,包蕴着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系统阐发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三大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桂祥 《法学论坛》2001,16(4):14-1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被确立为我国的治国方略,而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是树立法律的至上权威,其关键是实现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同时还要切实保障公民权利,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