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简要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取保候审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从立法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侦查阶段隐性超期羁押 羁押期限的延长及重新计算均由侦查部门自行决定,无需其他单位批准审核  相似文献   

3.
超期羁押,是指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处理,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关押在看守所或其他羁押场所的一种违法行为。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仅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我们经过深入调查并结合我市近年来清理纠正超期羁押情况,就看守所当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对改变超期羁押现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一、隐性超期羁押及其主要表现形式隐性超期羁押是指采用违反法律的手段,规避刑事诉讼法律的办案期限,以形式上的不超期掩盖实质上的超期羁押。  相似文献   

5.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热衷采用的一种采访手段,但由于现行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致使隐性采访纷争不断.对隐性采访进行立法规制已成为现实的需要,立法应当从隐性采访的原则、隐性采访的方式、隐性采访的程序以及隐性采访的限制等方面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6.
蚌埠市检察机关通过建立预防和纠正超期羁押的长效工作机制,包括改革换押程序,使用"展示板",实行"告诉制"与"律师代理申诉制",明确对超期羁押负有责任的机关、人员的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立法上的缺陷,使超期羁押现象在该市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要在全国范围内根本消除超期羁押现象,必须在立法上完善我国的羁押制度,比如上将办案期限与羁押期限分开,明确对超期羁押负有责任的机关、人员的惩戒措施,完善对超期羁押的司法救济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羁押在我国侦查实践中被大量地运用,虽经三令五申,笔者发现在目前的刑事司法侦查工作实践中仍存在有超期羁押现象。侦查超期羁押损害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法治的严肃性,并影响了审判时的罪刑关系。要根除侦查超期羁押,必须对司法机关和被羁押方双方权利的限制与加强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丁硕 《法制与社会》2012,(21):278-279
生态旅游是一个新兴事物,在世界范围内也不过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国更是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也已基本完整,但调整生态旅游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还依然比较滞后,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国生态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生态旅游法律体系的完善并配之以法律监督、宣传教育、完善管理体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蔓延,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一大公害,治理商业贿赂成为当前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商业贿赂需要从经济、政治、法律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治理,这其中,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制。但我国目前对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还存在很大缺陷。因此,本文在这里从刑事、行政、民事等方面对我国反商业贿赂的立法缺陷作一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完善相关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关于超期羁押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期羁押的本质就是非法拘禁 ,而之所以屡禁不止 ,已远不是办案机关办案人员个体的观念意识问题 ,而涉及法律制度本身乃至整个国家的诉讼价值和法治观念问题。解决超期羁押问题需要从基本法治观念到具体制度设计的彻底反思。  相似文献   

12.
廖劲敏 《政法学刊》2007,24(6):41-44
超期羁押作为当前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一大顽症,已经引起社会各界最广泛的关注,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对于当前我国的超期羁押问题,应首先对其社会危害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还应对当前我国超期羁押的产生根源展开探讨,进而对构建超期羁押纠防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有效地遏制超期羁押。  相似文献   

13.
隐性超期羁押在司法实践中客观存在,其表现为"形式合法而实质非法",出现该现象与司法人员执法观念偏差、现行法律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司法资源匮乏、分配不合理有一定联系。只有建立科学执法理念、完善法律制度、健全机制、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才能从防范机制上遏制隐性超期羁押。  相似文献   

14.
张超 《犯罪研究》2011,(4):52-57
狭义羁押是指逮捕(抓捕)犯罪嫌疑人后经由法庭或法官审查批准后决定的羁押,我国的狭义羁押指的是侦查机关决定拘留犯罪嫌疑人和检察机关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后的羁押。羁押的启动应当是在充分遵循羁押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羁押启动条件,并经过必要的司法审查的刑事诉讼程序。各国在捕押分离的前提下对羁押的条件和司法审查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对于完善我国的羁押制度,保障人权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羁押制度的法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经海 《法律科学》2008,4(3):11-18
史料表明,汉语中的“羁押”一词并非自古就有,是清末“西法东渐”的产物,具有特定的法律文化渊源,是现代羁押制度在我国确立的重要表现。我国清末“西法东渐”前的剥夺或完全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因不具有以上法律文化渊源而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羁押;新中国重建的所谓羁押制度,因不具有现代羁押制度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而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6.
地理标志是农副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利器,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如何更好地保护地理标志,提高我国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值得我们研究。目前我国保护地理标志存在不少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地理标志立法。  相似文献   

17.
代为保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世忠 《现代法学》2005,27(3):115-122
代为保管是指非财物所有人基于一定的原因而处于自己事实上控制着的他人财物进行保管的行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保管人对保管物没有所有权;第二,按所有权圆满性的要求,保管人对物有妥善保管的义务;第三,按所有权绝对性和排他性的要求,保管人有返还保管物于合法权利人之义务。因而,代为保管的本质是非财物所有人基于保管和返还他人之物的义务而对他人之物处于事实上的控制状态而非仅仅是法律上的支配。对他人之物处于事实上的控制不必基于合法原因。代为保管的归宿是保管人对返还处于其事实上控制的他人之物的义务具有民事义务和刑事义务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8.
胡丹缨 《政法学刊》2006,23(6):86-90
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市场主体等多方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沟通协调各方关系、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在政治体制改革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中介组织仍处于自发性的起步发展阶段,呈地位界定不清、规模小、实力差、市场约束性弱、规范化程度低之势,未能真正发挥促进市场经济高效发展的作用。因此,明晰其法律地位并完善相关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隐性超期羁押的危害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杰 《河北法学》2006,24(11):140-142
超期羁押是当前刑事司法实践一大顽疾,不仅严重侵犯被羁押者的合法权益,给其亲属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痛苦,且妨碍了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超期羁押既有表面上即明显超出法定期限的显性超期,也有以形式上合法掩饰实质上不合法的隐性超期.针对司法实践中尚不为人们所重视的"隐性超期羁押"问题,从分析其表现、危害及成因入手,试着探求解决的对策,以期对从根本上预防和纠正此类现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张学军 《河北法学》2006,24(11):115-118
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体系、开始未成年人的监护之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监护人的人数、监护监督人、人身和财产以及代理方面的监护职责、监护人的报酬请求权和费用偿还请求权、监护终止之后的清算等方面.上述规定应该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