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平台隐私政策存在着对用户隐私保护不周的问题,解决该问题有赖于构建常态化备案审查机制。《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为建立隐私政策的常态化备案审查机制提供依据。然而征求意见稿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只确立大型平台常态化备案审查机制,对同样需要纳入备案审查的中小型平台隐私政策未予规定。二是立法规定隐私政策报主管机关“同意”,未明确“同意”为备案审查。基于保护用户隐私的需要,尝试由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分别对大型和中小型平台隐私政策开展备案审查,即建立隐私政策审查的双轨机制。  相似文献   

2.
3.
告知同意原则已成为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基本原则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互联网依赖程度的加深,适用传统的告知同意原则易打乱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状态;同时,依据该原则产生的“全有全无”管理构架,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实际适用中的高成本及低效率,甚至与信息自身的基本属性相悖。如今,各国已经逐渐意识到以上问题,并开始在立法中对告知同意原则进行革新以克服因其自身结构性僵化所带来的问题。这些措施包括:使用设立隐私设置选项,从择入机制到择出机制的逐渐演变,以及引入隐私风险评估机制等。在此背景之下,对个人信息进行分类并设立隐私评估系统,适当拓宽择入式同意的适用范围,以行业引导方式提供隐私政策模板均是应当考虑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建春 《江淮法治》2008,(24):25-25
人生总有许许多多段落不很顺畅,随便采摘一段,诗意的或苦涩的,品味之后让人良久思索。有意的无意的,站在各自的场景,自会生发无端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6.
学界普遍认为,个人信息处理中知情同意规则的适用困境主要表现于隐私政策场景中。“信息区分说”“行为区分说”和“动态同意说”等既有学说旨在破解“知情同意困境”,但均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作为知情同意规则的理论基础的“理性人假设”与“个人信息自我控制理论”均难以应用于隐私政策场景,其根源在于私法自治固有的限度。隐私政策的格式条款属性和“有限理性人”的理论假设表明,运用格式条款规则规制隐私政策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具体而言,一是运用订入规则,将网络服务者未履行提示义务的重大利害关系条款排除在合意之外;二是运用黑名单、灰名单制度和诚实信用原则控制隐私政策条款的效力;三是运用解释规则平衡网络服务者与信息主体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制定隐私政策是网络服务提供者自律的重要工具,也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确保其用户个人信息收集、利用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重要方式。经用户同意的隐私政策将在用户与网络服务提供者之间成立合同关系,在个人信息收集、利用方面具有取得用户授权的效力,此类隐私政策的变更在性质上属于合同变更,应当取得用户同意,否则对用户不产生拘束力。未经用户同意的隐私政策属于纯粹的企业自律规则,无法在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用户之间成立合同关系,在用户个人信息收集、利用方面并不具有取得用户授权的效力,此类隐私政策的变更无须取得用户的同意,变更后的隐私政策对用户不产生拘束力。  相似文献   

8.
裸奔的隐私     
宗和 《法治纵横》2011,(20):20-21
监控设备作为一项新兴科技,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维护社会秩序、打击犯罪以及违法事件的调查取证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这如同一把双刃剑,伴随着监控设备的增多,它也逐渐走出了传统公共空间的限制,个人隐私被“侵犯”的声音也开始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网络隐私     
《科技与法律》2007,(5):105-106
欧盟调查搜索引擎隐私保护政策;Google新工具完善对隐私权保护。  相似文献   

10.
网络隐私     
《科技与法律》2007,(6):103-104
谷歌(Google)提出全球隐私标准;赛门铁克公司首席执行官痛批Google保存上网记录无异于偷窥;  相似文献   

11.
隐私的空间     
人类对自身私秘部位及个人资讯的掩饰遮 蔽,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天性和本能。随着社会的 日益进步和法制的目臻完善,人们保护自己隐私 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强,但就是这样,侵犯个人隐私 权的官司仍然频频出现,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究 其原因,除了个人尊严得不到有效维护外,法律在 这方面的欠缺也不可排除。  相似文献   

12.
基于隐私政策的告知同意是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制度,但对其性质应当进行反思,对其制度应进行重构。告知同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合同、声明、基本权利合规等多重特征,在我国也应被视为多维制度工具。仅从意思自治角度看,告知同意面临信息过载、决策过频等难题,即使进行制度改进,也无法实现个体的充分知情和明确同意。但隐私政策的阅读对象不仅是即时交互场景下的个人,也包括企业内部人员、市场评级者、执法司法者和非交互场景下的个体。隐私政策可能充当信息处理者的合规章程、市场声誉信息机制的媒介、司法诉讼与行政执法的依据、赢取个体信任与进行隐私教育的工具。应解绑告知与同意,适度放松同意要求,但应强化对隐私政策的告知要求。隐私政策对外可以采取不同提醒方式与分层架构,对内应成为内嵌到不同部门与产品的合规指引,在形式上采取基于风险的模块化披露。  相似文献   

13.
拍卖隐私     
不久前,美国一名年轻女大学生珍妮将自己个人一天24小时的“私人生活”全部搬上互联网,“自然”展现在所有网人的眼前,她的吃饭、喝水、上床睡觉、穿衣更衣、干活、看书、休息等私人活动都一览无余地被人观看,这当中可能只是除了上卫生间不让人看到。这位勇敢者和这次活动的网站的组织者的解释是,应该让人了解一个人自然的真实生活状态。可是马上就有人提出异议说,这不是个人隐私大拍卖吗?这纯粹是网络服务商与她个人的策划,用以赚点钱出点名罢了。既然那么愿意让人知道其“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为什么不连同上卫生间和其它更精彩的隐私都让大家看看呢?要拍卖就干脆全部拍卖,不必留下一点隐私,这样赚的钱不是会更多吗?  相似文献   

14.
毛磊 《中国律师》2003,(6):16-19
最近,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显示,有55.8%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今社会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艰难。 尊重人的隐私,是文明人的基本素养。在许多人的  相似文献   

15.
浅谈隐私杈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自主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改善,人们对保护个人隐私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宣扬和传播他人隐私已经开始受到舆论和道德的谴责.  相似文献   

16.
隐私与阴私     
[法学杂志]1985年第一期,所刊载的:“谈谈检查机关对涉及隐私的案件侦查”一文。说道:“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的对强奸和流氓侮辱等涉及隐私案件的调查方法不当,引起了受害人及亲属不满,从而影响了案件的审理,也一定程度地损伤司法机关形象,……”作者文章中写的是“隐私”是误将“阴私”写成为“隐私”。现略将“阴私”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7.
伴随大数据、物联网、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一个“万物互联、人人在线、事事算法”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本质,人工智能越智能就越依赖数据的喂养和算法的支持,由此引发严重的隐私危机。一方面,人工智能极大地增强了隐私入侵的能力,带来了更多的隐私获取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侵害隐私的行为极具迷惑性,造成的损害后果更加严重。对此,传统隐私保护法律框架显得捉襟见肘,既无法有效保护人们的隐私,也难以充分发挥个人信息的利用价值,而欧盟最新的《一般数据保护法》则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提出的新挑战,我国应当完善隐私保护的法律体系,重视隐私保护的技术路径,探索隐私保护的市场机制,确立隐私保护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仇晓慧 《法人》2006,(3):88-89
一旦Google在此案败诉,那么,今后在同类案件中,无论是在美国、欧洲还是在中国,都会援引该案件的审判结果,至少将该结果列为一种佐证,使搜索引擎和用户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法制与经济》2004,(7):64-64
2003年1月5日,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农民刘金民在和情人幽会时,情人的丈夫突然敲门,刘金民急忙从三楼往下跳,重重摔在楼下的水泥地上,不幸身亡。他死后,他的妻子魏美云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生前投保的两张保额为15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但当她拿着这两张保险单找到保险公司要求理赔时,  相似文献   

20.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5):127-127
袁自聪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上撰文《中美隐私观比较》介绍,在中国,交谈中对对方家庭、个人情况的关注是一种关心、爱护、体贴的表现,是很正常的交际礼仪行为,因为像“你结婚了吗?”“你每月工资多少?”等询问,是交谈中的一般话题。但对美国人来说,就关涉到了个人的隐私,属于不宜话题或禁忌话题。在美国文化中,年龄、体重、工资、出身、宗教信仰、私人信件、日记、家庭关系、夫妻生活、私人友谊、以往的过失、特殊疾病、心理偏好、生理特征。个人嗜好、健康状态、婚恋史、身世、财产、收入等无不看做隐私,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