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对资产证券化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但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实践才刚刚起步,资产证券化仍然属于一项金融创新业务。通过建立特殊目的信托(SPT)来设计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本丈主要研究信托模式下资产证券化所存在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
特殊目的信托(SPT)是资产证券化的重要载体,其立法主要反映在专门化的资产证券化立法和信托法文件中。本文在对美国、日本、韩国、菲律宾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有关特殊目的信托法律架构的比较介绍中,探讨我国在目前的法律环境下选择SPT的可行性。同时指出,当条件成熟时,必将采用双轨制,即引入特殊目的公司,以更好地解决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迫切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袁晓东 《科技与法律》2007,(5):84-91,60
专利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出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两种操作模式。利用专利质押和专利许可等交易方式将专利权转化为债权,以专利衍生的债权为基础资产实现证券化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我国已基本具备专利质押贷款证券化和专利许可应收帐款证券化所必需要的专利债权化、特殊目的机构、资产转移、信用增级和资产支撑证券等制度。  相似文献   

4.
拟证券化信贷资产的信托移转,关乎资产证券化的成败。信托财产独立性以信托财产的公示为成立要件。拟证券化信贷资产信托移转程序承担保障信托财产独立性和风险隔离的双重功能,以特定目的信托的设立来实现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以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来实现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拟证券化信贷资产信托移转程序分两步走:依债权转让程序实现拟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对有效转让的拟证券化信贷资产予以信托登记。  相似文献   

5.
伍治良 《现代法学》2007,29(2):157-162
我国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实践存在两大误区:实践中要求受托人须支付拟证券化资产信托移转对价;理论上主张特定目的信托架构是拟证券化资产信托移转的受让人和受益证券的发行人。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应为:根据信托移转的目的和特定目的信托的功能,受托人无须支付拟证券化资产信托移转的对价;特定目的信托是否具有受让人兼发行人之主体地位,应区分事实论与价值论加以考量。  相似文献   

6.
特定目的信托是资产证券化架构模式之财产制度安排,亦为信托法律关系。当前,我国学界对特定目的信托的性质缺乏正确解读,无人论及特定目的信托的设立原则。特定目的信托的设立,须贯彻区分原则,区分信托合同与信托关系;同时必须以信托合同有效成立且拟证券化的资产发生信托移转为条件。我国“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方案”违背特定目的信托设立之区分原则。特定目的信托设立原则在我国之贯彻,远期目标是单独立法,近期则为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市场中,音乐版权证券化是仅次于电影作品证券化的第二大知识产权证券化品种,推行音乐版权证券化可以增强艺术家的变现能力,使艺术家摆脱对唱片公司的依赖。但是,在音乐版权证券化的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法律障碍,如版权纠纷、发起人规定过于严格和特殊目的信托破产隔离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当下,我国推行音乐版权证券化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只要对相关法律稍作修改,就可以消除我国音乐版权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法律障碍,缓解我国音乐产业的融资困境,促进音乐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磊杰 《法制与社会》2010,(26):255-25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虽然是由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所引发,但真正系统性风险的酝酿则是由不动产的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在证券化过程中,风险通过金融衍生品不断累积,并被分散到全球投资者手中,一旦出现问题,损失的就不仅仅是美国或者几个国家了。由于信托是不动产证券化的主要模式之一,因此本文从物权法的角度,审视不动产证券化信托模式的法律关系,并对不动产证券化的监督和发展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根据资产证券化原理及信托理论,提出以信贷债权设立SPT的融资模式,重点讨论在该模式下小额贷款公司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晸 《法制与社会》2011,(25):100-102
资产证券化业务已在我国开展,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资产证券化业务与我国目前法律的矛盾与冲突也不断显现。本文着眼于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主要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主要法律障碍,结合资产证券化中的中介机构——特殊目的公司所具有的特点,本文初步讨论了构建特殊目的公司的相关法律制度所可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竹君 《河北法学》2003,21(1):115-120
通过对美国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制进行梳理和比较 ,发现作为金融创新工具的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高度市场化的产物。其法律规制涉及物权、证券、公司或合伙、破产、信托、合同等许多方面 ,是众多具体法律制度的有机组合。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建立 ,实际是对涉及证券化的各种具体法律制度的阐释和应用 ,完善与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的具体法律制度是构建证券化法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陈承美 《政法学刊》2006,23(2):24-27
我国台湾地区于2003年7月制定了《不动产证券化条例》。不动产证券化的组织架构分为不动产投资信托和不动产资产信托,即信托制SPV。《条例》借鉴美国REIT设计了不动产投资信托制度,同时结合《金融资产证券化条例》设计了不动产资产信托制度。随着我国不动产市场的成熟,引进不动产证券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在立法上,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部分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贷款融资和股票融资,资产证券化在中国推行将是一项全新的金融创新。本文从法律角度探讨了资产证券化的实现方式,提出了在信托方式下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框架和步骤,具有很强创造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考察美国首例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上,分析了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专利资产的构建、特殊目的机构的选择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模式的法律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证券化是国际项目融资模式之一 ,是联系项目和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项目融资中的项目资产具有预期收入较为稳定和变现性较差等特征 ,该特征不利于项目资金的及时融通。而证券具有发达的市场、完备的法律制度、投资者广泛、风险分散、便于融资等特征。基于二者的互补性 ,产生了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式。首先 ,项目资产通过真实交易 ,转让给特殊目的公司 ,是实现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前提 ;其次 ,通过信用提高等法律手段 ,可以弱化投资者对项目资产变现性较差特征的关注 ,满足证券法的有关要求 ,促进资产证券化的进行 ;第三 ,合理的税法制度是降低项目融资成本、促进项目资产和资本互动的重要法律杠杆 ,是资产证券化的重要保证。以上三个方面是从法律角度诠释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内容 ,同时这三个方面互为影响 ,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高速公路融资的个案为范例,探讨信托公司的资金信托与证券公司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在具体融资中的技术差异,着重是要说明资金信托在融资过程申面临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并由此反思信托公司的业务模式与融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顾权 《中国审判》2010,(1):90-91
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是高度金融衍生技术的新产物,司法实践中抵押贷款资产症券化纠纷是目前金融审判工作新难问题。在资产证券化纠纷中应如何界定委托人、信托人和借款人之间的法律地位和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是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一种以特定资产支撑证券发行的现代融资新技术。由于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独特性,传统证券信息披露与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在法律体系构建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证券信息披露法定义务主体和法定义务主体构建都大大超越了传统证券信息披露法定义务主体的学理范围。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重点已经不在传统的证券发行人自身信用方面,而是侧重于支撑发行资产证券的基础资产品质和证券化各个运作环节的信息披露方面,因此传统证券信息披露法定义务主体的理论对资产证券化运作中所包含的特殊法律关系和法定义务主体方面鞭长莫及,本文结合资产证券化特殊运作机理。重点对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法定义务主体理论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证券化已经成为知识产权融资的一种发展趋势,而基础资产的选择则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证券化的成败。结合美日等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实践,从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适格性、基础资产的选择策略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对我国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保护投资人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等法律及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