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作了全面部署后,检察大数据运用在政策规划、支撑技术、数据基础等方面都有较快发展,但同时面临数据资源不丰富、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等问题。对此,检察机关应紧盯主要检察业务,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和软件系统、加快建立信息资源库、构建适应法律监督特点的大数据交换共享体系等,深入实施检察大数据战略,推进法律监督体系和法律监督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字检察一体化,是落实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示范区三地检察机关在一体化协作机制建设、运用大数据联合办案以及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和成效。推进示范区数字检察一体化建设应遵循数据获取必要性、监督履职有所克制、数据收集运用严格审批原则。可在技术、制度两个层面深入推进示范区数字检察一体化建设,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共建、成果共用、区域共治,构建示范区大数据法律监督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3.
桑先军 《人民检察》2023,(16):45-49
建构检察一体化履职数字模式,应以法律监督案件线索数据池为切入点,建设“大统一”法律监督大数据体系,一体化建构与运用法律监督模型,立足数字检察赋能规律,推进制度体系重塑变革。具体而言,建构的重点内容应包括建立健全区块链存证和证据合法性审查规则体系,完善在线诉讼监督制度,健全执法司法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探索制定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应用规范等。同时,在检察一体化履职数字模式建构中应把握好算法解释与算法决策赋能的风险规制、推进数字法治场景中的执法司法责任体系建设、加强数据权益一体化保障等问题,以进一步增强法律监督实效,推动检察权运行机制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是新时代新征程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释放检察制度蕴含的生机活力,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实施数字检察战略,从思想维度看,要把握数字时代发展的鲜明特质,把握数据赋能的重要机遇,不断深化数字检察的规律性认识;从实践维度看,要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促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推进法律监督数据模型构建和应用;从效能维度看,要增强数据要素功能,增强数字监督、数字治罪、数字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建构检察一体履职数字模式,是以高质效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一环。制度层面,是提升法律监督实施效能的内生需要;技术层面,是深入推进数字检察改革的客观要求;治理逻辑,是实现检察一体价值目标的时代必然。要注重增强检察一体履职机制数字赋能供给,加强数据权益保障,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拓展检察一体履职数字场景。  相似文献   

6.
数字检察,是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而形成的检察工作新形态、新模式,也是新时代赋予法律监督更好维护公正、服务大局的新手段,提出的新要求。数字检察通常由数据、技术、业务、人力等诸要素构成,这是新时代法律监督的基本要求。通过“数据驱动“”数字赋能“”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推动数字检察实现办案更精准、管理更优质、公正更有力和感视更直接等功能,这是新时代法律监督的本质要求。从数字检察实践看,大体可以分为业务信息化、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等阶段,这是新时代法律监督的方法要求。继后发展到监督智能化、治理现代化,且须始终强化自我监督,这是新时代法律监督的进阶要求。  相似文献   

7.
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数字检察的到来提供了技术支撑,数字检察已成为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检察机关应准确把握时代之变,深挖数据价值,逐步实现业务数据资源化,开创法律监督新模式;推动实现数据业务化,深化“内生数据、外联数据”的全方位治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有效管用;强化“数据生成、数据应用、数据维护”全流程管控,确保数据安全运行;深入落实“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数字检察工作模式,确保数字检察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全面融入数字化改革,既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找准检察数字化改革方向的必然要求。目前基层检察院数字化行政检察面临着传统的办案模式不利于监督线索发现、行政检察业务与技术应用衔接不畅通、技术协助数据资源匮乏、现有行政检察对数字化改革的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成立数字化行政检察办案小组、"技术内脑"和"人力外脑"合作配合分析研判、优化工作模式等举措,进一步加强检察业务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融合发展,以此推动形成行政检察监督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胡铭 《中国法学》2023,(1):107-123
积极主义法律监督观是以数字检察战略为指引,以检察权的国家法律监督权性质为基础,以数字检务实践为依托的一种新型法律监督理论。传统法律监督受监督范围和监督方式的限制,已经难以满足数字时代的新需求。积极主义法律监督观具有宪法依据,契合能动司法检察理念,有助于法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且与传统法律监督方式并不抵牾。基于Z省S市的实证调研显示,积极主义法律监督观在实践中区别于传统法律监督,呈现出并行监督、类案监督、主动监督、有效监督等特点。积极主义法律监督观具有局限性,在数据平台建设、权利保障和权力冲突等方面存在风险,可考虑从法定主义和比例原则等角度对其进行规制,以推动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为了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进一步提升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检察院将检察案例库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检察工作,要求“高检院和有条件的省级院加快建设统一的案例库,典型案例随选随编随入库”。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检察案例库需要高质量的司法案例大数据作为底层数据库,然后运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类似案例,优化检索效率和使用体验,最后通过发掘案例的司法经验传承法律智慧,以开放包容的理念推动检察案例库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鹏 《人民检察》2023,(13):74-74
随着数字检察战略的不断推进,如何将大数据融入监督办案全场景,为大数据法律监督顶层设计提供更多基层经验参考,是基层检察机关需要解决的难题。一、存在的问题(一)大数据法律监督机制尚未建立。一是基层检察机关的大数据法律监督工作多为各部门自主管理或者由业务条线管理,缺乏本单位的统一组织、管理和推进。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检察统一集中办案模式的确立,将未成年人检察职能范围从刑事领域扩大到“四大检察”。未检业务覆盖社会各方面。未检力量的有限性与工作辐射的广泛性之间的矛盾,亟待通过数字化、智慧化赋能予以缓解,而数字化发展为法律监督奠定了技术基础。当前未成年人检察法律监督数字化改革还存在大数据分析能力欠缺、配套智能化监督辅助系统缺失、数据通道尚未打通等困境。需要进行结构化重铸,建立刑事诉讼全流程数字化监督模式与符合未检特点的民事、行政诉讼数字化监督模式,搭建全方位公益诉讼监督发现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以“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为基本路径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一度成为数字检察的代名词。本次研讨围绕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价值、模式、实践难点及优化方案等展开,特邀法律专家和实务人士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中个人信息的检察保护是新时代法律监督应有之义,是客观公正义务的发展与延伸,是监督大数据侦查的有效途径。现有刑事诉讼法律规范难以适应个人信息保护现实需求。要发挥好个人信息检察保护职能,刑事诉讼法需要适度引入个人信息保护原则与规则,加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同时检察机关应为信息主体提供权利救济途径,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处理个人信息活动,发现和纠正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加强民事检察监督工作,不仅需要上级检察机关的统筹与指导,更需要基层检察机关发挥托底和落实作用。进入新时代,基层检察机关民事检察监督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同时存在监督宽度不够、监督力度不大、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监督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检察院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通过创新“刑民一体”工作机制、深化数字检察办案模式、优化检察听证、检察和解等履职方式,多维度拓宽监督线索、增强监督力度、解决监督堵点,着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质效。  相似文献   

16.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在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法、增强监督效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定位不清、功能不明、操作不规范、效力无保障等问题。为加强和改进检察建议工作,检察机关应统一认识,明确功能,规范操作,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与完善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机制的基础是检察职权的优化配置。本文结合检察职权优化配置的相关理论,对检察职权在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过程中的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湖北省检察机关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调查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析检讨.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规则》,建立与完善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人民检察院在开展行政诉讼监督中发现存在虚假登记市场主体问题,可以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要积极运用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从个案办理中发现类案监督线索,通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建立跨部门高效协同数字化应用场景助推社会治理。在办案中还要坚持系统思维,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优势,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相似文献   

19.
李华伟  史焱 《人民检察》2023,(19):57-59
<正>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指出,“数字检察战略要加强顶层设计、整体统筹,抓住提升法律监督质效这个根本,坚持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笔者结实践难点,对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进行思考,提出落实举措。  相似文献   

20.
论数字检察     
贾宇 《中国法学》2023,(1):5-24
数字检察改革发轫于新时代科技革命,推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模式重塑变革,促进实现法律监督高质效,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理念层面,实现技术理性向制度理性的新跨越;在数据层面,实现被动监督向能动检察的新跨越;在平台层面,实现应用辅助向模式变革的新跨越;在赋能层面,实现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的新跨越;在治理层面,实现职能延伸向价值重塑的新跨越。为夯实改革机制并持续推进改革,需要建立高效工作推进机制,完善配套机制体制,构建理论、制度和话语体系,抓实数字检察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