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天、人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人的哲学著作中几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天人之辩(包括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吕氏春秋》也不例外。《吕氏春秋》是吕不韦集合门客所写而成的著作,历来被认为是杂家的作品。其内容不仅容涉各家、而且所讨论的范围也较为广泛,天人关系自然也是其中一个话题。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我认为《吕氏春秋》是主张天人合一、天人相类的,并且它也把这一原则运用到了它的行政理论等各方面论述之中。《吕氏春秋》的天人合一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也有一定的可参照性,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类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庸》之中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来源于作者子思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子思认为中是天地的本质,天地以天命的形式将其赋予人,这就是人的本性之来源。人通过诚就能实现其本性,达到中,从而具有了与天地相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对《吕氏春秋》的成书,司马迁记云:“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候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日《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充分体现了编著者对该  相似文献   

4.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左右.在秦相吕不韦的主持下.由其门客集体编纂而成。《吕氏春秋》继承了道家的思想.强调君主处静之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道.否则.心受到干扰.就得不到真正的道。《博志》上说:"'天子不处全,不处极.不处盈。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知乃无知.可以言君道"。(《君守》)总之,它认为,道是治国安天下至关重要的东西。得到了它.则一切都好办了。(以上参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上)。然而,吕氏春秋中的道已不同于先秦道家的道了。它…  相似文献   

5.
历经十三年酝酿的《反垄断法》终于颁布与生效了,对于它的讨论亦如火如荼。适逢我们讨论《反垄断法》之秩序、平等、效益等基本价值追求时,笔者认为,在《反垄断法》中,对于利害关系人私权利的保护亦尤为重要,本文欲从比较法的角度,通过剖析我国《反垄断法》私权利保护之缺失,就私权利救济的完善提出笔者之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是一个涉及人生诸多方面的大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对生死观的理解,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生死观的实际状况,认为当代大学生死观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主体性道德教育、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的事业观教育、立足生命恋爱的情爱教育、生死观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7.
混沌之死是《庄子》中的故事。倏和忽是混沌的朋 友,混沌天生没有七窍。混沌对待倏和忽非常友 善,倏、忽二人欲报其恩,于是替混沌"日凿一 窍",七日后七窍凿成,混沌死去。这个故事说明机巧之运 用不可违背事物本性,值得所有的规范设计者玩味。包括 法律在内的制度规范,皆属于人为机巧。当人们试图设计 规范调整某种对象时,必须先了解该对象的本性,以顺乎 其本性的方式进行调整,不能仅仅因为有一片"善心"就 妄自作为。 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事物都适宜成为法律调 整的对象。法律的调整手法,总体上是本质主义、科学主  相似文献   

8.
群体暴力     
阿碧 《检察风云》2013,(3):40-42
进一步了解人类群体暴力的相关科学原理,有利于我们制定更好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减少群体暴力犯罪、恐怖袭击和局部冲突,令我们未来的生存环境更加安全。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纷争不断。如今,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时代,不再像历史上的其他时代那样随时有生命之虞。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人类的本性,众说纷纭,有人说攻击性是人的本性,有人说好斗是人遗传个性的一部分。英国人类学家斯提芬·平克则对此不以为然,他写了一部有关人类暴力史的长篇巨著《人类天性中的天使》。在这本  相似文献   

9.
《法学》1989,(5)
科学是人的本性。人要实现这种本性,必须以社会为中介,因为人是社会创造的。全社会都自我意识到人的这种本性,组织得适合于发挥这种本性,这种本性才能充分实现。所以,科学的社会化就是科学的民主化。而科学的民主化,首先要求科学具有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权利。一种科学,如果只能由科学家和科学学自已来讨论决定,就不是民主化的科学,而是奴婢化的科学。而奴婢化的科学是不会有发展前途的。政治科学如果不能民主  相似文献   

10.
人权的内涵     
林喆在2004年3月5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何为人权?》提出:人权是指人按其本性所应享有的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11.
《政法学刊》2016,(1):50-58
《周易》是"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的经典,在哲学、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也可以称为集精蕴萃之宝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总纲,于治国理乱、处罪论刑,也为历代治平之要。因此,对《周易》中关于"罪"的相关理念与观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梳理出《周易》有关犯罪问题的逻辑脉络与学说体系至关重要。《周易》以"德道"来说明处在不同位上的人应如何"守分"才能"大有",核心则是对人欲的认识;以"中道"强调"度"的把握,即对"人欲"的"损"、"益"得当,便不会获罪;以"正道"讨论执法者心正才能不偏私、不废公。《周易》自阐发人欲而始,阐述恶与罪之辩证,主张协调利欲以化除恶与罪,以教化与刑罚交互为用,终成治世之功。  相似文献   

12.
晓林 《西部法苑》2001,(4):43-44
“性贿赂”立法问题引起了广大媒体及民众的关注和讨论。近日,《人民日报》、《检察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等新闻媒体,都刊登了有关“性贿赂”问题。的文章,对此展开了积极讨论,现将讨论的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今年起,我刊已经陆续刊发了关于法的本质问题的六篇讨论文章,即:李茂管的关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探讨》、张宗厚的《法学理论必须变革和更新》、杜飞进和汪永清的《马克思主义与法学》、郭宇昭的《法的基本概念的再探讨》、杜道夫的《论法的本质》、陈桢的《生活之树和法学理论——法的阶级性及其他》。这一期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蒋立山的《法是对多元利益的不平等确认——法律阶级性问题浅谈》和张清贵的《论法的本质》两篇文章。我刊还将继续编发关于法的本质问题的讨论文章,希望广大读者赐稿。  相似文献   

14.
导言承运人历来将货物固有瑕疵所致之货损作为免责事项。12世纪英国发展起来的普通法已将货物固有瑕疵所致之货损列为承运人除外责任,《1893年美国哈特法》第三条规定:“无论船舶、船东或其代理人或租船人对因承运货物之固有瑕疵、缺陷、本性所  相似文献   

15.
我译毛主席诗词,历有年所。1980年,拙译《毛主席诗词四十首英译》一书,始付梓刊行,公诸于世。翻译经纬万绪,但其荦荦大端,则为译出人物之性格心理、精神状态、思想境界、风格情操。例如,翻译林黛玉时,即须译出自艾自怜、葬花惜春之情与花魂难留、鸟魂难驻、花落人亡之感;而对贾宝玉,则须译出敝屣富贵之淡泊胸襟。翻译孙悟空时,即须译出对白骨精之强烈憎恨。翻译黑旋风李逵时,则须译出粗犷憨直及其侠义之风。翻译范进中举时,必须译出喜极而狂之丑态。翻译诸葛亮时,必须译出《出师表》中所披沥之“鞠躬  相似文献   

16.
杨宇冠 《法学杂志》2001,22(6):75-75
法制和法治在我国现在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词。对这两个词的含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认为这两个词的意思一样 ,有些人认为这两个词意思不大一样 ,也有些人认为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 ,只是程度不同。弄清这两个词的确切含义对于法学研究和我国的法律建设有重要的意义。法制一词原指法律制度。在中国古代典籍《国语》中就出现过 :“今陈国道路不可知 ,田在草间 ,功成而不收 ,民罢于逸乐 ,是弃先王之法制也。”《吕氏春秋 .孟秋记》也用到了法制一词 :“是月也 ,命有习修法制 ,缮囹圄 ,具桎梏 ,禁止奸。”《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法制的解释为…  相似文献   

17.
韩慧 《政法论丛》2005,(3):41-44
在秦朝统一全国的前夕,吕不韦在吸收先秦各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上,编写了《吕氏春秋》一书,提出了清静无为、施仁行义、严明赏罚、重用贤人的治国思想。这些思想主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呼声,是较符合时代潮流的施政纲领,同时也对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的法治传统多所补充和修正。虽然它未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但是从政治思想的发展史上来说,《吕氏春秋》占居的重要地位,是秦汉时期政治法律思想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二)坚持了法家学派的基本理论,并在运用上有所发展。法家学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特征,就在于它主张法治、术治与势治,并把这三者说成是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整体。就是专制君主用法治理百姓,用术驾御群臣,而用法行术的后盾就是由暴力造成的势。第一,关于法治。《吕氏春秋》突出地强调法治的必要性。《荡兵》篇说:“家无怒笞则竖子婴儿之有过也立见;国无刑罚,则百姓之牾相侵也立见;天下无诛伐,则诸候之相暴  相似文献   

19.
2010年第20期《人民检察》刊登了题为《利用城管监察之职查扣车辆收取停车返还款的行为如何处理》的疑案探讨,著名刑法学家陈兴良、韩玉胜及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研究室主任孙春雨三人围绕此案展开了热烈讨论,观点分歧很大。作者对三位探讨者的观点也有自己的看法,并逐一剖析,发表如下。也欢迎各位读者能积极参与讨论,只有这样我们的杂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提出了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本文中笔者从斯密两大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内在关系出发,结合两大著作的创作过程、斯密的思想内涵和著作中分别揭示的经济人与道德人真实内在涵义论证了真正存在的不是"斯密问题",而是后来的学者在把斯密的思想作为整体来研究时出现了问题,最后笔者在结论斯密问题是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歧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