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用·荐     
我读《中国监察》,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一读。先看目录,急用的先读。因为经常参与查办大案、要案,便带着办案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读,看《中国监察》上的案例及相关文章,看人家如何办案,有什么值得学习借鉴之处。然后,将《中国监察》从头至尾读完。二用。平时经常与同志们交流自己读刊的感受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用从杂志上学来的理论指导工作,把从杂志上学来的方法用在办案工作中。回顾自己参与查办的50余个案件,都是在《中国监察》的指导下圆满完成的。三荐。我不仅自己学习应用,还积极向朋友、同学、熟人、家人推荐,虽然有时会出现几个人同时…  相似文献   

2.
中央纪委、监察部对办好《中国监察》杂志,在反腐倡廉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历来十分重视。健行、宗宾、庆泽等领导同志对《中国监察》杂志都很重视、很关心。今年初,监察部部长办公会还专门听取了中国监察杂志社的工作汇报,讨论研究了如何进一步办好《中国监察》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中国监察》要越办越好”的要求。这既是对中国监察杂志社的鼓励,又是鞭策和希望。为实现这一目标,杂志社今年提出了“质量年”的口号,决心从各方面作积极地努力。我个人看法是,在做多方面工作、多方面努力中,要突出增强《中国监察》杂志的指导性。为什…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通州市三余镇有一位离休干部是纪检监察报刊迷,特别是对《中国监察》更是情有独钟,他不但自己年年订阅,而且每年还要另外订上好几份《中国监察》,以此作为礼品送给自己3个已当了领导干部的儿女,目的是让儿女们认真学、用这份杂志。笔者认为这种将《中国监察》当礼品送的做法实在好,值得许多单位及家庭学习、仿效。订购一份或几份《中国监察》花不了多少钱,以此作为礼品也不算多么贵重,但将此类礼品用于送人却显得很实用也很有意义。因为报刊是精神食粮,对人们钱来衡量的;加上现在喜欢看书读报的人越来越多,将报刊当礼品送也越来越受人…  相似文献   

4.
11年前的1992年2月,组织上让我担任镇监察干事,从此与《中国监察》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它一直是我必读并保存的首选刊物。它不仅帮我熟悉业务、进入“角色”,教我怎样做人、如何处世,还为我的拙作提供了发表空间。《中国监察》是我成长与进步的摇篮,更是我的良师与挚友!要说  相似文献   

5.
良师伴我行     
一次,围绕一个案例,同事们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我从《中国监察》杂志上找到了答案,说服了同事。通过这件事,同事们都开始争着看《中国监察》,学刊用刊的兴趣特别浓。每当工作遇到了难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监察》杂志,它给了我许多帮助,杂志中报道的许多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鼓舞着我、激励着我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迎难而进。为了学刊用刊,我把订阅的《中国监察》装订成册,放在案头,经常翻阅。现在,我积存下来的《中国监察》杂志已有100多本了,多年的学刊用刊,也使我提高了理论修养、政策水平、写作水平,这些年,我…  相似文献   

6.
感情·友情     
先说我与《中国监察》建立的感情。1995年,组织把我安排到镇纪委专职纪检员岗位,从此我与《中国监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从《中国监察》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和写作能力。1997年11月,我镇地税中心所被评为江苏省文明税所,我将他们的感人事迹写成通讯《税海清风》  相似文献   

7.
初识《中国监察》是1996年,其时我刚加入纪检监察队伍,《中国监察》先是启蒙者,再是引路者,后是陪伴者。我年年订阅,期期必看,久而久之,从相识到相知到相伴,她已然是我不可分开的知心朋友。我所面晤的90多个月100多期《中国监察》,一本不少地全部装订成册,时时翻阅,常读常新。□相识·相知·相伴@叶梓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学用《中国监察》一件事?吕仕军作为人民法院的一名监察干部,由于《中国监察》是全国纪检监察工作综合指导性期刊,所刊登的内容与我本职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每期的《中国监察》杂志就成为我的必读之物。每当遇到具有指导性、前瞻性、实用性、可借鉴性的好文章、好典型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临武县个体老中医陈希堂6年自费订阅《中国监察》杂志,并能正确运用在杂志上学到的政策法规,自觉抵制部门乱收费,在当地传为佳话。6年前的一天,到县纪委反映情况的陈医师,无意中看到《中国监察》杂志,一见便爱不释手,当即要求请纪委帮他订一本杂志。此后,县纪委年年帮他代订。每次一收到杂志,他都是一口气读完,并经常与邻居和其他个体户一起学习讨论书中内容。在他的影响下,今年又有6位个体私营业主托他到县纪委代订《中国监察》。陈医师常说,通过《中国监察》杂志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决心,看到了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今…  相似文献   

10.
在工间休息时,拿一本杂志读读,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说,我们最爱读自己的杂志——《中国监察》。每当收发员送来几本《中国监察》,我周围的同志们都争相抢阅。有  相似文献   

11.
王彦杰 《中国监察》2008,(13):64-64
作为《中国监察》的老读者和纪检监察战线的工作人员,想给自己的杂志提点建议。多年阅读杂志,感到《中国监察》的办刊质量在逐年上升,刊发了大量高质量的稿件,但总体感到基层经验仍然偏少。《中国监察》的读者大多是纪检监察工作者,期待看到更多的来自于生产生活第一线的实实在在的闪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察》好,送到哪里哪里俏……”这是我最近在地处鄂西北的竹山县公路养护道班中看到的养路工人抢刊、爱刊情景。在这里,《中国监察》杂志是一线养路工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每次杂志一到,干部职工们争先恐后地抢着阅读,有的职工上半月杂志刚看完,就急着问下半月的杂志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春节过后,《中国监察》的编辑又给我送来了新杂志,并征求我对《中国监察》的建议,对此我诚惶诚恐,同时也倍感荣幸!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我对《中国监察》的几点期望大连全州区纪委、监察干部迟贵和来信说:《中国监察》杂志办得不错,总的可以用“抨击腐败,弘扬正气,宣传改革,服务经济”来概括。我周围的同志对贵刊评价也很高,并对贵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大家对《中国监察》的期望值之所以比较高,是因为这本杂志犹如一个窗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监察战线的工作水平。我认为,《要案纪实》栏目刊选的案例如果在分量上再加大一点,那么就会更加吸引人。应该刊登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典型的大案要案。还应多反映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甜酸苦辣。另外,在知识性、趣味…  相似文献   

15.
我爱你,《中国监察》,爱你是我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导师。1997年9月,我被市委任命为中共雨湖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上任伊始,区纪委办公室杨主任给我送来了一本《中国监察》杂志。作为纪检战线的一名新兵,我如获至宝,从此与《中国监察》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使我的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军功章里有《中国监察》的一半。”这样说,我认为一点也不过分。这样说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记得一位基层纪委书记曾感慨地对我说:“《中国监察》值得一订。如果说我们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首先应该感谢《中国监察》,因为是她告诉我如何当好纪…  相似文献   

16.
启辉器。手捧《中国监察》,我总有一种沐浴冬日暖阳的感觉。提纲挈领的卷首语、高屋建瓴的领导讲话、勤廉兼优的公仆形象等,让人觉得眼前一片光明。她让我充满正气、朝气、锐气和勇气,她让我选择纪检监察工作无怨无悔。除尘器。《中国监察》剖析的一个个反面案例,让我觉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更加坚定我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她也提醒我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时刻不忘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助跑器。《中国监察》是纪检监察干部必备的工具书。她是良师,教会了我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应具有的本领;给了我丰裕的精神营养,助我成长。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11月1日至2日,我社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宣传报道工作座谈会,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特约记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向中国监察杂志社首批特约记者们颁发了聘书和特约记者证。会议就如何进一步办好《中国监察》杂志,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报道工作展开了讨论。与会人员认为,《中国监察》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与会同志献计献策,为办好《中国监察》杂志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这次会议对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刊物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首批特约记者名单北京:杨彬上海:徐经川河北:冉…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中国监察》忠实的读者、极力的维护者和广泛的宣传者。我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中国监察》是我首选必看的杂志。我与《中国监察》的情缘已有15年,正因为如此,我愿为她的发展建言。既然是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全国纪检监察工作综合指导性期刊,尤其是命名为《中国监察》,那么办刊宗旨就要突出“中国”,强化“监察”,只有这样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报刊林立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监察》作为全国公开发行的重要刊物,一定要讲究导向性、针对性和可读性。导向性是文章或刊物的“灵魂”,就是要…  相似文献   

19.
父有所好     
1997年9月,我到市纪委、监察局上班的第一天,正好收到当月的《中国监察》,我看着看着,不觉到了下班的时间,就把杂志带回了家。晚饭后,我正要接着看,却见父亲戴着老花镜正专心致志地翻看着《中国监察》,那专注的神情俨然一个做学问的老先生。“嗯,这杂志办得不错,以后每期都拿回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纪委、监察局为确保2002年《中国监察》征订工作落到实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协调,乡镇纪委书记和区直纪检组长亲自抓落实。河口区2002年的征订工作在确保基本订户不减的基础上,向易发和已发违纪问题的部位、单位和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执法岗位延伸,既拓宽了征订渠道,又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中国监察》的指导教育作用。截止到8月10日,全区《中国监察》的订数已达250份,与2001年的征订数相比增加了78%。□东营市河口区2002年征订《中国监察》杂志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