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土地权益遭侵害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利用制度不健全,具体来讲就是农地产权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不能有效满足转型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就要尽快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坚持产权与监管并重是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关于解决征收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涉及侵害农民权益的信访数量持续上升!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违法违规征用农民集体土地,或虽合法征用但征地补偿费不及时足额支付给农民,使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和就业安置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农村稳定和发展。中央纪委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都对坚决纠正征收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提出了要求。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规范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征地规模必须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把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审批关,…  相似文献   

3.
张鹏 《法制与社会》2011,(31):210-210
农村妇女的诸多土地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主要是由于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比如在妇女身份问题上法律规定的缺失:法条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没有专门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因此,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进行专门规定,并赋予法院对村民委员会决议的司法审查权等。  相似文献   

4.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农转非速度很快,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与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政府行为失范、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制度的操作性差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为此,应当通过立法明确和完善农民的土地权益,并通过程序设计加以保障;依法控制和约束政府权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村民会议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5.
小产权房引发的土地流及因此带来的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住宅再流转、集体组织和农民个体利益分配、购房者权益保障等问题日益严重。为此,从立法上完善土地征收、土地改革制度和土地产权改革,同时政府也要注意协调各方利益、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这样才能使之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保护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卢云云 《法制与社会》2014,(10):206-207
工商企业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然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各种利益群体围绕着土地流转利益进行着复杂的博弈,背离《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原则,造成农民群体的权益受到各种形式的侵害。文章主要列举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的情形,进而得出保障农民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集体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完整。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就是要用私权保护理念来保护农民的财产权,防止公权力对农民私权利的侵犯。因此,提高土地征收标准,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寻求政府、开发商、失地农民间最佳的利益分配结合点,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大量农用地被征收转化成建设用地,大部分被征地农民面临着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从的困难境遇,形成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本文以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作为研究对象,以南通市H村为例,在调查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表现的基础上,分析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探求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业的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在突进农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中的任务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以河南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思考:适时完善土地管理立法,完善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加强征地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通过宣传教育及普法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总之,必须着力处理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农民土地权益问题,从土地征收立法、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完善各种措施做法,为河南省各区县进行城镇化建设,科学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申保  帅丹梅 《法制与社会》2012,(26):213-214,218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因失去土地而失去生活保障的状况已经引起普遍关注.从目前情况看,农村户口人员失地情况存在普遍;失地拆迁补偿形式简单;社会保障没有同步;失地后思想观念缺乏转变;生活水平下降.本文指出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权益,适时转换农民身份,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对农民权益的基本内涵、历史变迁与现实特征进行分析,对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中农民劳动权益、土地权益等经济权益的实现与保障情况进行了规范和实证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张利国 《河北法学》2012,(1):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如自主选择权、土地权益、就业权益以及社会保障权益等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很多地方农村的城市化并没有带来农民权利的市民化。要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就要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即在构建有限政府、保障主体权利平等、完善法律制度供给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如自主选择权、土地权益、就业权益以及社会保障权益等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很多地方农村的城市化并没有带来农民权利的市民化.要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就要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即在构建有限政府、保障主体权利平等、完善法律制度供给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关于被征地农民的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但在这种城市化进程中,我国许多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或征收。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政策不完善,农民的土地在被征用或征收中权益常常受到不法侵害。本文试图在列举了被征地农民权益的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股份合作制企业在我国城乡大量出现。实践表明,股份合作制企业把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点集于一身,产权明确、管理民主、利益直接,生产经营者有较高的积极性,在其内部形成了一个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灵活经营机制,是我国城乡中小企业的改革方向。因此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性质、法律特征及立法完善等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王东京 《法制与社会》2013,(26):214-215
随着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的全面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农村土地被征用的越来越多,由此引发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利益分配纠纷逐年增长,愈演愈烈。农村土地征收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民人数急剧增长,造成利益受到侵害的农民与村民委员会产生纠纷,有的直接上告法院,甚至集体闹事,上访。已成为造成当今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农民的权益,解决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对于保证公民合法的权益和利益不受到侵害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张华 《行政与法》2022,(1):120-129
基层网格化治理领域中的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具有特殊性,具体体现为融合性、持续性、广泛性与不可回避性.目前,我国基层网格化治理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存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不健全、个人信息获取方式不科学、个人信息收集缺乏对称性等问题,根源在于管理体制思维的潜在影响、网格化治理对象权利保障的缺失、基层网格化治理资源要素配置失衡以及基层网...  相似文献   

17.
关于被征地农民的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留坡 《法制与经济》2008,(12):15-16,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但在这种城市化进程中,我国许多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或征收。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政策不完善,农民的土地在被征用或征收中权益常常受到不法侵害。本文试图在列举了被征地农民权益的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均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开始对城市周边的农村集体及农民个人的土地实施征用,造成了为数众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形成了农地非农化、农民城市化的趋势,对失地农民主体资格的忽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农民失地问题.通过完善立法体系针对实地农民主体资格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建立长久有效的保障机制,是实地农民权益得到确切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农地的权属进行了界定,提出农地权属认定是决定农民土地权益的深层原因的观点,并进一步阐释了农民土地权利出现残缺的具体表现;以法学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农地转为城市用地过程中产生的巨额利益及其分配格局;探讨了农地征用制度的改革路径,对完善农地征用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失地农民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是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根本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有效保障农民的权益。国内外经验证明,以组织的形式保障农民权益是农民权益保护的最佳选择。而目前,因对农民组织的社会功能存在错误认识,我国有关农民组织的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导致农民组织的形式单一、功能不完善、组织性保护有限等。因此,要发挥组织性保护的核心作用,就需要转变观念、制定农会法、修改与合作社有关的法律,从而实现对农民各项权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