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安法律文书与模糊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法律文书作为执法的工具强调用语准确 ,似乎与模糊修辞毫无关系。事实上 ,模糊修辞在公安法律文书中大量存在 ,对正确阐述法律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模糊修辞之所以存在于公安法律文书中 ,语言的概括性是其根本原因 ,公安法律文书行文的庄重性和简洁性是其重要原因。模糊修辞的运用在公安法律文书中有相应的范围 ,并起着表意准确、表达简洁、庄重、灵活及礼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法律文书是实施法律或保障有效实施法律的文字载体和重要工具,而法律文书写作实践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法律文书制作的质量,从而削弱其法律效力。分析研究这些常见问题将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法律文书,同时对法律文书教学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律语言中模糊词语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董晓波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6(5):107-111
法律语言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分支,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准确性。但是,在实践中,法律语言无法避免模糊性。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法律语言与模糊词语的辩证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5.
法律文书是指国家的司法机关、公证机关以及仲裁组织在诉讼活动以及非诉讼活动中依照法律,来定制和使用的,以及可由律师、律师组织、案件当事人自书或是代书的,并具有法律意义或法律效力的文书的总称。它作为能够保障有效实施法律的一种文字的载体和重要的工具,其书写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法律的效力。因此,指出法律文书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旨在系统地指出这些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法律文书是法律适用的文字表现形式,法律文书写作实践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法律文书的质量,从而削弱其法律效力,本文认为分析研究这些常见问题将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制作出高水平的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7.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6,(2):114-118
卷宗具有资料较为齐全、法律文书较为多样以及内容较为真实等特点。在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卷宗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法律实务的情境中来学习法律文书,不仅能激发学生制作法律文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进而实现法律教学中学以致用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因法律文书导致的物权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文书直接导致的物权变动是非基于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不以登记、交付为生效要件,法律文书一生效,物权变动之效力即发生。我国《物权法》第28条借鉴比较法上之立法例,对法律文书直接导致的物权变动做了颇具特色的规定。该规定有助于清晰物权关系,维护物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为了避免公权力不正当地干预私法关系,损害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也应对该条中法律文书之范围严加限制,仅限于具有形成效力之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9.
案例教学正在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界在世纪之交共同的“新宠”。公安法律文书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特点和需求,责无旁贷地需要运用案例教学手段,达到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在实施应用过程中,采纳了“一案到底”的案例教学法,把同一案件在办理过程中,让各种法律文书在办案进程的不同阶段出现,收到融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桥为一体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民行检察工作也提出了和谐检务,维护社会公正,化解社会矛盾,这要求在民行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和领域释法说理、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检察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重要载体,在检察法律文书中进行释法说理自然也成了整个和谐检察工作的主要部分。本文在分析目前民行检察法律文书欠缺释法说理表现的基础上对如何增强民行检察法律文书的释法说理性进行了探索,以期能在实践中更好的推进民行检察业务的释法说理,进一步推进法律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近代法律新词对日语词汇的借用及其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近代法律新词的确大量地借用了日语的译词,但以往的研究者过高地估计了20世纪初日本译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中国的法律实践正在发生向"司法中国"法律实践的转向,"司法中国"这一时代主题预示了"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时代"的到来。尽管中国法律方法论的研究还仅仅是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学术个案,但以集中关注"司法中国"主题的中国法律方法论在推动中国法律和法律学的研究上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时代"到来的历史境况下,中国法律方法论的研究既需要对现有的研究作一种反思,也需要对未来可能的"缺席"因素作一种前瞻。当然,这种反思和前瞻也期待着各种可能的"质疑"。 相似文献
13.
14.
歧义句是指其意义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理解的句子。法律文书歧义句影响办案的效率,增加司法机关办案负担,损害有关当事人的利益。法律文书语言歧义句是由于词语的多义性、词义范围过大、结构多样性、语序不当、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施受关系不明和指代不明等原因造成的。法律文书歧义句可采用选用单义词语、追加语境,运用限制、标点符号、明确施受关系和指代对象等方法消解。 相似文献
15.
公安强制措施报告类法律文书理由的写作要求,理由要概括、精炼;理由要充分、具有说服力;理由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阐述;阐述理由的角度要正确。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对法律英语词汇意义的确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脱离文化背景进行词义确定往往会造成错误理解甚至无法理解.因此,在法律英语词汇教学中应重视文化的导入,尤其是法律文化的导入;并注意导入形式的生动活泼.如融戏剧表演于教学活动是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7.
婚约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婚约是婚姻关系建立前的习惯性程序,经历了从罗马法、寺院法到近现代法的不同发展时期,产生的法律效力也各有不同。婚约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民事习惯,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婚约关系的调整。婚约的成立应以当事人自愿自行订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婚及无禁止结婚的血亲关系为条件,依法成立的婚约对双方当事人及第三人均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婚约存续期间双方互赠的财物,在婚约解除时应按不当得利予以返还。一方擅自解除婚约或因他方过错而解除婚约的,无过错方可请求损害赔偿。将婚约视为纯粹的道德问题,不仅人为地缩小了民法的调整范围,也不利于财产纠纷的解决,应通过民法典的制定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8.
Zeng Yiming; Wang Ruili; Zeleznikow John; Kemp Elizabe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7,15(3):299-319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model forthe innovative intelligent retrieval of legal cases, which provideseffective legal case management. Examples are taken from thedomain of accident compensation. A new set of sub-elements forlegal case representation (sub-issues, pro-claimant, pro-respondentand contextual features) has been developed to extend the traditionalrepresentation elements of issues and factors. In our representationmodel, an issue may need to be further decomposed into sub-issues;factors are categorised into pro-claimant and pro-respondentfactors; and contextual features are also introduced to helpretrieval. These extensions can effectively reveal the factualrelevance between legal case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model, we propose the IPF scheme for intelligent legal caseretrieval. Experimen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have been conducted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representationmodel and retrieval scheme. 相似文献
19.
在公安文书写作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单位时间的信息量,而且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课堂压力,增加教师在课堂上的自由活动空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法律逻辑: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逻辑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以传统逻辑或一阶逻辑内容为框架的法律逻辑体系,并将这些理论广泛地运用于法律思维领域之中;第二阶段主要是从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扩展到了法律发现或获取问题的研究;第三阶段主要是对事实发现、法律获取、诉讼主张与裁决证成的规律、规则与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逐渐地建立以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判决推理与法律论证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不同于传统逻辑与一阶逻辑框架的法律逻辑体系,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事实的发现、法律的获取、诉讼主张与裁决的证立之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