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开周 《政府法制》2012,(20):31-31
南北朝时候,有个叫裴昭明的人,在桂林当市长(始安太守),三年任满,回京交差。他的老板齐武帝问他:“现在你手上有几套房?”裴昭明说:“报告皇上,一套也没有。”齐武帝不信,派人去调查,果然是一套都没有。齐武帝很感慨,对其他官员说:“裴昭明做几年市长,竟然没给自己弄一套房子,像这样的清官,恐怕是很难找到第二个了。你们去查查历史,看过去有没有这样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2.
说说而己     
柏兴武 《政府法制》2010,(23):25-25
办公室的艾朔挨了局长的批评,让我陪他喝酒解闷。酒后,我送他回家。路上,他说:“他妈的潭局长真不是个东西,自己大贪特贪,还拿咱不当人看,明天我就举报他!”我心里说:“你也就说说而已。要他真对我这样,我肯定会举报他!”  相似文献   

3.
廉洁自律     
著名的书法家舒同先生的墨宝,曾被许多亲朋好友和外国贵宾所喜爱和收藏.凡向舒同先生求赐墨宝的,舒同先生总是欣然命笔。但是,众人有所不知.如果有人请弛写“难得糊涂”四个字.不管是谁,他是断然不给写的。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共产党人,不能糊涂,要写,请另找人。”  相似文献   

4.
苏永通 《政府法制》2010,(14):16-17
毛泽东:读书最没有禁区 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刁钻"甚至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当历史书看。毛泽东在党的各种会议上,包括政治局会议上,讲秦皇汉武,评说史家著作得失。他给小说人物贴标签,贾宝玉是“大革命家”,刘姥姥是“农民阶级”。他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相似文献   

5.
东伟 《政府法制》2013,(15):39-39
中国有这样一位外交官:他曾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主持“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为稳定东北亚局势而斡旋;他曾在中日关系陷入僵局之时,出使日本,进行了最艰难的“破冰之旅”;他还曾担任中共中央台办、闻务院台办主任,竭力加强两岸交流。他就是王毅,曾被誉为”新派外交官”。  相似文献   

6.
不贪:视身外钱财如粪土不霸:视普通百姓如亲人不笨:清官不判糊涂案不软:顶住压力不弯腰1974年时他曾对他的朋友说,今后不进政界。后来他当了律师,因为律师是“民”不是“官”。1984年他被任命为县委常委、政法书记,1986年又被人大选为中级法院院长。至今已经当了13年的官,他仍说他不象官,他的特长也不是当官,并用一位外国朋友的话佐证:虽是法官,但更象教授。这位在官不言官,在官厌霸气的法官,就是广东省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陈成书。依法治是就要用这样的人说起陈成书,偌大的潮汕平原恐怕难找出第二个和他经历相…  相似文献   

7.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十艮,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保尔·柯察金的这句名言激励无数人奋发有为。但是在官场,“庸官在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政治生态,不学无术、投机钻营、明哲保身者大有人在。庸官怎样尸位素餐?庸官何以碌碌无为?怎么让庸官下、能官上?  相似文献   

8.
周林 《政府法制》2013,(14):38-38
美国联邦调查局原局长埃德加·胡佛在美国曾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这个宝座上一坐就是近半个世纪。由于胡佛足智多谋,且工于心计颇多,在任何事情上总是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美国人心目中.他是一个英雄,尼克松曾这样赞誉:“他是一个伟人,是勇敢、爱国主义和忠诚老实的全国性象征。”然而,在他任职期间.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亦明 《政府法制》2013,(32):24-25
李鸿章(1823—1901),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二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自己这样表述他的一生:“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这位晚清重臣参与决策了同治、光绪两朝中所有的重大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0.
言语可救人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的事件。文章的最后,林清玄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作者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这几句话,竞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我们曾见过这样一些人,在贫穷时他低声下气,偷鸡摸狗,一旦暴发,则狂赌滥嫖,挥金如土; 我们还曾见过这样一些人,他越是富有,越是贪婪吝啬,正如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临死还要抓一把光闪闪的金子; 我们也曾见过这样的人,在他拥有的财富中,他会捐出一笔钱来给家乡修桥铺路,接济亲邻; 然而,你可曾见过这样的人,一个年愈半百的老农,在贫穷潦倒之际,他会借钱沽酒,凌风放歌;在他致富之后,他则倾其所有,雇一帮人去办一张小小的报纸——请看本刊记者王奋强采写的报道:一个农民和他的报纸世界。  相似文献   

12.
史飞翔 《政府法制》2012,(21):37-37
有这样一个人,他22岁中秀才,26岁中举人;早年参加康梁“公车上书”,要求清廷变法图强;后参加孙中山同盟会,一生追随孙中山,是孙中山遗嘱的起草人和见证人之一。  相似文献   

13.
聊天时,朋友阿存苦笑着告诉我:“我爸每年过生日,我都要送他一台电视机。” “都不换一下?”我说,“也太没创意了。” “我本来也想换个花样,”阿存说,“但是,他常看电视越看越生气,气得拿东西砸电视,所以他的电视常坏掉。上个月,他看某某人的评论节目,又拿酒瓶砸电视了。这样也好,我完全不必为送什么伤脑筋。”  相似文献   

14.
聂学剑 《江淮法治》2012,(14):60-60
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欢声笑语。说到一个故事时,开车的小赵忽然红了眼圈。他不好意思地冲我们笑笑说:“我这个人泪点太低,堂堂男子汉,哼,太不像话!”他自我解嘲。我们却一下子陷入沉静。我知道小赵是个感性的人。用土话说,叫眼皮子软。这样的人善良,感情丰富。但是,他所说的“泪点”这个词,还真是准确、时尚。第一次听到这样新鲜的说法,所以很快就记住了。  相似文献   

15.
彭如 《政府法制》2013,(30):15-15
彭述之,又名张次南,中共早期领导人。他一生有过两次恋爱经历,其中第一次与向警予的恋爱风波尤其引人注目。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向警予与蔡和森的结合曾被称做“向蔡同盟”,然而,数年之后,这桩看似牢不可破的婚姻,却由于另一个男人的出现,触礁倾覆。两人的恋情发生在向蔡婚后的第6年,亦即1925年。当时,彭述之接替多病的蔡和森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为方便工作,中央决定蔡和森夫妇、彭述之和秘书郑超麟一起住在中宣部的寓所。  相似文献   

16.
当检察官们站在夏正军面前的时候,他就意识到法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要落到自己的头上,十年来自己曾“辉煌”的人生轨迹就此画上句号。可他怎么也不甘心、十年中自己凭借着“深厚”的财会功底,把每件事,每笔账都做得干干净净,天衣无缝。他抬头看了一眼站在自己“对面”的人,就凭这帮人能把自己十年来做的“绝活”给抖开?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世界观决定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从人的本性来看,追求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主观目标,一个是客观目标。主观目标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自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变相地说明了追求自由这一目标的真理性。在一生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该怎样度过呢?  相似文献   

18.
中等个儿,黑皮肤,说话大嗓门,不管从言行还是体貌特征上看,黄永茂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村调委会主任,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获得了许多荣誉:他本人自2002年起连续3年被石家庄市司法局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员”,2005年他被司法部授予“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忍”到几时?李彦生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两家邻居因地界发生争执,其中一家有人在朝中做官,便送信求助。不料京城传回来的却是四句小诗:“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遵嘱让地三尺。对方闻知...  相似文献   

20.
两个人结伴外出,行至旷野,半路遇到强盗。一个人迅速钻人草丛中隐蔽起来,另一个动作慢了点,不幸被强盗抓住。强盗把他身上的棉衣剥了下来,这个人不慌不忙,说道:“这件棉衣能值一枚金币,我想用一枚金币把它赎回来,你看行不行?”强盗暗喜,没想到还有意外的收获,忙问金币在哪里?他老实回答:“我把金币缝在棉衣的领子里。”说完,他就从强盗手里接过棉衣,拆开衣领,取出了一枚金币。他怕强盗不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