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黑恶势力犯罪作为一种十分严重的刑事犯罪,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治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近年来,黑恶势力犯罪愈演愈烈,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拟从黑势力犯罪的现状以及现行法律规定出发,通过分析其生成发展的原因,对如何预防黑势力犯罪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2.
蔺思源 《法制与社会》2011,(18):284-285
黑恶势力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预防和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在分析黑恶势力犯罪的相关概念和原因的基础上,对我国预防黑恶势力犯罪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3.
米学军 《法制与社会》2010,(27):127-129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犯罪活动,对社会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本文指出对涉黑犯罪必须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策略,通过“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建立常态化的打击和控制黑恶势力的机制,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而彻底地打击。  相似文献   

4.
黑恶势力犯罪是最不和谐的社会因素之一。打击黑恶势力犯罪,践行“黑恶必除”,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是公安机关新时期的神圣使命。近年来, 江苏公安机关通过深入开展服务“两个率先”、建设“平安江苏”活动,有效维护了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全省公安机关始终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打黑除恶”工作长效机制,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5.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严重危害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犯罪形态,近十年来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呈现逐步活跃和蔓延趋势,这是我国以法律为主的社会控制体系功能削弱的结果.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方式,法律的控制功能削弱是导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法律的控制功能弱化主要表现在法律规范的疏漏和法律执行的困难上.  相似文献   

6.
《政法学刊》2019,(6):86-91
考察我国黑恶势力犯罪立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法律规范体系的发展演变折射出立法者对黑恶势力犯罪尤其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本质特征认识的逐步深化。由于对黑恶势力犯罪的法律表述难以避免概括、抽象,黑恶势力犯罪法律适用中的二次评价可能会造成司法任意,黑恶势力犯罪法律规范体系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实现细致严密和系统化,才能为在法治轨道内惩治黑恶势力犯罪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黑恶势力是我国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黑恶势力犯罪造成的社会性危害极大,因此加强该罪的司法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从研究黑恶势力的特征出发,分析了黑恶势力犯罪的各种形态。  相似文献   

8.
郑列  孙龙 《犯罪研究》2002,(3):35-40
刚刚过去的2001年是中国的“打黑除恶”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又称“黑恶势力犯罪”,属于在集团犯罪之上,向黑社会犯罪过渡的一个中间形态。当前中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已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犯罪普遍化、高度组织化、手段智能化、暴利驱动化、黑金政治化、犯罪国际化是其主要特点。本文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概念、特征、当前态势、成因及打击对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方楠 《法制与社会》2010,(25):82-82
中国黑社会性质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滋生黑恶势力的土壤和环境依然存在,黑恶势力犯罪活动仍然比较活跃。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社会消极因素和矛盾明显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助长黑恶势力的滋生和发展。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概念,现状及其规制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性质犯罪 ,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严峻社会问题。近年来 ,黑社会性质犯罪在我国呈现出日趋泛滥的态势 ,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作为一种有组织犯罪 ,黑社会性质犯罪不仅具有独特的行为特征 ,其防范对策和控制方略与其他一般团伙犯罪也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