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颖 《法制与经济》2010,(13):99-100
现代高校普遍缺乏大学生理想观教育,注重大学生知识传授和灌输,缺乏人格发展指引,市场经济又引发了大学生理想的功利化、多元化和现实化,扭曲物化未来社会的精神价值,因此高校应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规范目标管理作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刑法的缺陷及其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正云 《法学研究》1996,(3):126-130
完备而又自足的刑法只能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之中,是人们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并构成人们批判、改造现实刑法的基础和动力。正如意大利刑法学家恩里科·菲利所指出:“法律总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粗糙和不足,因为它必须在基于过去的同时着眼于未来,否则就不能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全部情况。现代社会变化之疾之大使刑法即使经常修改也赶不上它的速度。由此可见,从终极意义上说,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存在完备而又自足的刑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在一定时期、就一定的社会状况而言,却存在与之较好适应且收有良好效果的较完备刑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实行完全意义上的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制定民商法典或单独的商法典,这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本文从商法的历史演进及世界各国商事立法模式的发展,系统阐述商法不能法典化的理由;进而提出只有在制定民法典的同时制定一部总纲性的《商事通则》用以规范基本的商事法律关系,才是立足现实和着眼未来的最佳立法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4.
时颖 《法制与经济》2010,(15):94-95
现代高校普遍缺乏大学生理想观教育,注重大学生知识传授和灌输,缺乏人格发展指引,市场经济又引发了大学生理想的功利化、多元化和现实化,扭曲物化未来社会的精神价值,因此高校应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规范目标管理作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曹金龙 《法制与社会》2013,(14):146-147,155
民主问题一直都是诸多政治问题的重中之重,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关于民主的探讨经久不衰。理想的民主是全民参与的直接民主,但由于现实的考虑,理想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一种新的民主模式——网络民主应运而生,给直接民主带来无限希望。然而网络民主在解决许多问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加上现实的局限性,网络民主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只能作为现有代议制民主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6.
李丹婷 《法制与社会》2010,(34):361-362
马克思所构想的理想社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社会理想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而人的全面发展本身也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社会理想理论的当代构建,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7.
方向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5,(5):16-18,67-72
充分实现和享受人权,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理想。促进和保护人权,是各国政府的神圣职责,也是中国政府不懈努力的神圣职责。尽管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人权”概念产生于近代西方,但尊重人、爱护人的人权理念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人权在中国,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制度,由理想走向现实,标志着并且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进步。  相似文献   

8.
吴传毅 《法学杂志》2008,29(2):36-38
法治之法必须是被信仰的法律,但具体的现实的法律根本不具备信仰的条件。要让人们信仰法律,就必须构筑法律信仰的条件。构筑法律信仰的重要手段是在建构法律理论时赋予其虚构的成份。鉴于上帝不是我国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又鉴于我国的国情,有必要把法律作理想法与现实法的划分。  相似文献   

9.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指导性案例已有二十余年,但这些案例的指导作用并不理想,而现实中有些地方法院又纷纷发布所谓参阅案例,充分反映出各级法院法官对案例指导作用的渴求。一方面法官渴求案例,另一方面现有指导案例不能发挥作用,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不具有对判决的拘束力,无法引用和作为判决依据,从而不能引起法官们的重视,也不能成为法官们说服当事人的依据,导致这些案例的影响力和作用力降低。当前我们应当搁置在中国能否或是否建立或引入判例制度的争论,而应当将判例解释作为司法解释的一种形式。这不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是具有相关立法依据的,同时也有其他大陆法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可资借鉴。作者还就如何在我国将判例解释纳入司法解释的范畴在程序和技术方面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0.
面对民主这个神秘而永恒的命题,美国政治学者罗伯特·达尔的《论民主》一书,从民主的起源至民主的未来,从现实的民主至理想的民主,显示了民主思想与民主制度的无限奥妙的同时,也为世人提供了一个民主之指南。  相似文献   

11.
军人与警察,是不少男人生命中最理想的职业,徐经峰也是如此。他走上从警之路,既有阴错阳差,也有必然,当然这让他的老父亲至今不能释怀。  相似文献   

12.
儒家哲学从根本上说乃是价值哲学。它以仁义道德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和选择。而且,儒家的价值取向不仅表现在对现实的价值关系的判断和选择上,还表现在对未来理想的价值目标的确定上。儒家哲学追求的价值目标,概括起来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理想的人格价值,二是理想的社会价值。理想的人格是指  相似文献   

13.
面对资本主义理性化以及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提出了沟通理性的概念,指出人类的出路在于营造一个公平、正义、自由、民主、平等的理想言语情境.本文详细阐述了理想言语情境这一概念,并从理想言语情境的现实悖论和理论批判的角度来分析理想言语情境在现实世界中的不可行性.最后指出,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破”或者是“立”的方式对待理想言语情境,必须在“破”中求“立”,“立”中求“破”.  相似文献   

14.
卢然  秦贝贝 《检察风云》2011,(17):76-78
“一方面,我荚注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栽阅读社会现实,我习惯于从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的交汇点上去寻找中国法的精神。” 记:能谈谈您参加高考选择专业,选择法律以及选择西北政法学院时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主义的关联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想中,法治与社会主义的观念结合仅体现在未来社会发展的特定的阶段。法治与社会主义的现实统一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亚洲民主和宪法的变化G.哈赛尔S.库尼陈毓江译1993年初,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出了在《联合国人权宣言》中确立的“理想的标准”即政府权力的存在根据人民的意愿,人民的意愿通过定期的选举来表达,在所有国家这都是不现实的和不能实现的。亚洲的政治家把中国作为...  相似文献   

17.
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20世纪末中国社会兴起的法治运动所引发的学术争论,其深层的问题在于如何认识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的本质属性,也在于如何认识诸如法律、制度等“人类设计物”的本质属性,即将它们看作是一种纯然的主观理性、理想和应然价值,还是将它们看作是既包含理性,也包含经验;既包含理想,也包含现实的融二者于一体的产物。该文作者持后一种观点,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阐发①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公安工作的扩大,原有的公安软件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公安业务进行分析,提出了用C/S和B/S混合使用的模式来开发和实现公安信息管理系统,并对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对“以事实为根据”的再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事实为根据是我国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也称公理性原则。它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人民国家为人民的政治伦理理念基础上的;它更多地反映出一种理想,而非一种对现实的客观认识。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和案件事实的特殊性,我们无法达到一种客观真实。法律需要理想,理想是法律发展的源泉,但在事实方面,必须有现实主义的态度,没有事实的支持,法律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我们要突破几十年来对"以事实为根据"的不恰当的认识。必须承认,我们达不到案件事实与客观真实的完全一致,而要公正地审理案件,也必须客观真实。新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对有疑证据作无罪判决的规定,实际上是承认了这一 点。  相似文献   

20.
超越国家间政治——主权人权关系的国际法治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志鹏 《法律科学》2008,26(6):17-24
主权高于人权、人权高于主权,这些观点都是传统国际关系思想在二者关系上的投射。尽管都有其正确合理的一面,却未能清楚的梳理各种现象,更不能指出既面对现实又指出未来发展方向的方案。以国际法治为核心的路径认为主权和人权均可为美好理想,但在现实中皆可被滥用。因此需要法律予以监控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