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论新时期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邵俊 《法学评论》2004,22(5):148-152
教育目标与模式是法学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社会的发展状况、学习者的个体需要、法学教育的客观基础条件是确定法学教育目标与模式的基本依据 ,法律专业性、职业基础性、应用型人才模式是法学教育的主要方向。因此 ,法学教育的多样化、多元化并不是简单化、随意化 ,不能没有基本的标准和要求 ,而应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 ,以达到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比较两大法系的法学教育在法学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制度和模式,予以借鉴并完善我国的法学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3.
袁雪  邓志宏 《法制与经济》2008,(20):117-118
针对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比较两大法系的法学教育在法学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制度和模式,予以借鉴并完善我国的法学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学教育经过最近十几年的迅猛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规模与成效,但法学教育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中国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专业和课程设置、教育资源缺乏以及法学教育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求探索出中国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法学教育天生就具有内在的二重性 ,即职业培训性和学术研究性的二重对立 ,并因此而形成了不同的法学教育理论、目标、模式、内容和方法。本文追溯了中西法学教育的发展史 ,力图厘清二重性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及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出现和发展的必然性。在这一基础上 ,文章对法学教育的宗旨、模式、内容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学教育正面临着来自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审视和挑战。在法律教育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现代西方经典的研究性学习教育理论,致力于法学研究性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是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我国应改革理论讲授型教育模式,构建四位一体的法学课程体系,创设新型的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板块,形成统分结合的五个一(2+3)法学创新实践模式,开发出基于实践创新能力的法学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法律问题教学法、主体亲历法、互动教学法、示范效应法、创新项目研究法并使之规范化、正式化。  相似文献   

7.
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二、法学研究生教育宗旨之解读三、法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模式之构建四、法学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之确立一、问题的提出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研究生教育产生于社会对专业知识和专门人才的需求。专门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是促成研究生教育发生的动力源泉;同时,作为一种教育样式,  相似文献   

8.
廖焕国  杨瑞兰 《法制与社会》2010,(15):233-234,237
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与法学本科教育均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司法考试的实行改善了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的状况,却又给法学本科教育模式带来冲击。法学本科教育模式亟需革新,以促进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9.
刘用军 《法制与社会》2012,(24):222-224,234
法学专业就业率走低的原因有法治进程和文化背景因素,但主要是我国法学教育的定位、教育模式、专业开设和分类培养出现了问题,简单说,是整个现行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脱节,法律教育没有遵循法律职业的特性规律进行培养,将法律人才的职业化等同于普通自然科学学科的职业化,遍地开花的法学教育却无法培育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端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当确立为精英式职业人才,并在学制,人才分类和教育模式上加以调整,这既是对就业问题的回应,更是法学教育本质的历史使命使然.  相似文献   

10.
孙笑侠 《法学》2012,(9):108-116
自实行国家司法统一考试以来,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制度衔接问题日益严峻,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从制度到实践都出现了脱节,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司法考试等法律职业制度的诸多环节需要进一步改进、协调和完善。我国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制度的现有弊端从总体上暴露了我国法律职业的执业资格规制的缺失。在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等职业制度衔接问题上,应坚持制度改革的科学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坚持制度衔接的双向性和连带性的原则,坚持制度创新的国情性与法理性的原则。应通过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职业制度保持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