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Exif信息检验是数码照片真实性鉴定的一个重要角度,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Exif信息对于数码照片真实性鉴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JPEG格式分析基础上,介绍了Exif信息的提取方法,讨论了Exif的缩略图、压缩质量等信息在数码照片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和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互联网上有很多的数码照片,其中有些与案件相关联,除了从照片的内容开展侦查外,数码照片自身还有内容丰富的Exif信息,可以给案件侦查提供更多线索。  相似文献   

3.
高校数码照片档案管理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致使其信息安全无法保障。根据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分析其信息安全隐患的基础上,从管理与技术角度提出做好数码照片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建议,以期保护高校数码照片档案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4.
数码相机在刑事证据中的应用已备受青睐。然而,对数字影像易更改性的任何警惕丧失,都将影响刑事数码照片作为证据的有效使用。因此,有必要做好理论、技术乃至法律(程序)上的准备。本文从刑事数码记录证据质疑的因果制约性为起点,继而分析了刑事数码记录证据保全的主要指向,最后提出了刑事数码记录证据保全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数码照片具有无形、易修改、易转储存等先天特性。因而给认定数码照片尤其是未发表的数码照片的著作权权利人带来了困难。本案通过推定、追究系争数码照片形成的过程和细节,综合认定原告对其所持有的照片拥有著作权,为同类案件的审理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6.
由于数码相机、DV拍摄以及手机拍照的广泛使用,如何对数码照片进行检验鉴定,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印章盖印时间是判断文件形成时间,进而判断文件真伪的一个重要要素。通过对印章胀缩导致的印文大小特征变化的分析,探讨了印文大小特征变化在印文盖印时间鉴定中的应用,讨论了利用印文大小特征变化进行印文盖印时间鉴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介绍了两起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8.
假冒商标行为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最为严重的行为之一。司法实践中,假冒商标商品的生产行为往往比较隐蔽,注册商标权人难以直接起诉生产厂家,只能起诉销售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但由于生产厂家没有参加诉讼,导致双方当事人对被诉商品是否假冒容易产生争议。以往的审判中,认定商品真伪多采用鉴定比较的方法,但在大量商品没有使用防伪标记或者只使用了简单防伪标记的情况下,使用鉴定比较法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关于商品真伪的判断,还是应当从商标的本意出发,要求当事人证明被诉商品的来源。  相似文献   

9.
喷墨打印机打印文件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喷墨打印机是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用于实现文件的硬拷贝,即将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结果打印在纸张上。近年来由于喷墨打印技术在社会上被广泛应用,据预测,未来喷墨打印机市场的份额将占60%。因此刑事文检人员将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喷墨打印机打印的各类文件,需要判断其是何种类、机型、机台的打印机形成的,从而确定文件的来源和真伪,为侦查缩小范围,为法庭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图书馆的元数据体系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结构。它由外部系统和内部系统组成,元数据并非新的概念。但在网络环境下有革新。元数据可分为描述。整合,控制,代理功能,在网络信息组织和检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元数据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广,在数字图书馆领域里的应用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1.
郝新华 《政法学刊》2003,20(2):74-75
数码影像的质量完全适合刑事照相的要求,数码影像的证据作用也不容置疑。当前,摆在刑事照相技术人员面前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如何更好地将数码照相技术运用于刑事照相,解决数码照相技术在刑事照相运用中出现的质量、证据等新问题,研究解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outline a method by which an antemortem photograph of a victim can be critically compared with a postmortem photograph in an effort to facilitate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Ten subjects, between 27 and 55 years old provided historical pictures of themselves exhibiting a broad smile showing anterior teeth to some extent (a grin). These photos were termed “antemortem” for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 digital camera was used to take a current photo of each subject’s grin. These photos represented the “postmortem” images. A single subject’s “postmortem” photo set was randomly selected to be the “unknown victim.” These combined data of the unknown and the 10 antemortem subjects were digitally stored and, using Adobe Photoshop software, the images were sized and oriented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goal was to devise a technique that could facilitate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which “antemortem” subject was the “unknown.” The generation of antemortem digital overlays of the teeth visible in a grin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ose overlays to the images of the postmortem denti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technique. The comparisons made using the GrinLin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may assist medical examiners and coroners in making identifications or exclusions.  相似文献   

13.
Video file format standards define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mandatory features and leave room for interpretation. Design decisions of device manufacturers and software vendors are thus a fruitful resource for forensic video authenti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AVI and MP4-like video streams of mobile phones and digital cameras in detail. We use customized parsers to extract all file format structures of videos from overall 19 digital camera models, 14 mobile phone models, and 6 video editing toolboxes. We report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the choice of container formats, audio and video compression algorithms, acquisition parameters, and internal file structure. In combination, such characteristics can help to authenticate digital video files in forensic settings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original and post-processed videos, verifying the purported source of a file, or identifying the true acquisition device model or the processing software used for video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4.
15.
电子证据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之相关的电子证据问题逐渐成为困扰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难题。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当取消视听资料的相关规定,确立电子证据作为一种独立证据的法律地位。在电子证据的运用方面,应当从电子证据原件的认定、电子证据与最佳证据规则的关系、电子证据复制件的运用等方面加以完善。同时,应当结合我国国情,探讨我国解决电子证据相关问题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无精神病74例案例分析及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i YH  Kang M 《法医学杂志》2006,22(2):135-136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无精神病案例的特点及转归。方法对74例无精神病案例进行随访,并统计分析有关资料。结果无精神病案例占鉴定总数的5.7%。被鉴定人作案动机明确,自我保护良好,鉴定后“精神症状”消失。结论多因素综合分析有助于无精神病案例的司法鉴定,应特别注意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的识别,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下的信用评级机制生成独立于数据本体的数字人格。数字资本主义利用算法控制来推动金融信用的产生与发展,进而监控资本主义利用私有化"数字人格"实施黑箱管控。我国基于数据驱动的社会信用体系属于数字技术公共基础设施,在矫正监控资本主义逐利偏差的同时,生成与法律强制下行政管理方式相并行的算法行政。算法行政作为全新的权力工具导致数字社会治理机制的范式转化,这对法治国的传统法律原则提出挑战。福柯的"规训"理论可以解释基于数字人格的权力运作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正当性,也能解构算法行政生成的"自我规制型"问责制,由此生成全新的数字行政法学。这为我国社会信用系统的法律规制提供新形态的学科支撑,也为该制度输出提供西方话语体系中的说服工具。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录音设备的普及,以及音频编辑技术的大众化趋势,传统的检验方法和技术在当前数字录音真实性司法鉴定实践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为数字录音真实性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检验角度。通过分析和总结当前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等研究领域在数字录音真实性研究方面的前沿探索性成果,结合对当前录音真实性司法鉴定实践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的论述,分析和探讨数字录音真实性司法鉴定领域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专家经验判断分析技术和统计量化检验方法的协作并存是数字录音真实性鉴定的必然趋势和高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数字货币是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并以电子化方式记录的,不代表实质商品或货物,发行者亦没有兑现实物义务的通货。按照数字货币是否由有权机关发行可以将数字货币分为法定数字货币和非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为货币,非法定数字货币通常简称为数字货币,其虽然可以在功能上满足货币的交易媒介要求,但在法律属性上不构成法定货币。按照数字货币接受方的范围为标准,可以将数字货币分为通用币和承用币。按照数字货币的价格是否受市场因素影响而剧烈变化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升值币和稳定币。以稳定币锚定的价值来源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资产代币和现金代币。以数字货币的使用方式为标准,可以将数字货币分为证券代币、支付代币和实用代币。数字货币具有分布式特性、电子特性、共识性、通货性、消耗性和可支配性等法律特征。数字货币在功能上具有消耗性,其财产价值来源于使用者群体的共识,不构成法律上的数据财产。数字货币不是有体物,不构成物权法上的物。数字货币为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