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唐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太监干政最为猖狂的三个朝代。在位的皇帝或者因为昏庸、软弱,或者因为懒惰,把手中的权力给手下的太监们,导致太监得势,祸乱朝政。发生在这几个朝代的党锢之祸、甘露之变、土木堡之变就是太监乱政的杰作。其中,唐朝的太监是最为霸道和嚣张的,譬如唐肃宗、唐代宗时期的大宦官李辅国就官至宰相,肃宗的皇后都死在他的刀下。  相似文献   

2.
皇帝乃九五之尊,即使吃饭也大有讲究,清朝皇帝吃饭有“菜不过三口”的规矩。 清代,皇,蒂吃饭叫“传膳”。太监们分立两旁,各司其职,有侍膳太监、布膳太监、执法太监。一旦老太监喊一声“膳齐”,院内的乐手便开始鼓乐齐鸣,皇帝在太监们的簇拥下到膳桌旁用膳。.皇帝吃饭不能说话,全凭侍膳太监的眼力。皇帝的眼睛瞧到哪个莱,侍膳太监就要赶紧把哪道莱挪到皇帝面前。但侍膳太监不许献殷勤,比如说“这道莱时兴”、“这道菜味道好,您尝尝”等等、.皇帝如果吃哪道莱超过三口,执法太监就会高喊一声“撤”,这道莱就必须撤下去。这之后的十天半个月皇帝都不会见到这道菜了,即使馋得流口水也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3.
笑夭 《政府法制》2011,(24):17-17
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不过这些深居宫廷的太监却并非都是中国人。近日,一篇有关中国历史上外籍太监的文章通过网络广为流传,引起人们强烈好奇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张兴运 《政府法制》2014,(35):15-15
李膺,字元礼,东汉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屡官至河南尹、司隶校尉,长乐少府。为人疾恶如仇,廉正刚直,后死于“党锢之祸”。其人虽殁,其志犹存。李膺生活于东汉王朝后期,王室衰微,大权旁落于外戚、宦官之手。越是后来,朝政越是腐败,宦官集团大权独揽,赃官污吏横行州郡。  相似文献   

5.
李膺不怕得罪大宦官东汉桓帝时,李膺受任司隶校尉,掌管纠察百官的重任,面对当时宦官势力横行,他不信鬼,不信邪,针锋相对地给予有力的打击。大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任野王县令,无法无天,贪婪残暴,杀了人就畏罪逃回洛阳,钻到他哥哥张让家,躲进夹墙里,他满以为这样就没人敢动,平安无事了。谁知李膺在掌握了他的罪证和窝藏地点之后,带领官兵到张让家,打破夹墙,逮捕了张朔,解送洛阳监狱,审讯定罪后就把他杀了。与皇亲国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张让,这口气当然咽不下去,他当即跑去找桓帝诉冤。桓帝马上下诏要李膺入宫,亲自责问李…  相似文献   

6.
赵元波 《政府法制》2014,(17):18-18
袁世凯的一项卓异禀赋就是善于交人,以致许多人都愿意供其驱使,为他卖命,他的秘诀就是一个“低”字。 有一天,袁世凯和负责宿卫颐和同的张勋晋见慈禧太后。慈禧身边的太监马宾廷到院中等候。  相似文献   

7.
刘绍义 《政府法制》2013,(11):18-18
在宫廷电视连续剧,我们常常看到太监在宣读圣旨的时候,总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其实这句话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奉天殿”。  相似文献   

8.
唐虽 《政府法制》2012,(15):50-51
从史籍记载看,宦官大量娶妻养子出现于东汉,举个有名的例子就是曹操的爷爷曹节就娶了老婆,收了义子,这才有后来鼎足三分天下的曹操。不过东汉时期的人并不认为宦官找老婆是一种婚娴关系,反而认为是对女性的摧残与迫害,从心理上不能接受这种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秀枫 《政府法制》2013,(30):42-42
童贯,开封人,字道夫,号称北宋“六贼”之一。童贯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般的悲喜剧色彩。他的一生中,开创了几项中国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太监;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使外国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太监。  相似文献   

10.
陈吉 《政府法制》2014,(32):29-29
汉桓帝时期,宦官张让权势滔天,很多人想巴结张让,张让手下有个管事,是陕西扶风人。扶风富豪孟陀就刻意和这位管事结交,经常给他送礼:管事对孟陀很感激,就问他:“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孟陀回答:“我只希望有一天我去张府拜访的时候.你能带着仆役恭敬地迎接我。”管事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1.
《法学》1986,(9)
(一)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亦号梨洲。他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末清初正逢我国的封建社会处于进一步的衰落,瓦解之中。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走向解体,资本主义萌芽巴经产生,商品经济有了相当发展。在手工工人和工商业者中不断爆发要求冲破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和摧残的斗争,而且,这种斗争已波及到封建士大夫内部。同时,由于皇权的恶性膨胀及君主的腐败无能,出现了宦官——阉党专权的局面。这不仅激化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而且,使统治阶级内  相似文献   

12.
棘手案件出伟大的法官鸿路清末著名的法律学家薛允升是名噪一时的重臣,晚年主持审理了一起万众瞩目、朝野关心的太监行凶杀人案。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十八日,李长材、张受山等七名太监踱出紫禁城到大棚栏内的庆和戏园寻欢作乐。楼上雅座早已有客,但这帮太监自恃高人一等,...  相似文献   

13.
明朝宦官特务司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宦官特务司法探究吴高庆明代宦官特务司法的由来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大权都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而皇帝一人又无法充分运用这些权力处理好全国所有政务,于是不得不托权于亲信心腹,让宦官们帮助处理政务。明朝皇帝不信任大臣,把政...  相似文献   

14.
蒋骁飞 《政府法制》2011,(23):34-34
那是皇上的错 北宋真宗时期的大臣鲁宗道,是个出了名的老实人。有一天,真宗皇帝急召他进宫议事。传旨的太监赶到他家,却发现他不在家。等了好一会儿,才见鲁宗道从离家不远的一家酒店出来。太监赶紧跑上前告诉他皇上要召见,并很担心地说:“你今天迟到了,  相似文献   

15.
清官包拯,谥号包文正。他为官廉洁,两袖清风,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上惩贪官污吏,下爱黎民百姓,受到庶民们的爱戴和文武百官的崇敬,就连宋朝天子也称他为包爱卿。包拯德高望重,在他六十大寿这天,他吩咐儿子包贵在衙门口接待来客,命王朝,马汉对来客一律用白开水相待,寿礼一律不收。可是这天第一家来送礼的就是大宋当朝天子,派六官司礼老太监携厚礼来到包府,皇上送来的礼品谁敢不收呀!包贵无可奈何,只好取来一张红纸,请老太监写句话给父亲,老太监接过毛笔,蘸满浓墨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众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朝…  相似文献   

16.
张居正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法制改革家。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明朝由兴盛转入衰败的时期。此时,明朝政治腐败,官场贪污成风,宦官主持朝政现象极为严重。大地主大官僚肆意兼并土地,出现了“私家日富,公室日贫”的状况。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后,从维护封建王朝的...  相似文献   

17.
朱庆荣 《政府法制》2013,(20):29-29
慈禧太后为了躲避八国联军的入侵,决定出奔西安,为了要把大量金银财宝、古玩名画一齐带走,就吩咐内务府太监购买100只皮箱,以便装运。内务府太监向慈禧禀报,每只皮箱要价60两银子。这事被一位姓鲍的军机大臣知道了,他很熟悉皮箱的行情,按照慈禧要求的规格大小,只要6两银子就可以买了。他向慈禧禀报,揭穿了内务府太监的虚报冒领。慈禧听了很气愤,就立刻决定把这采购皮箱的差使交鲍军机去办,并限令15天交齐。鲍军机想买这100只皮箱要不了15天,只要派人到大街上各皮箱店一转悠,要不了三四天就可以把皮箱送进宫去。故欣然领命。  相似文献   

18.
清末,法国使臣罗杰斯对中国皇帝说:“你们的太监制度将健康人变成残疾,很不人道。”没等皇帝回话,贴身太监姚勋抢嘴道——“这是陛下的恩赐.奴才们心甘情愿。怎可诋毁我大清周律,干涉我大清内政!?”  相似文献   

19.
蒋戬 《政府法制》2012,(20):24-24
李广,明孝宗时期的太监.生前可谓“权倾朝野,纵恣无度”。李广畏罪自杀后,明孝宗偶然间看见他的一个账本,上面记栽的都是“某日,某文官或某武官赠米若干石”。明孝宗粗略一算,李广受赠的米竞不下千万石。他惊叹道:“李广家有几口人,能吃那么多米?他的家亦甚狭窄,何处能存放这么多米?”当得知这些白米黄米乃李广对受贿的黄金白银惯用的隐语时。明孝宗龙颜震怒,下诏惩治向李广行贿的大臣们。  相似文献   

20.
夫妻生活原本是夫妻结合在一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婚姻家庭的润滑剂。然而,为了响应计划生育的号召,丈夫到计生办做男扎手术被扎成了“太监”,并丧失了劳动能力。近30年来,周光荣老太不断的借钱给丈夫治疗,不断的上访。但至今还没有得到一个令她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