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法律适用中的法律解释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凡以权力为本位的地方,凡事总要先考虑权力。诸如这是谁的权力?谁有权?谁给你的权力?而且往往还有将权力概念扩大化的倾向,有时资格、身份、权益等统统被认为是权力。这就导致权力内容界限不清,甚至造成有权力就有可图利益的印象,因而权力是一种神秘和权益,成为...  相似文献   

2.
教训     
看到、听到的两件事,使我想到“教训”两字。 一件是1997年3月,鹤壁市原市长朱振江被判刑12年,这位农民的儿子为何会成为罪犯呢?他与记者的对话给人启发:“记者:你认为自己从当年跨进市长办公室到现在跨进这座监狱,是什么东西给你带来这么大的命运变化?朱:金钱。记者:你缺钱吗?朱:我不缺钱。记者:究竟是什么样的动机促使你这样做?朱:就是挡不住。记者:这个挡不住的东西是一种诱惑吗?朱:是一种诱惑。所以对这个问题我确感到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说实在的太沉重了,我至死都不会忘记它。” 另外一件是,一位曾在机关…  相似文献   

3.
读书需要端正态度,态度比方法更重要。你认为读书是快乐和幸福,还是痛苦与无奈,这决定你读书是内在动力还是外在动力。读书为什么?为工作需要,为获取知识,为充实自己,还是兼而有之?如果你回答“是”,那你读书的动机和态度也许就是对的,至少你是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看待、去认识。读书可以应时之需,  相似文献   

4.
薛晨 《江淮法治》2008,(22):59-59
你渴望钱财么?你渴望时刻被人追捧么?你渴望过着富丽堂皇的日子么?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如何能迅速地达到这一人生目标?靠天上掉金子是不行的,但有一种身份比天上掉金子还要舒坦,那就是成为一个明星。一次出场费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比一个普通百姓一年、十年的收入都高;不仅在物质上如此丰厚,还可以靠演出主宰粉丝们的精神生活,真是物质精神双丰收啊。  相似文献   

5.
“租种”莫名其妙变“转让”2001年,丹东东港市某村年逾六旬的老陈闪为年纪大了,就想把自己的7甫多旱田地转租给别人耕种。村治保主任庞某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忙找上门来,“老陈,你的地给谁种都是种,不如让我来种吧。我每年从收成中拿出一部分粮食交给你。算是租金,你看咋样?”  相似文献   

6.
你的亲人犯过罪吗?违过法吗?被司法机关羁押过吗?如果你的亲人犯过罪,违过法,被司法机关羁押过,当时,你一定会象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找亲戚、找朋友‘找同乡、找熟人帮忙说情,了解情况,使自己的心里有一个底。你犯过罪吗?违过法吗?被司法机关羁押过吗?如果你犯过罪、违过法、蹲在监狱里,你一定会忧心忡忡,竭力想得到帮助,那怕是杀入越货罪该判处极刑的犯罪嫌疑人都会想有一个寄托依靠的希望。接蚁尚且贪生,掉进水里的人遇到一根稻草都会感到欣慰。这是具有思维生命的正常现象。你是公安警察吗?你是检…  相似文献   

7.
伊虹 《中国律师》2008,(3):37-38
寒冷中,你期盼着一丝温暖;黑暗中.你寻找一线光明;风雪交加的夜晚,你企盼着一堆为你而燃的篝火;前途未卜的路上,你渴望一盏为你而亮的灯光……在充满关怀和温馨的家乡.这一切都将是容易实现的“奇迹”.如果这一切发生在异乡呢?  相似文献   

8.
第二天一大早,月亮还挂在天上,我还在迷迷糊糊的睡梦中呢,老解来把找摇醒。“小子你真的没有被女人弄下?”老解问。我不知老解啥意思,怔怔地看着他。“嗨呀!就是你还是不是个童男子?”老解说。看我点头,老解乐了:“好呢好呢,没看错呢,这熊地方被金子整得没个好种了,也就是你呢!”说着拉起我就走。  相似文献   

9.
曲直 《公民与法治》2010,(10):31-31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爱的奉献》悠扬的乐曲,许久以来,都以其独特之感染力打动世人心,久唱不衰,鼓舞士气,传播大爱。也许你曾受到过天灾人祸,当你受到灾难时,你的内心最需要的是什么?不言而喻,当然是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也许你曾受到过别人帮助,当你受到帮助时,你的内心最需要的是什么?良心话是感恩。人,  相似文献   

10.
小孔2010年从部队回家探亲,到魏县车站下车后,被眼前错落有致的楼群、广场“震”住了。心里暗自闷想,这是我的家乡吗?这是中国鸭梨之乡——魏县?是不是下错站了?他看了看站台,是魏县车站,不错啊!可是,该走哪条路回家呢?他拿出手机给家里人拨通了电话:“爸,我到车站了,回家的路怎么走啊?”“孩子,你从车站乘一元公交车到小区下车就到了,咱家搬家了。我和你妈在家门口等你!”电话里传来一位老人欢快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噪声干扰,这是人人厌人人烦的事。当你劳作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家门需要休息时,当夜晚来临你困倦袭来需要入睡时,档你的孩子为迎接考试集中精力复习时……屋外阵阵高分贝的电锯声、搅拌机声、翻砂声以及种种搞不清的噪声涌入门窗,直撞耳膜,顿时间你脑袋发大,手脚发麻,干什么也没了情绪。此时,你在心烦意乱之余想到了什么?我们习以为常地认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国家要发展,居民要住楼,就要搞建设,搞建设就会有噪声,有噪声就要付出受干扰的代价,这是一串矛盾,我们是在这样一种无法逃避的矛盾中生活和工作的,无非对这种矛盾…  相似文献   

12.
打电话的是一个女人,不等黎乾玉发问,她就一口气说了下去:我是汪露萌,你还生我的气吗?不、不,我那里敢生你的气,你不气我就是我的福气了。我有件事要跟你说,对、对,就是那天要跟你说而没说出来的事情。我敢说我向你反映的情况对你肯定有意义,对,就是关系到章亚非那个案件的事,你现在在什么地方,哇!那太好啦!我就住在市医院宿舍楼302房,怎么,你不敢来?一个大津师还怕我一个弱女子吃了不成?哇!这就对了,我等你,五分钟够了吧?黎乾工按照汪露萌在电话中指示的路线来到市医院宿舍楼302房的门口,还没来得及敲门,门就被汪…  相似文献   

13.
苏童 《政府法制》2013,(26):13-13
李瑞环一次访问香港,一位记者问:“您刚才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这是不是指香港人不够团结?”李瑞环答:“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身体不健康呢?”  相似文献   

14.
快乐驿站     
木子 《政府法制》2012,(14):47-47
另请高明 莉莎:“爸爸,这道算术题我不会算。你能告诉我吗?” 爸爸:“你说说,是什么题?” 莉莎:“有个人每月薪水300元,他太太每月却要花去320元,问……”  相似文献   

15.
近来到一些机关办事,发现此类招呼在流行:“昨晚没有找到你,你到哪儿腐败的?”“你这包不错,哪儿腐败得来的?”言者问得热切,应者答得直率:“呵呵,朋友请(送)的”,等等。而事实上这类招呼不仅体现在口头上更落实在行动中,部分手中有权的人,只要用心设计,衣、食、住、行就都可以不用花自己的钱。可是对一些明显不合理的东西,为什么人们耳熟能详,见怪不怪,难道腐败真的变成了一种时尚?我们知道,腐败问题是国人关心的重点;我们也看到,现如今,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一个个贪官被严惩,各地都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可让我们…  相似文献   

16.
公证人是从事专业法律服务的职业人员,如人们习惯称呼的那样.叫“专业人士”。专业有什么标准吗?我够专业吗?这是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应该经常自问自答的问题.如果你在看足球比赛的时候说了一些很不专业的话,懂球的朋友当场笑话你“业余”.说你“也就是个瞧热闹的水平”,你可能就是哈哈一笑。是啊,我本来就不专业,为什么要脸红呢?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江淮法治》2011,(12):38-39
没有同伙 法官问一罪犯:“你敢肯定,这几起盗窃案都是你一人所为。你没有其他同伙吗?” “是的。要知道,当前能找到一个与你志同道合的人,那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国际长途     
马泽友 《江淮法治》2012,(14):25-25
“儿子,老爸也想你呀!明天就是年三十了吧,你看,今年春节老爸回不去了,你妈告诉你了吧,老爸要在国外谈一笔业务。你说为啥这么晚打电话?你不是学过地理吗,这叫时差,这边现在正是早晨,对,对,我刚起床……”  相似文献   

19.
幽默     
《政府法制》2013,(21):33-33
知足 孙悟空找玉帝去闹:“我当弼马温是多大的官呢,今天才知道.原来就是马夫。我这么大能耐,你让我给你养马?这不是欺负猴儿吗?”太白金星赶紧拦住他说:“知足吧,刚参加工作就能养马已经很不错了,你看那边那个太上老君没,多少年了,现在还在烧锅炉!”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20日,司法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公证法》颁行两周年暨全国文明公证处、全国优秀公证员颁奖座谈会.司法部部长吴爱英亲自向你颁发了“全国优秀公证员”的荣誉证书,大家都为你感到高兴。首先我想向薛老师提的一个问题是,对于自己获得的这一荣誉,你有什么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