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纳税人是税收的主体,是税法的主要构成要素,负有纳税义务,但在我国税收领域和整个社会环境中,长期仅重视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了法律赋予纳税人的权利,导致纳税人利益的损害。本文通过分析纳税人权利及其性质,指出纳税人保护的内容与必要性,并基于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从而为纳税人依法纳税提供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2.
论纳税人的权利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税收观念上的偏差,过于强调纳税人的义务,对纳税人的权利及权益,保护不够,造成了立法中对纳税人权利规定不尽完善,即使税法中已规定的权利在执法中也没有得到完全实现。这种状况造成了纳税人权利意识、主人翁意识薄弱,从而维护自己权益意识也就淡薄。我国要建立现代意义的税法,应加强纳税人权利方面的立法及保护。本文从这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一、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广义上的纳税人还包括扣缴义务人。纳税人的权利是指纳税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应拥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李丽丹 《法制与社会》2010,(24):245-246
纳税人权利是现代社会制度的一个结构性要素,尊重纳税人权利,有利于强化纳税人的主人翁意识和纳税观念,维护税法的严肃性,提高税务行政透明度,真正实现依法纳税。然而,从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对纳税人的权利的规定则不多。宪法中的缺失、立法上的缺陷、内容上的不完整、司法救济的薄弱等都是造成纳税人权利保护不足的原因。因此,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税收听证制度以及权利救济方式,真正实现纳税人权利、义务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纳税人权利保护时税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文章通过对纳税人权利内涵进行厘清,分析了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提出健全和完善我国纳税^权利保障方面的部分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风 《经济与法》2001,(9):17-18
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在税法执行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必须同时注重纳税人的义务与权利。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公民应了解相应的权利,并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我国目前普遍存在“重义务轻权利”的不合理现象。虽然我国《税收征管法》赋予纳税人权利,但纳税人对自身应享有的权利却知之甚少。对纳税人权利进行确定和保护,成为我国税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税收收入的取得 ,国家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注重运用他人责任的理论 ,即通过扩大纳税义务承担主体的范围以有效抑制偷税行为的发生 ,因此 ,在纳税人以外衍生出扣缴义务人这一主体。为了防止国家滥用征税权 ,纳税人权利保障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从构建扣缴义务人的还付责任入手 ,不失为保障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权利的另一视角。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虽同为承担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主体 ,二者的法律地位毕竟不同 ,二者关系如何界定 ,立法上未有明确的说法 ,理论上的研究亦罕见 ,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政府法制》2011,(32):10-10
政府征税合法性的依据在于为纳税人提供适量公共物品,特别是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而依法纳税和合法节税也是纳税人所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纳税人知情权的提出是源于2001年修改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该法第7条规定,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第8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政策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本文试图透过纳税人、税收政策、知情权三者的关系,来探讨纳税人对知情权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现代法学》2018,(1):78-91
纳税信用修复制度允许失信纳税人在满足一定条件后恢复正常纳税信用,契合纳税人权利保护、税收效率提升、征纳秩序优化的法益目标。其基本原则是坚持失信惩罚与修复激励、行为修复与信息修复、纳税人纠错与政府认可的统一。当前我国纳税信用修复制度在立法方面位阶较低且相关立法衔接不畅,在申请方面主体范围偏小、实体条件较低且程序条件不明,在处理方面主体单一且期限规定、异议处理机制缺失,在结果公示方面程度偏低且自主解释说明机制缺失,在监督方面对税务机关的事中监督不力且对纳税人的事后监督缺失。因此,应完善纳税信用修复法律体系,健全纳税信用修复申请机制,规范纳税信用修复的处理机制与公示机制,加强对税务机关的事中监督与对纳税人的事后监督,扭转税务机关与失信纳税人因失信惩罚而陷入的"双输"困境为"双赢"状态。  相似文献   

10.
纳税人权利之保护是各个国家税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纳税人权利保护官制度则旨在设立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外的第三人从中协调,以更好地沟通两方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此项制度在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已经设立。目前,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专家极力主张应当导入这一制度。本文将对此项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国外立法例做简要梳理,并从我国的既有法律制度、机构设置及诉讼情况等方面分析在我国建立纳税人权利保护官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对纳税人的信赖利益进行法律保护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随着税收权利关系学说逐渐被税收债权关系学说替代,我国开始日益重视纳税人信赖利益的法律保护问题。本文从为什么要保护纳税人的信赖利益和为什么值得保护纳税人的信赖利益两个角度入手阐释了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以期对我国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对税务行政行为引起民事争议的处理模式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两起税务行政案件入手,针对经济上与税款有关联的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具备什么样的法律地位、享有什么样的权利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的税收制度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相比必然有共同之处,这就是加强对个体利益的保护,使个体主动推动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具体模式为: 1.建立平等的征纳关系。 2.将纳税人作为权利主体考虑,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3.建立实质课税原则,从根本上解决实际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问题。 4.对纳税标的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审查法律程序化,给私权充分的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一、信托的性质与税收关系向国家缴纳税款是纳税人的基本义务,某主体是否承担纳税义务以及承担何种税的纳税义务,取决于该主体是否是该税的纳税人,其享有权利的财产或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某税种的课税对象,以及其是否是某税收优惠的对象。信托是一种特殊的财产委托管理关系,信托财产的性质直接影响到  相似文献   

14.
浅谈设立纳税人诉讼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纳税人诉讼,是指纳税人以纳税人的身份就公共资金的违法支出向法院提起的诉讼。目前,纳税人诉讼在我国还没有获得立法上的确认。纳税人在具有纳税义务的同时,也应当享有通过司法途径监督政府合法使用税款的权利。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建议在我国创设纳税人诉讼制度。 一、设立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意义 纳税人有没有资格对政府使用或开支公共资金的行为提起诉讼,关系到行政开支的合法、真实、有效;关系到公民特别是纳税人的民主权利;关系反腐倡廉等诸多重大问题。设立纳税人诉讼制度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璐 《法制与社会》2010,(20):79-79
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纳税人权利理论基础,包括公共物品理论、理性预期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由此归纳出应从宪法层面、纳税人的知情权和提高征税效率来保护纳税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税收之债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必然要求奉行严格的税收法律主义,而税收法律主义的遵循又提升了税捐义务人的法律地位,使纳税人的权利获得更多的保护.税收之债法律关系的平等性、税收法律主义和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构成了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理论的基点,而公共财政的背景又强化了税收之债的现实可能性.然而税收债权债务关系说有着其固然的缺陷,不能圆满地解释公共财政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有关纳税人权利话语的实践性议论和法律议论唤起了法学方法论的觉醒,但关于纳税人的权益如何构成一项公法上主观权利或宪法权利的争辩并没有被认真对待。如果直接从公民基本权利的性质切入,再加以层级化的结果,可以将之分为:自然权、宪法基本权利和一般法律权利三个层次,税法上的纳税人权利的主观公权利性质似乎没有疑问,但是宪法层次的纳税人权利面临着法律实践和理论的困难,在宪法解释学意义上所谓“纳税人基本权利”也许可以解释为宪法基本权利和纳税义务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曾章伟 《法制与社会》2011,(31):267-268,279
涉税司法活动,采用税收司法鉴定提供证据作出公正裁判,既督促税务机关依法行政,也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目的是为了保护纳税^权利。税收司法鉴定具有公益性、营利的有限性、税收专业性、独立性、中立性、合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纳税人税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纳税人税权是纳税人享有的与其纳税义务相对应的基本权利,其与一般的纳税人权利有明显的区别。纳税人税权的性质为纳税人的财产所有权所衍生的一种社会权利。纳税人税权的存在有其法理根源、宪法根源和经济根源。纳税人税权的具体内容包括税收使用权、税收知情权、税收参与权、税收监督权和请求权等。  相似文献   

20.
信息权是纳税人正确行使程序权利、积极参与纳税程序的基本保障。对于信息权的内容,《税收征管法》从权利角度进行了正面阐述。然而本文认为,应从义务角度探讨,才能更好地了解信息权的实质。目前我国纳税人的信息权仍未得到充分保护。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强化税务机关的义务和问责。文中建议引入西方税收程序法中的"信任原则",同时应为"信任原则"规定严格的法定条件,既保护善意纳税人,又严防恶意纳税人滥用"信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