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随着视频监控的普及和人们安防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安防视频监控图像质量的要求也日益精益求精。低照度环境是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一个重要的应用场合。由于环境光照的变化,低照度环境下图像质量会明显变差;主要表现在,为了获得合适的图像亮度,必须提高增益,从而导致噪声剧烈增大,信噪比降低,甚至淹没图像中物体的纹理细节。为了能使安防视频监控技术在夜晚和低照度环境下,确实发挥有效的防范监控和报警作用,比如车牌识别、入侵检测等,实时视频图像噪声抑制和细节恢复就成为了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降噪处理及其对语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声学中有两种导向的降噪处理模式:一是在语音内容辨听鉴定中。通过降噪处理,减弱噪声的掩蔽效应。提高语音听觉的清晰度和可懂度:另一种是在说话人鉴定中,通过降噪处理,减弱噪声对语音声学特征的干扰。使语图更为清晰可辨。本实验中。录制了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20余种噪声。通过混音,对每一个噪声合成出四个等级信噪比的含噪语音声样。然后,利用STC降噪系统、Adobe Audition软件和VS6.0语音工作站,分别对含噪语音进行降噪处理。实验发现。经过降噪处理,多数声样的噪声掩蔽效应能够减弱.部分声样的宽带语图得到改善。最后讨论了降噪处理对语音的影响及利用降噪语音进行说话人鉴定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人与狗、猪、牛、羊长骨的哈氏系统的形态特点、图像分析特点及其鉴别要点。方法制作人与狗、猪、牛、羊长骨中段横切磨片35张,光镜下观察比较哈氏系统,并在研究型显微镜下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人骨无丛状骨和骨单位带;人与狗、猪、牛、羊骨的哈氏系统在形状、大小、分布位置、均匀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人骨哈佛骨板层数最多,哈氏系统直径最大;中央管直径和面积百分比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人与动物骨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1)丛状骨、骨单位带在种属鉴定中可作为人骨的排除指标;(2)人骨与狗、猪、牛、羊骨在哈氏系统结构方面有明显区别;(3)利用图像分析进行种属鉴定,中央管面积百分比是区别人骨与动物骨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人脸识别技术研究的两个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有许多技术难题尚未被攻克。本文作者在人脸识别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采用小波及分形理论分析人脸的关键特征,从而实现了海量人像的快速识别和查询;应用神经网络建模,建立颅面与脸面相对应的数学模型,从而解决了以往人像重建时嘴唇、鼻子、耳朵难以重建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布控系统充分利用非常有价值的人脸照片线索,大大加快公安侦查人员对嫌疑人的身份辨认过程,为加速“科技强警”进程,形成高智能的、社会化的、规模化的公安防范体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为社会和谐安定提供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是法医鉴定的重要内容 ,为刑事侦查确定死者的身源和查找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科学证据 ;为意外事故遇难者的遗体识别提供科学依据 ;为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确认提供科学依据。但是 ,人体在患了疾病或受伤后 ,经各种医学方法治疗使其恢复健康过程中 ,必然要不同程度地引起原有的人体形态、物质成分和运动习惯等的特征改变 ,这就会影响到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因而在鉴定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是法医鉴定的重要内容,为刑事侦查确定死者的身源和查找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科学证据;为意外事故遇难者的遗体识别提供科学依据;为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确认提供科学依据.但是,人体在患了疾病或受伤后,经各种医学方法治疗使其恢复健康过程中,必然要不同程度地引起原有的人体形态、物质成分和运动习惯等的特征改变 ,这就会影响到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因而在鉴定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图像噪声的来源CCD、CMOS的工作原理大家都知道现用的监控摄像机一般都是采用CCD与CMOS感光元器件作为核心成像部件的。都是通过感光二极管的光电效应采集图像的。感光二极管在受到一定的光照后就会产生输出电流,光照强度与电流强度对应。但在周边元器件上CCD与COMS的组成是不一样的。CCD因为只能产生模拟信号所以在被后端DSP进行图像处理前是要进行统一的A/D转换的。而CMOS本身在每个像素部分都自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根据公安实战应用需求,针对传统的由视频图像监控子系统及视频会议(可视对讲)子系统组成视频警务指挥系统响应速度慢、共享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监控系统和SIP技术的视频警务指挥系统,并在架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关键技术和主要特点分析。该系统结合视频图像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应急指挥等系统,能够充分发挥"联动、共享、实时"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人的相貌是进行个人识别的一个重要方面,面部整容术可对人的面貌特征如眼睛、脸型、鼻、口唇、额角形状、眉等做出若干改变,直接给刑事相貌辨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在刑事相貌辨认工作中必须采取相应对策,需要对整容后所产生的部分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些实例讨论了包括图像问题分析与评估、图像降噪处理、增强图像细节、干扰背景去除、模糊图像复原与监控录像重建的基本方法,总结并给出一些典型的刑事数字图像增强和复原处理的一般方法及其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科技强警的今天,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已成为刑事技术破案的重要手段,要更好地提高系统的比中率,提高指纹卡的数量、保证十指卡的捺印质量、提取好现场指纹、熟悉操作好系统是四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15.
16.
翻拍是司去鉴定中固定平面类证据的常用方法之一。数码翻拍突破了传统翻拍的界限。提供了高效方法。但其图像质量及应用标准化研究尚未形成体系。本文以数码相机为例,深入分析影响翻拍质量的各因素,并对其在司法实践中如何保证和提高翻拍质量进行技术方法上的探讨。通过分析研究。界定了数码翻拍中器材使用标准、拍摄条件标准及操作标准。为司法鉴定中的翻拍应用标准化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司法鉴定是保障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法医鉴定是司法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人身伤害的鉴定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焦点.关于法医鉴定体制如何进行改革与完善的呼声由来之久.近来也引起了法学界和法医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从法医鉴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完善作一探讨.我国现有法医鉴定体制存在主要问题有一、立法规定不明确,司法鉴定法规不健全,导致无章可循.二、各地法医门诊机构设立混乱,工作职责划分不明.三、人身伤害鉴定程序混乱,出现"自侦自鉴,自检自鉴,自审自鉴",容易受指派单位影响,不利于司法公正.四、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不一,有待统一;有的鉴定标准条文需进一步完善.五、受案范围规定不明,鉴定无规定等级之分,易造成多头鉴定,影响办案效率.六、重新鉴定无法落实到实处,出现法条与实践脱节.七、未规定统一的权威机构行使复核鉴定终局鉴定权,容易使伤害案件在鉴定环节久拖不决.解决的对策应通过制定法规条例加以规范,明确规定鉴定人的权力义务,职责分明.规定各个鉴定部门的受案范围,鉴定程序.如何管理协调,可以成立司法鉴定工作委员会、法医学鉴定委员会,人身伤害重新鉴定专家委员会等加于管理协调.本文还探讨三种法医鉴定体制的改革模式.并对<刑诉法>第120条第二款的规定从学术上作一探讨和建议.本文认为、"一元制"、"二元制"、均有较多弊端.主张构建"多元制"丹放体系,拜建章立制,归口管理,建立公、检、法、司参加的法医学鉴定委员会及司法鉴定委员会,实行二级复核鉴定.能充分保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保障诉讼民主,降低诉讼成本.也有利于法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期饮酒对急性中毒大鼠死后体液内MDMA再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长期饮酒对急性中毒大鼠体液中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死后再分布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360只,随机均分为A、B、C、D 4组;A、B组以白酒,C、D组以双蒸水为饮用液体,4周后各组按150mg/kg MDMA剂量灌胃,处死后分置于25℃、4℃条件下;以VARIAN CP-3800气相色谱仪分别检测处死时血乙醇含量和0~10d内体液样品中MDMA浓度。结果 0~10d不同条件下,大鼠血液、玻璃体液及尿液中MDMA的PMR浓度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各时间点A、B组和C、D组大鼠各体液样本MDMA浓度较0h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间点A与C组、B与D组之间体液样本MDMA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A与B组、C与D组之间体液样本MDMA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饮用乙醇会降低MDMA在体液样品中的再分布,其影响程度高低依次为血液、尿液及玻璃体液;低温也可减少体液中MDMA的再分布。 相似文献
19.
《决定》施行已经5年。总体上应当肯定,但也有值得总结和检讨之处。除保留了侦查机关所属的鉴定机构外,《决定》基本上关闭了国有资本进入司法鉴定领域的大门,这是值得研究的。建立什么样的司法鉴定体制应当有四方面的依据:司法鉴定机构的本质属性;不同诉讼活动的特点;不同国家的国情;成熟国家的经验教训。以此考察我国现行司法鉴定的体制,应当建立由国家出资的公立性鉴定机构,其与侦查机关所属的鉴定机构以及社会鉴定机构一并构成我国司法鉴定三支队伍,各有分工或侧重,共同担负起我国司法鉴定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吉林省政府系统互联网站2007年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赛迪顾问提出的政府互联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初步设计2008年吉林省政府系统互联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