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已成为政府职能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暴恐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样本,基于实证分析,综合采用内容分析、案例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通过三个研究类目、十个研究子类目,对暴恐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整体到具体的分析,提取关键要素,总结影响暴恐事件网络舆情的关键结点,对症暴恐事件后舆情传播阶段及传播过程中的可控环节进行剖析,为政府应对暴恐事件网络舆情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舆情呈涌喷状发展,部分地方政府已具有主动应对网络舆情的意识,且建立起网络问政平台。但总体来说,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仍存在网络舆情应对不积极、网络舆情监测力不足、信息公开不及时和引导力不强等现实问题。其根源是由于地方政府存在认知偏差、管制色彩浓重、应对机制不成熟和法律体系不完善等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五联网成为社会舆论场的重心,网络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其不仅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是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探讨网络公共事件的特征,把握网络公共事件的性质,厘清公共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演化要素,妥善地应对各类网络公共事件,提高地方政府应对、处置、引导和管理网络公共事件的能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勇 《青海检察》2010,(1):48-5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正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我国网民已达3.38亿人,居世界第一,规模庞大的网民通过网络表达个人意见和意愿,形成一股巨大的网络洪流,使互联网成为“放大镜”和“加速器”,一个细小的案件,一起微小的事件,通过网络的“传播”,均可能引发巨大的网络舆论效应,进而形成公共事件。如何妥善应对政法网络舆情,提高司法公信,已成为一道严肃的新课题,本文从基层政法机关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应对政法网络舆情的冲击,提出初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侯雷 《行政与法》2013,(8):7-10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网络突发事件频发这一新的社会问题,也对地方政府管理者提出了,必须提升应对网络突发事件能力的要求.为了有效化解网络突发事件,地方政府需要贯彻公开透明、及时处理、法治与疏导为主的基本原则,并从完善立法、建立预警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和采用舆情监控技术手段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政法学刊》2015,(1):108-11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现实中,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网络舆情的治理与疏导存在理念有偏差、法律法规不完善、信息机制不健全、疏导方法不科学等问题,政府应通过更新理念、健全机制、完善网络立法、向意见领袖借力、严把网络关口等措施,以期提高网络舆情的治理和疏导水平。  相似文献   

7.
崔杰锋 《法制与社会》2011,(24):169-170
进入2011年,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广泛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发布信息或对事件进行评论。因为网络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为舆论事件的信息传播和信息点评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便利条件,这直接催生了众多网络舆情事件,使之热点不断。如‘躲猫猫”、“我爸是李刚”、“药家鑫撞车杀人案”、双汇“瘦肉精”事件等等。如何更好地引导和应对舆情,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根据工作岗位上的工作经验进行阐述,望能为我国的互联网舆情应对工作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危害性、紧急性等特点容易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事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突发事件中,媒体的参与给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既带来了挑战,也产生了积极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要学会科学应对媒体,健全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突发事件新闻信息传递网络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媒体管理等,是地方政府做好媒体应对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汪邻 《法制与社会》2015,(4):143-14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正不断增加.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多发频发,并呈现出多种新特征.通过合理分析当前网络舆情事件现状和网络舆情事件引导面临的困境,政府应不断提升公信力,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畅通网民利益诉求通道,合理引导网络舆情事件,不断探索引导网络舆情事件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的特性非常复杂,具有即时性、隐秘性、触发性的特点,小事情能演变成大事件。新兴媒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深刻改变了舆情工作的应对领域。特别是近两年来,一些社会事件在网络等作用下,迅速成为社会焦点,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虽然我们在这些“群体性事件”中也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但面对新兴媒介对舆情工作提出的严峻挑战,我们还有一些认识不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公安机关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做好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提高执法公信力,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构建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和预警机制,坚持正确的舆情应对原则和方法,打造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是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持续上升,给安保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与挑战。首先,从安保环境、安保要人、安保执勤队伍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舆情对安保工作的影响;进而,深入探究了安保工作中存在的网络舆情风险因素,认为"安保主体和安保措施"是网络舆情产生的源头和根本;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五点应对措施,分别是树立正确对待网络舆情的态度、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进一步改进安保工作形式、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五个方面,为安保部门应对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石静  刘堂灯 《法制与社会》2011,(32):183-184
2010"郑州76岁老农遭城管掌掴"事件经多家媒体曝光后,迅速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一时间,社会的焦点都聚集在了郑州市政府对整个事件的态度及处理方式上,网络舆情的发展也对其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提出了挑战。通过对郑州"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发展过程的分析,进而指出该类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一般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马国兰 《法制与社会》2012,(12):164-167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社会变迁步伐加快,我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媒体化的传媒时代,各种警网络舆情对公安机关的影响愈来愈大。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涉警网络舆情作为一种可以影响大众思维、推动公安工作前进的巨大社会力量,越来越得到各级公安机关的重视,因此,研究如何推动涉警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对于提升公安机关应对和化解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海防 《法制与社会》2013,(26):200-201
如何有效应对涉警网络舆情,是公安机关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通过陕西"房姐"事件的梳理,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形成规律,以及公安机关在舆情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和优化处置模式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许多影响重大的群体性事件都与鉴定意见有关,涉鉴舆情事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分析其迁延变化特点已成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依据近几年发生的典型案例,总结归纳出涉鉴舆情发生、发展经历的四个不同阶段并分析了每个阶段不同的影响因素,从司法鉴定、政府工作和媒体舆论等三个层面提出了每个阶段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涉检网络舆情,一般是指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涉及检察机关的事件、行为、问题等发表言论,可能或已经对检察工作或检察形象产生重大影响,并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意见的汇总。通常情况下,检察机关受到网络舆论的极大关注,是由负面新闻或不利言论引起,诸如云南躲猫猫事件、广西赵作海案件、内蒙女检察长豪车事件等涉检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因应对与引导不力,一度使检察机关陷入被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情是人们通过互联网传播个人或群体对各种事件、现象,人物的认知、评价,受世界观、价值取向、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难免带有诸多的个人主观判断和倾向。提高涉检同络舆情的应对处理能力.是当前检察机关在促进社会和谐、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检察机关要通过采取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完备的预警系统、实行检务公开等举措.提高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舆情群体事件逐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在社会热点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在研究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论述检察机关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及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冯燕萍 《法制与社会》2010,(35):168-169
互联网时代,与检察机关直接关联的“涉检网络舆情”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并冷静面对的课题。涉检网络舆情具有扩散性、放大性、不可控性、影响不确定性等特点。本文指出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必须转变思维,与时俱进,强化从检人员素质,正确面对,充分利用自身和外界的各种条件正面应对,有效消解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