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网络影视中的"滑稽模仿"行为,又被称为"恶搞".我国研究"恶搞"与著作权侵权的关系,源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案纠纷.<馒头>所代表的"滑稽模仿"现象时下已愈来愈烈,甚至于"无所不能搞",但我国目前仍然没有相关法律明确涵盖此现象,对于其是否侵犯著作权,观点不一.从实践角度看,"滑稽模仿"和"恶搞"二者长期被混合使用,已为同一含义.从侵权行为法角度并结合著作权理论,对"滑稽模仿"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和认定侵权行为标准作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恶搞"作为当前网络中的流行名词,从图片到视频,从文字到软件,从人物到事件,几乎都会成为其对象。恶搞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其颠覆性的解构方式亦引发了诸多争议。本文拟在分析"恶搞"涵义及其现实争议的基础上,探讨"恶搞"的法律控制边界。  相似文献   

3.
手机短信是近年来在我国流行并持续增长的一种消费,但"消费陷阱"时有发生,消费者反映日益强烈。本文针对这一社会现象,从手机短信的诈骗现象出发,探讨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恶搞并不新鲜.   当1917年杜尚为蒙娜丽莎画上两撇高高翘起的山羊胡须的时候,当1986年崔健穿着一件颇像大清帝国时期的长褂子,身背一把破吉他,两裤脚一高一低地蹦上北京工人体育馆舞台的时候,当1995年满大街的人听到"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露出会心一笑的时候,恶搞其实已经发生了.……  相似文献   

5.
"恶搞"由日本的娱乐游戏界传入中国内地,该名词是对早已存在的"恶作剧"等滑稽行为的新说法,其含意逐渐拓展并在网络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恶搞"文化继承了"无厘头"的衣钵,借助于网络自由参与的双向传播特性,形成了一种以"戏仿"为主要行为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符合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络使用者的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6.
网络"恶搞"行为的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恶搞"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文化,是指在网络上极尽夸张和荒诞的表演手法,同时运用视频剪辑,图像处理、录音合成、动作模仿等技术手段,通过对传统作品的颠覆和解构,以此来达到搞笑、讽刺、评论等效果的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文化.其在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却又不可避免地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合法权利.网络文化的发展需要与传统社会中基本的人身权、著作权等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7.
2006年初,一部署名为“胡戈”制作的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广泛流传,并引起轩然大波。这部“恶搞”陈凯歌大片《无极》的网络作品受到网民的热捧,连并其它网络“恶搞”作品诸如“小胖”PS群图、“恶搞”红色经典的《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等等也在网络遍地开花。在这些网络“恶搞”作品大肆横行的背后有何深刻的根源?它们对民众、对社会有何影响?喧闹之后,有关网络“恶搞”作品是否侵权、损害他人利益、危及社会风尚等问题引起了民众的争论,也引发了人们的的理性思考,有关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的法律与道德建设已严肃地摆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8.
王灏  周敏  小叶 《检察风云》2007,(3):58-59
日前,姚明的名字被广东某公司欲注册为卫生巾商标的消息在全国传得沸沸扬扬.除了姚明外,如今越来越多的公众形象在被商家以恶搞的方式抢注.  相似文献   

9.
“民告官”,在过去是稀缺现象。因为,我国有几千年封建传统,官在上,民在下,而且“官官相护”,双方实力悬殊,“民不与官斗”的观点就根深蒂固地扎在民间。前些年,一部《秋菊打官司》的影片在社会上所以能引起那么大反响,主要是由于它的内容挑战了“打死不告官”的陈旧观念,它对民权意识的张扬,正好触及了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关注点。如今,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公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民告官”案件日益增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近日说,2004年1-11月,全国法院受理的“民告官”案件达8.5万件,行政机关被判决败诉的超过20%。社会法治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潜规则"这一社会现象,并就"潜规则"对法律所带来的挑战和启示以及如何去完善法律从而科学合理的规制"潜规则"现象做了相关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80后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刚刚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80后与90后一起成为了"敢于担当的一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作为一个被长期异化的群体,80后现象形成的背景原因是什么;作为即将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一代人,80后怎样回归社会-80后的回归又意味着什么-80后现象的形成和80后的回归也是中国人社会化性格的一种映射。本文将从80后的特征、80后现象形成的原因和80后现象的回归三个角度行文,阐释主题。  相似文献   

12.
“三角债”,是特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企业之间的债务互相拖欠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混乱,以影响企业发展的特殊现象,三角债问题引发的后果是及其严重的。从本质上讲,三角债问题折射出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治理企业三角债现象, 建设诚信社会,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从企业、政府各方面做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信心反映了人们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整个社会的态度和意见,是对整个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评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恶搞行为的“扩大化”,“恶搞”已不再是纯粹的幽默式玩笑或者是对生活的反思,它已经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了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本文分析了网络恶搞行为扩大化和肆意传播的原因,并指出应对网络恶搞背后的伦理危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实行网络实名制;严格网络“把关人”制度;完善网络传播政策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混合法"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法"是中国法律文化的内在传统,它作为一种内在的传统深刻地影响并塑造着中国古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法律实践活动.中国的"混合法"根植于古典社会的生活实践活动,表现在古文字系统、思想价值、法律规范和人法并重的治理方略之中.它不仅是一种实际的历史存在,而且延续至今依然表现着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代世界法律文化日益走向融合之际,"混合法"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网络追杀这一新生事物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弘扬正气的道德场所,但同时又会引起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因此应以正确的方式引导"网络追杀",使其规范化,服务于人民和社会。  相似文献   

17.
阿计 《政府法制》2007,(15):4-6
近期,随着城乡规划法草案进入审议程序,城乡建设中随处可见的"形象工程"再次成为社会批评的焦点。"形象工程"以及随之产生的"一任领导一任规划"等不正常现象,不仅劳民伤财,而且  相似文献   

18.
浅析滑稽模仿与网络恶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对电影《无极》的恶搞在互联网上的迅速传播,人们对“网络恶搞”产生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在讨论网络恶搞是否构成对原作著作权的侵害时,往往借助于法律对滑稽模仿合法性的审查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9.
日本"博士"就业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社会也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能够在政坛担任部长和在学界获得博士,被认为是最光宗耀祖的事.然而,现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开本博士的出路堪忧,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下,一首首令人心酸的"博上哀歌"荡漾街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传播者和传播者的创作方式两个方面来比较网络作品与影视作品在“恶搞”上的异同,并分析、比较由于创作者的差异使这两种作品在社会效果取得上的不同角色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