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及我国立法的发展完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秀梅 《中国法学》2002,(3):130-142
恐怖主义 (terrorism)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恐怖主义罪行的惩治问题也愈加成为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恐怖主义犯罪的规模不断扩大 ,地域也逐渐走出国界、区域 ,而逐渐显现出其国际性、跨国性、有组织性、多样性及危害结果严重等特征 ,同时映衬出国际社会原有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措施的匮乏。如何有效地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与各国刑事立法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也是目前学界亟待深入研讨的问题。本文拟从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本质、惩治措施等方面分析恐怖主义犯罪惩治的基础理论及法律对策 ,并结合我国刑法相关规定阐述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基础模式。  相似文献   

2.
国际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恐怖主义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公害,"可以与战争、国家债务、人口膨胀、饥饿、贸易逆差、疾病等相提并论",有人把恐怖主义狂潮称为"二十世纪的政治瘟疫",甚至有人认为恐怖主义应与政治腐败、环境污染一起列为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与各国刑事立法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也是目前法学界深入研讨的问题之一。本文着眼于恐怖主义犯罪对策中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进而分析了恐怖主义犯罪的政治动因,并就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的恐怖主义犯罪非政治化理论加以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查理周刊》遇袭事件,再一次使大众聚焦于恐怖主义.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犯罪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恐怖主义犯罪具有国际性、组织性、犯罪手段多样性等特点,在恐怖主义犯罪发生时,国际社会通常显得措手不及.因此,如何能够有效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以及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如今,反恐问题已经不是涉及一个国家或单独地区的问题了,那么,该如何构建一个合作机制来共同对抗恐怖主义犯罪?这些问题都有待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4.
高杨  鱼敏 《法制与社会》2013,(2):251-252
恐怖主义犯罪是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21世纪高度关注并严加防范和打击的除地方冲突、毒品走私之外的"世界三大罪犯灾难",全球各国强烈谴责恐怖活动的同时,进行反恐立法是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本文拟就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国际刑法规范、国外有关法律予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贾珊珊 《法制与社会》2011,(23):161-162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危害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重要且突出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频繁发生,破坏规模增大,覆盖范围更广,并往往与民族和宗教问题联系在一起。如何有效地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行为,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与各国刑事立法需要迫切回应的课题。本文拟从国际反恐怖主义犯罪的背景现状着手,分析其犯罪性质,在揭示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新特点的基础上,就惩治与防范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及法律对策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揭示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惩治与防范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即发挥联合国在惩治与防范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上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发挥安理会的核心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区域和区域性组织的作用;建立一部统一的反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公约作为法律依据;加强反恐的国际合作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惩治和防范国际恐饰主义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国际社会打击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存在诸多问题:法律理念和法律规范的差异、狭隘的主权和民族利益观的影响、文化冲突的催化、超国家机构的作用有待完善、国内立法存在缺陷。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应对:逐步淡化主权意识;加强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合作;减少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文化原因;尽快将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国内反恐立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半叶,恐怖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并日益严重。为惩治恐怖犯罪,国际上制订和签署了一系列防止、惩治恐怖主义的公约,各国相继制订法律严惩恐怖犯罪活动。恐怖犯罪的界定国际上目前尚无一个能为各国普遍认同的恐怖犯罪定义。关于恐怖主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对各国政府、公众或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的政治目的。1937年日内瓦会议上通过的《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认为:恐怖行为是指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别集团或在公众中制造恐怖的犯罪行为。美国联邦调查局把恐怖主义称为“为推进政治或社会目标而对人身或财产使用武力或暴力。以对一国政府、民众或其中  相似文献   

9.
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国际合作中的普遍管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国际社会防止及惩治恐怖主义的行动效果并不显著 ,究其原因 ,除受到各种客观现实因素的困扰以外 ,还受到许多内在政治因素的阻滞。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行为 ,应加强国家之间的国际协作 ,并通过有效方式逐步加强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力度。至于如何在惩治恐怖主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不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而且是法学理论研究者亟待深入论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惩治恐怖主义犯罪中维护公共秩序与尊重人权的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虽然当今法律领域甚至民众在日常生活之中广泛提及“恐怖主义”这一术语,但是,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法学家对恐怖主义所具有的政治和刑事法律涵义上的理解均存在一定的分歧,从而导致各国制定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政策和法律措施各异,甚至出现将恐怖分子视为敌人而应予以彻底消灭的学术建言。本文从分析恐怖主义犯罪的认识以及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应适用的法律着手,分析在惩治恐怖主义犯罪过程中,维护公共秩序与尊重人权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若菊 《政法学刊》2006,23(6):72-76
警察涉黑犯罪问题是伴随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由于涉黑的警察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关系不同,在黑社会性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以,警察涉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警察涉黑犯罪的本质是警察社会角色的易位和警察权力的异化,其社会危害极其严重。教育整顿警察队伍不仅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发展势头、铲除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尚向平 《政法学刊》2006,23(6):38-41
根据刑法的谦抑性,从刑罚的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不同角度,对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没有涉及到人身权利的财产型犯罪,包括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不符合刑罚的价值及谦抑性要求,应当废除。  相似文献   

13.
简论黑社会性质犯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可 《政法学刊》2001,18(2):3-7
黑社会犯罪是有组织犯罪发展的高级阶段,黑社会性质犯罪就是黑社会犯罪,它不过是黑社会犯罪的初级形态和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刑法中明确了“黑社会性质犯罪”这个概念,是根据我国现阶段黑社会犯罪的特点确定的。目前我国存在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主要通过七种基本方式形成。如今黑社会性质犯罪呈现出几大发展趋势正向黑社会的高级形态发展;加速向经济、政治领域渗透以及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马晓炜 《河北法学》2008,26(2):46-51
我国《刑法》为职务犯罪配置了死刑,司法实践中也有贪官被执行了极刑,然而我国职务犯罪的犯罪率却连年攀高,所以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我国职务犯罪死刑的设置对于控制职务犯罪的作用。首先从职务犯罪的概念界定谈起,进而从职务犯罪发生的内外因等角度论述我国废除职务犯罪的必要性,并进而就我国目前在未废除职务犯罪的死刑这一现实情况下,探讨如何严格控制职务犯罪的死刑。最后,就未来逐步废除职务犯罪死刑的路径进行具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control and criminal victimization rates in twenty-six large American central cities. Using a typology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 that classifies crimes as property crimes with contact, property crimes without contact, and nonproperty assaultive crimes, 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 number of police per capita and population density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property crimes without contact and nonproperty assaultive crimes. However, the number of police per capita (controlling for population density) is not related to property crimes with contact, while population density (controlling for number of police per capita)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se crimes.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se patterns of relationship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疑罪不诉的核心价值是对无罪推定原则的直接践行.是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疑罪从轻传统思息的否定与制约,同时疑罪不诉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节约司法资源.疑罪不诉在法理上产生的争议都与疑罪不诉的理论价值密切相关.司法实践中,证据不足标准难以理解把握.侦查机关补充侦查缺乏实际效果,疑罪不诉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反应等是疑罪不诉的现实困境.解决疑罪不诉理论缺陷与现实困境,应取消单独条款的疑罪不诉规定,作为法定不起诉的情形之一;加强证据不足特点与原因研究,明确证据不足的判断标准;明确规定疑罪不诉不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通过司法审查疑罪不诉决定.保障被害人权利.  相似文献   

17.
柳忠卫 《法学论坛》2006,21(5):12-14
商业贿赂首先是一个经济法上的概念,然后才是一个刑法上的概念,必须区分经济法上的商业贿赂和刑法上的商业贿赂。商业贿赂犯罪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商业贿赂犯罪是对发生在经济领域中的贿赂犯罪的集合称呼,它包括一系列具体罪名,而不是仅仅指公司、企业人员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18.
所谓高校职务犯罪是指高等院校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各种犯罪行为。高校职务犯罪既具有我国整个职务犯罪生成的共性,但更具自身生成的典型性。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定性研究近5年来高校职务犯罪案件,总结其典型生成特征,蹦期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9.
潘惠敏 《政法学刊》2004,21(4):43-45
经济犯罪在整个犯罪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司法会计技术作为打击经济犯罪的一种重要手段不容忽视。现行司法会计的 运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司法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创建适应打击犯罪新形势需要的积极的司法会计运行环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分析229份涉走私未遂案件的裁判文书发现,走私犯罪既未遂的认定标准很不统一,判决难点问题集中,相互矛盾明显。犯罪的本质在于侵害法益,大多数故意犯罪都存在一定的行为过程,犯罪的本质也应贯彻于犯罪认定的整个过程之中。作为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既未遂的判断,也可通过法益侵害程度来考察。走私类犯罪侵犯的主要法益是国家外贸管制和海关监管制度,根据走私的形式不同,法益侵害程度的标准可以区分和细化,进而区别认定它们的既未遂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