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四式手枪弹壳发射顺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均良 《刑事技术》2004,(4):15-18,19
目的 研究六四式手枪射击弹壳的排序规律。方法 对已知顺序实弹射击取样 ,显微观察弹壳上发射过程中形成的痕迹 ,通过统计、归纳 ,从中发现与排序有关的痕迹特征 ,及其与发射顺序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发现 ,因子弹发射顺序不同 ,弹壳上出现的抛壳挺痕的高低 ,弹底边缘压擦痕的有无轻重 ,推弹突笋痕迹的形状位置与发射顺序有关。结论 根据抛壳挺等痕迹的具体形态 ,及变化特点 ,可判断出六四手枪弹壳的发射顺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七七式手枪弹壳上弹底窝弧形突起边棱擦痕、舌痕、抛壳挺痕迹、后膛印痕、弹匣口擦痕的观察、测量和比对分析,对痕迹的种类、形态、分布及痕迹出现率的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1案件简介1998年2月6日,湖南省某医院于某在家属区里被杀,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弹壳各一枚,由于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没有线膛痕迹,需区分是制式“54”式还是仿“54”式手枪发射。检验发现:弹头没有线膛痕迹,弹头表面的擦划线条与弹头中心轴平行,线条没有明显旋转方向,未发现坡膛痕迹。弹壳上有击针痕迹、抛壳挺痕迹、弹底窝痕迹。笔者从枪的结构上寻找区分是否为制式手枪发射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抛壳痕迹区分发射枪种的模糊聚类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56式冲锋枪和63、81式自动步枪射击弹壳上抛壳痕迹中稳定、易测的特征,并介绍了针对以上特征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区分发射枪种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发令枪改制成小口径手枪的结构特点,探讨通过射击弹壳、弹头上的痕迹特征区分改制枪与制式枪的方法,研究了改制枪在检验鉴定中的稳定性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1案情简介1998年6月4日21时30分,某市一居民陈某外出时,在自家门前被人枪击死亡。现场勘查时在尸体北侧5米处提取五一式手枪弹头一枚,但未发现弹壳。经检验,现场弹头上有4条明显的右旋膛线痕迹,其特征与五四式手枪发射子弹形成的膛线痕迹特征相同。据此,侦查工作围绕可能接触五四式手枪的有关人员全面展开。在排查中发现某部队军械所转业人员金某某具备作案动机和时间,并在其住处查获自制图1在金某某处查获的自制手枪图2自制手枪结构图手枪一支(图1),经检验,确定现场弹头即为该枪发射。2自制手枪的结构自制的手…  相似文献   

7.
从近期几起涉枪案件中发现的仿真枪支,有些在使用前稍经改制和加工、有些竟然在买到手以后可以直接装填子弹进行射击。一、玩具仿真手枪的结构性能□仿五四式手枪该枪外观上与真枪形状相似,尺寸略小,枪身由金属材料制成,一般由底座把、枪管、发射机构组成。所用子弹为经过改制的5.6mm小口径运动枪弹,由于受抛壳口长度的限制,未经改制的子弹尺寸较长,无法通过抛壳口塞入枪管末端。使用8发经改制的5.6mm小口径运动枪弹进行实验射击,全部射击正常。实验结果表明该枪结构虽十分简陋,但其性能却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射击后弹壳表面烟垢较多,击针痕呈扁圆状凹陷,位于弹壳底部边缘与中心之间。射击弹头一般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并且有明显的擦碰痕迹,这是由于弹头在出枪口之前与枪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79式微型冲锋枪发射子弹的排序。方法对已知顺序实弹射击取样,扩大观察弹头、弹壳上发射过程中形成的痕迹,通过统计、归纳,从中发现与排序有关的痕迹特征。结果壳体肩部圆点痕,弹底边缘压擦痕、拉壳钩痕与发射顺序有关。结论壳体肩部圆点痕、弹底边缘压擦痕等痕迹的有无、位置及轻重程度,对判断79式微型冲锋枪弹壳发射顺序有较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七七式手枪推弹突笋痕与发射顺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七七式手枪射击弹壳的排序,找出射击顺序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已知顺序的实弹射击取样,用显微镜观察弹壳上连续射击过程中形成的推弹突笋痕迹,经过统计、归纳,从中发现与射击顺序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弹壳底面的推弹突笋痕迹变化规律判断出七七式手枪发射子弹的顺序。结论为指导涉枪案件的检验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和平 《刑事技术》2003,(Z1):19-19
检验射击弹壳上的痕迹特征,常规方法主要是对枪弹在装弹、发射、抛壳等过程中枪支有关机件与弹壳对应部位在紧压贴合下产生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时在弹壳上形成的痕迹特征的检验。枪支的有关机件在弹壳上形成痕迹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反映了枪支的结构特点,是据此认定发射枪种的种类特征;枪支机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和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轮廓异常及点、线状细小特殊的痕迹特征是认定发射枪支的个别特征。但是在实际检验中,经常遇到由于在射击过程中受到枪弹和各种射击因素的影响或者被破坏,使射击弹壳上供认定发射枪支的个别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了12号五连发套筒猎枪射击弹壳上托弹板划痕、击针头痕、弹底窝痕、上下拉壳钩痕、闭锁保险机碰痕等痕迹的形成及其分布部位、形态、出现率和细微特征的稳定性,为利用弹壳射击痕迹,认定发射枪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弹底窝边缘撞擦痕是子弹在进膛过程中形成的痕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国产56或半自动步枪射击弹壳上该痕的出现率较高,笔者对痕迹的形成、稳定性、及鉴定价值进行了研究,以达到在检验中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市持猎枪犯罪案件呈急剧上升趋势。一些犯罪团伙非法持有猎枪及子弹在社会上为非作歹,给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的扰乱了社会秩序。经过对60余支“神雕”牌唧筒式猎枪的检验,对这种猎枪发射的弹壳上痕迹的形成和检验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介绍如下:1猎枪中子弹、各机件的运行及各种痕迹的形成猎枪弹在该种猎枪中的运行可分为:装弹、进膛、发射、抛壳等4个过程。(因子弹出储弹管后进入弹膛有一个跳跃、旋转的过程,储弹管内机件形成的痕迹和弹膛内机件形成的痕迹不可能在一个坐标系内准确定位,所以将各…  相似文献   

14.
在法医日常工作中,判断枪弹损伤的射击出、入口非常重要,有时枪弹创变异会遇到一些疑难情况。现将一例特殊的枪弹损伤案例报告如下:1案例资料1997年某日,洛阳市某发廊按摩女仝某(20岁)被一男子用手枪打死在发廊内。现场找到一枚“五四”式手枪弹壳,死者身下的地板砖上有弹着点痕迹及弹头碎片。尸检:左胸部乳头内侧有一2.5cm×2.0cm类圆形创口,创口中央皮肤缺损,边缘有撕裂口,创周皮肤上可见黑色烟晕附着(图1见第60页彩图)。左背部肩胛下角处有一0.9cm×1cm类圆形创口,创口中央皮肤缺损,创缘周围有0.2…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涉枪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国外旧、杂式枪支杀人作案有所增加,由于受到枪弹的种类、数量及质量的限制,除发射原装的适用弹种外。发射再加工的复装枪弹已成为一个新特点,加上我们自身对这类枪支了解相对较少,这些无疑给认定发射枪种带来了难度。因此,在重视识别现场发射弹种的同时,应加强研究国外旧、杂式枪支射击弹痕所反映出的枪种特征。笔者结合本市“93.8.15”枪案现场弹痕的检验情况,谈谈对比利时1910年7.65mm勃朗宁式手枪射击弹壳上定位槽痕迹研究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情势所逼地处井冈山麓的湖南省茶陵县,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贫困山区,人称“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全县人口约59万,其中农业人口52万多。近几年,茶陵县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但远远赶不上非生产性开支的膨胀步伐。1997年全县财政收入9100多万元,比1996年增长12%,而非生产性支出达3592多万元,约占可支配财力的一半。这几年,财政用于生产建设的资金比例越来越小,各级行政事业机构加给企业和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后劲,也招致广大群众的不满,个别地方还引发了群体性治…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期对查获的一起10支仿制左轮手枪及其改制枪弹的击发性能及杀伤力进行了检验,现将检验结果介绍如下。110支仿制左轮手枪、72发改制子弹的结构特点(1)10支仿制左轮手枪中有9支八连发、1支六连发,均由枪管、击发机构、发射机构三大构件组成,具有较完整的转轮枪支结构且各构件性能良好。枪管内无膛线,属滑膛枪。(2)枪支制作工艺一般,选用合金材料,转轮呈规格圆柱形,弹膛尺寸均匀,转轮每转动一次,弹膛与枪管均能对位,眼观无错位现象。(3)击发机构由击锤、击锤簧等零件组成,击锤簧的力度较大;发射机构由扳…  相似文献   

18.
手印的相关性是指手印与犯罪行为内在联系的客观事实。手印是现场犯罪痕迹的一部分,是犯罪现场上出现率较高的一种痕迹,特别是手指头的印痕出现最多。根据现场发现、提取的犯罪手印,进行认真的分析甄别,能为侦察和技术检验提供方向和线索,为缩小侦察范围,刻画罪犯特征,鉴别犯罪嫌疑人提供客观依据。刑事犯罪现场极其复杂变化多端,犯罪现场上的手印,有的为罪犯留下,有的为事主、被害人或无关人员所留,确定现场手印是否罪犯遗留,关键是判明现场手印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1要结合现场环境和犯罪人的心理状态确定现场环境,能…  相似文献   

19.
孟柯  杨华 《刑事技术》2009,(1):53-54
指纹检验是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鉴定结论是一项重要的诉讼证据,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发现、显现、提取的指纹是重要的痕迹物证,对侦破案件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现场指纹形成的复杂性,往往与正常的平面捺印产生较大的差别,反映在指纹的几何形态、乳突线的弯曲程度、粗细、密度及细节特征等等都会产生较大变化,即形成了变异指纹。怎样判断和识别指纹是否为变异指纹,其产生了哪些变化,是正确进行指纹鉴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弹头在与射击客体剧烈撞击过程中所产生的损伤特征是推断射击距离的重要依据。本文对64式手枪弹于不同距离射击墙体后弹头的损伤程度进行研究,探索64式手枪弹弹头损伤程度与射击距离的关系。在射击实验中,用64式手枪和发射药装药量分别为总发射药装药量3/6、4/6、5/6、6/6的64式子弹射击墙体,利用测速仪测量子弹的发射速度并换算得到射击距离,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弹头损伤形态,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子弹撞击面直径、弹头长度并计算得出变形系数。结果表明,射击距离为1~12.33m时,弹头变形严重,呈蘑菇状,而披甲呈爆裂状,铅芯暴露范围大,当其增加至45.57~154.17m,弹头仍呈蘑菇状,部分披甲破裂,暴露出铅芯,当其继续增加至131.59~352.14m,弹头变形程度减小,碰撞面呈扁平状,披甲完整,无铅芯暴露,当其达到425.44~915.81m,弹头变形程度小,碰撞面呈锥形,但弹头表面有明显碰撞和刮擦痕迹;弹头变形系数随射击距离变大而减小,且其下降速率随射击距离增大(尤其当射击距离超过300m时)显著减小。因此,在涉及64式手枪弹射击的案件调查中,可根据枪击现场提取的弹头的损伤程度并结合试射实验结果对射击距离进行推断,但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较大范围射击距离的推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