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社区犯罪防控模式的反思及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犯罪这个最古老的人类社会现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欲有效地防控犯罪 ,我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构建必须更新防控理念 ,重新审视现行的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结构及运行模式 ,实现由国内犯罪防控中心模式向国内犯罪防控与国际犯罪防控并重模式转变、由单纯的传统技术防控模式向传统技术防控与高新技术防控并重模式转变、由传统的对象防控模式向传统对象防控与新领域防控并重模式转变、由对象漏洞防控模式向对象漏洞防控与主体漏洞防控并重模式转变、由同质型主体防控模式向同质型主体防控与异质型主体防控并重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社区日益成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平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利用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的文献,探讨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模式,并主要从社区影响因素、社区作用以及预防对策的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进程与我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运行一直采取以政府特别是警察治安行政为主体的社区治安管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随着全球化的兴起,我国政府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并由此构成中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规划与执行的决策背景和基本的策略原则,但社区犯罪防控体系规划与执行的政治过程、行政过程、经济过程和文化过程产生的偏差以及由此引起的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设计、构建和运行问题并未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重新审视和构建社区犯罪防控理论范式及与之相应的社区治安治理模式,建立起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为指导的一种新的社区犯罪防控理论范式、认知框架和与之相应的社区治安、治理制度创新体系及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4.
曲晶  高玲飞  徐辰  万杨 《法制与社会》2010,(20):188-188
青少年犯罪问题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社区教育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桥梁,社区自身具有的四种功能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现有社区教育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本文提出四种加强社区教育的具体方法,旨在增强社区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切实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界定闲散青少年的定义出发,结合相关犯罪社会学理论,对社区中闲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社区组织对闲散青少年支持的缺失是其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并提出恢复社区正式支持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区作为联系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中介组织,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直接相关的环境。社区的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同化功能、以及沟通功能在防御青少年犯罪中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应重视并发挥好社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犯罪群体,具有其心理和生理上的特殊性,因此,应重视社会力量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过程中的作用,构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矫正体系。  相似文献   

8.
康宇 《法制与经济》2010,(11):77-78
闲散青少牟犯罪在我国呈上升趋势,他们也是预防青少牟犯罪的重.点对象。研究社区与闲散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新思路发现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社区应从保护闲散青少年的权利出发,做好预防闲散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工作。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控对策的研究,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本文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原因进行了简述,并从家庭、社区、学校和社会政府等几个方面设计了一个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体系,以期对当今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彭清燕 《法制与社会》2012,(36):240-242
现有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实践可以概括地分为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情境预控模式、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社会预控模式、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社区预控模式,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的实践面临道德教育困境、法制教育困境、心理预控困境、环境净化困境,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的路径为道德与法制双元平衡,生理与心理相辅相成,立体化教育集合.  相似文献   

11.
吴晖 《法制与社会》2013,(35):163-164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日益出现出主体低龄化、手段成年化等特点,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严重社会问题。从犯罪生态学视角对青少年犯罪现象进行社会生态分析,提出构建新型社区治安工程来遏制和消除青少年犯罪,对于改善我国治安状况,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确保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率高、性质严重、犯罪更加低龄化的趋势,使得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势日趋严峻.因此,如何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及思维习惯等特点预防和惩治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立法的六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主张:制定<社区矫正法>,并设立<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专章;专门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正规的社区矫正机构建设;扩大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适用率和适用范围;设立符合未成年人心身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计划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杨永 《行政与法》2008,(9):63-65
监狱对于严重犯罪来说是合适的,对于轻微犯罪行为,对于青少年犯罪,监狱就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有效的地方,而社区服务刑罚是具有创造性的判决轻微犯罪行为犯人的方法,犯罪分子被命令在社区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一定量的工作,目的是让犯罪分子对其所犯罪行向社区作出赔偿.这显然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卫  彭俊平 《政法学刊》2011,28(6):96-100
创建和谐社区警务区,社区平安是基础,社区服务是关键。实践证明,全力推进和谐社区警务区建设,必须围绕社区的治安实际和群众需求,不断强化社区警务建设,健全五大机制,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五化",将社区警务区打造成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防控犯罪的平台,实现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活动社会化的新型警务模式,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时要做到理念创新,在建设和谐社区警务区的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以民为本、服务至上"等六个正确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监外执行中的社区矫正是在构建犯罪防控体系的现实需要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职务罪犯社区矫正更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本文主要以社区矫正具体实践为切入点,归纳了职务犯罪社区矫正对象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检察机关介入职务罪犯社区矫正具体实践及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全国6个省(市)先后开始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至今已逾4年多,随着社区矫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社区矫正一词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晓。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这种行刑方式符合国际国内刑罚执行的发展趋势。在社区矫正对象中,青少年犯罪的比重越来越大,不仅成为矫正工作过程中的重点,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康钊 《政法学刊》2007,24(3):32-35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及环境不良是青少年心理畸变的重要诱因。针对青少年犯罪主体心理畸变的家庭诱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8.
张珉 《法制与社会》2010,(23):123-123
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社区矫正以它独特的刑罚模式,成为了改造和惩罚未成年犯的新形式。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检察机关作为一个法律监督机关,如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9.
王锐 《行政与法》2014,(1):109-114
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刑事犯罪呈动态化和复杂化态势,其中新生代农民犯罪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闲散青少年群体、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流浪乞讨青少年群体、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被列为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如何促使其市民化是防控青少年犯罪的关键点.本文拟就青少年犯罪尤其是“新生代农民”违法犯罪问题进行社会归因研究,结合犯罪心理学、社会学、治安管理学等理论,就防控青少年犯罪以及如何促使其顺利完成城市社会化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上海市虹口区纳入社区矫正的青少年矫正人员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不仅仅是家庭、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且也缘于他们缺乏健康的心理。我们希望通过以青少年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为切人口,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以及成因,对其进行进一步地剖析,找到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