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以下简称《十三篇》),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1972年在山东省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基发现的战国齐国的重要法律史料。它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齐国的法律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了解关东诸国、乃至整个战国的法律制度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子法律思想述略●达知《孙子》即《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吴孙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被公认为是兵书之祖。据史书记载,它是春秋末期齐国孙武所著。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他从齐国出奔到吴国,经伍子胥推荐,被吴王任命为将。他在吴国整军经...  相似文献   

3.
晏子与车夫     
周礼 《政府法制》2013,(17):52-52
晏子在担任齐周宰相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权力与地位,在齐国无人能比。但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却一直保持着谦逊、低调的作风,没有一丝的架子,也没有一毫的飞扬跋扈。无论是对手下的官员,还是对普通的老百姓,晏子都显得和蔼可亲,彬彬有礼。  相似文献   

4.
秦炘 《法学》1983,(12)
管仲是春秋时代杰出的政治家、法学家。他早年贫困,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相,历时四十多年,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仲在齐国实行“以法治国”的方针。《管子》一书说:“以法治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乘一辆已经破损的旧车,驾一匹瘦弱的老马,上朝和外出办事,齐景公知道后过意不去,就派人给他送去一匹壮马。晏婴推辞不受,景公不悦。晏婴说:“大王,我节衣缩食,是想给老百姓作个好榜样,防止奢侈之风盛行。如果我们都用新车壮马,老百姓也会拼命追求,到那时则无法禁止,所以我不能接受大王的馈赠。”景公一听,这才点点头。晏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认识到勤俭节约对强国富民的重要性,并且在坐车等方面身体力行,带头倡导节俭之风,使齐国上下一心,励精图治,最终成就霸业。和晏婴相反,现在有少数单位购买…  相似文献   

6.
唐佳珍 《检察风云》2008,(16):79-79
在我国古代陶瓷艺术品中,瓦当也许是最不起眼的了。但是,小小的瓦当却真实地记录了占代社会的许多信息,成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有效载体。在我收藏的一件瓦当上,就留下了战国时期齐国的信息。这是一块澄泥烧制的半瓦当。半圆形的瓦当,长17.2厘米、宽9.3厘米、厚约3.6厘米。从其形制和纹饰看,应该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瓦当。瓦当正面雕刻的饕餮纹(义称兽面纹),是当时齐国瓦当流行  相似文献   

7.
管仲是出生于安徽颍上,而在齐国政坛大展身手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戊戍变法的主要发动者之一的梁启超,对管仲评价很高,说他是“中国之最大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巨子也”。他的功绩与贡献,集中体现在“实能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新生面”。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管仲是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变时期的改革、进步路线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8.
《孙膑兵法》的军事法制思想研究刘向阳《孙膑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学论坛上久负盛名的论著。它的作者孙膑是战国中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孙膑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他是孙武的后代。其生卒年月不祥,约与商鞅、孟轲同时。他曾拜师学习...  相似文献   

9.
孙秀斌 《政府法制》2014,(25):47-47
近来读史,齐桓公的死因让人大跌眼镜,这位春秋时期最富国齐国的国君,患病后无人过问,竟然被活活饿死。究其原因,拒纳劝谏,用人失察,铸成大错,殃及自身。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最得力的助手丞相管仲病重,齐桓公到他病榻前探望并询问国家未来之事。管仲说:“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人不能委以重任。”这三个人是齐桓公身边的宠臣。齐桓公对他们的忠心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0.
管子(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名夷吾,字仲,春秋初年齐国政治家。当今学术界有人称他是“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法家的先驱、管仲学派的创始人。”《管子》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首次提出了“以法治国”思想,并对立法、执法和守法进行了系统阐述。本文仅对《管子》的立法思想进行梳理,并对立法思想进行探讨,发掘其历史价值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晏子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的。一次,他出使到楚国。楚王故意要羞辱他一番,便将一人绑来,说是齐国的盗贼。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惯于偷东西吗?”晏子用南橘北枳的比喻,巧妙地加以回击,说是因为楚国的风气不好,才使本来善良的齐人变成盗贼。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依靠深谋远虑的门客冯谖,得以做齐国相国数十年而无祸。冯谖三出奇谋,以债赐诸民,为田文“市义”(买仁义);西游大梁,借魏聘而复孟尝君齐相之位;请立宗  相似文献   

13.
诸葛文 《政府法制》2012,(30):18-18
众所周知,今天的娟妓是一个被世人所不齿的行业。涉身其中的女子,不仅会遭到街坊邻居的唾弃,而且还会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厉打击。然而,与现代不同,古代的娟妓尽管地位卑贱,但是不会受到阂家法律的惩罚,甚至在某一个特别的时期,娟妓不仅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而且连宰相也成为她们的保护神,这就是战国时期的齐国,这个保护娟妓的宰相便是管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4.
马承钧 《政府法制》2008,(11):63-63
晏婴(?-前500年),世称晏子,春秋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先后担任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正卿50余载,毕生勤政廉洁,为齐国的强盛做出了重大贡献,一其政治素养与道德操守极受后世景仰。传世之《晏子春秋》一书凡八卷二百五十章,其中某些为政之道,今天看来仍不乏启示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5.
“齐人攫金”的启示沈爱民,姜华近读《列子·说符》,其中有一则“齐人攫金”的寓言故事,颇得教益,很受启发。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齐国人很想得到金子,但却没有办法,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条妙主意。一大早,他就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到集市上去,到了卖金子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王俊楚 《政府法制》2012,(35):19-19
公元前685年的一天夜里,齐国国都临淄的城门忽然大开,一队人马从城内奔出,让停在城门外的载货车迅速挪开。原来,国君齐桓公要出城迎接贵宾。在载货车队中,有一个赶车的人叫宁戚,他是卫国人,学识渊博,心怀大志,却一直没能实现抱负。他听说齐桓公重用人才,便决心前去谋取官职,实现理想。然而,宁戚家中穷困,连路费也没有,只好受雇替人赶车来齐国。  相似文献   

17.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一次齐景公出访晋国,席问。他向晋国著名的乐师师旷请教治国为政之道,答曰“君必惠民而己”.景公不解。酒至半酣.复求教,师旷还是那句话。景公再一次请教,师旷重复了同样的话。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君必惠民而己”,难道意有所指?景公酒意未退,突然醒悟,师旷所言正是齐国目前的政局。“君必惠民”实际是师旷反复提醒他,  相似文献   

18.
山纪 《中国监察》2014,(5):63-63
季斯,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他诱劝国君贪图享乐,逼走贤臣,导致国家陷入危险的境地。鲁定公时,任用孔子为大司寇。孔子帮助鲁定公整顿朝纲,用礼义廉耻教育百姓,使鲁国国泰民安,日益殷实。齐国的齐景公因此惶惶不可终日,他对本国大夫黎弥说:“鲁国重用孔子,对我国的威胁极大,这如何是好?”黎弥沉思了一会儿说:“饱暖思淫欲,如果选一群美女送给鲁定公,  相似文献   

19.
“庶几”解     
部编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庄暴见孟子》一文中“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一句,课本注解中作了如下解释:“‘其庶几乎’,该差不多了吧。意思是说,政治就该会相当清明了吧。庶几,差不多。”有的分析文章则进而认为该句就是本文的论点(见江苏省教育厅编的高中第四册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我们认为,把“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一句当作全文的论点,这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20.
在春秋时代的齐国,齐桓公和管仲设置了一种专门掌握老年国民健康状况的官员,名日“掌病”。首都地区和各大城镇都有设置。 名为“掌病”的官员每日里要走街串巷,上至公侯将相家,下至贩夫走卒家,都要上门去唠叨,每人负责一个街区,每天的功课就是问:“老人家,您今天饭吃得香吗?睡觉咋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