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就广告口号“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主要方面对其技巧性进行了多层次分析,认为广告口号一要基于受众的情感需求,具有丰富的内涵;二要基于受众的听觉需求,琅琅上口,明快易记;三要基于受众的视觉需求,具有多样化的文字表现。  相似文献   

2.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通过对语篇形式的分析研究话语、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一种话语分析形式。它旨在研究文本如何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中生产,再造了权利,支配和不平等的关系并使其合理化。本文以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为例,分析和探讨了政治家在政治演讲中是如何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的。  相似文献   

3.
广告以文化作为附加值已经广泛地用于广告创意中,并取得良好效果。这类广告常常通过唤起受众的文化认同以实现文化共享,使受众在充溢着文化品味的氛围中消除对商品广告的偏见,从而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其传播原理为:广告通过某种特定文化意涵引起受众认同;广告用以负载特定文化意涵的符号为广大受众认知、识别和理解,传受之间实现相同含义的交流;同时,广告的文化认同使之具有传播和推销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腰封作为图书的“第一条广告”,往往决定着消费者对图书的第一印象和阅读购买兴趣。然而,面对当下出现的虚假腰封广告,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它的规制还存在较大的立法缺陷。因此,本文欲以虚假腰封广告为研究对象,对其做法律上的界定,明确相关的责任分配,并提出完善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建议,建立现实有效的腰封广告登记制度及消费者举报咨询机制。  相似文献   

5.
植入式广告法律监管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式广告作为伴随影视作品出现的,以影视作品受众为传播对象的新兴广告形式,在我国的发展势头十分迅速。植入式广告具备传统广告所没有的独特传播优势,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植入式广告监管机制,难以保证其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植入式广告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建立植入式广告法律监管机制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网络游戏玩家与日俱增,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已经成为了广告商关注的新焦点,将游戏玩家变成广告受众,则是网游内嵌广告所独有的广告魅力。它以大型线上游戏的固定用户群为基础,通过固定的条件允许,在游戏中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位置上出现的全新广告形式,也就是说,网游内嵌广告是以游戏为平台,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广告置入网络游戏中,从而将广告推向游戏玩家的广告模式。  相似文献   

7.
就性别身份而言,建构主义反对本质主义的生物决定论和性别划分的二元对立。本质主义认为,性别身份是由基因决定的,是先天遗传的结果。与此相反,建构主义把性别身份看作是话语建构的过程。在后现代语境下,性别身份是人们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在词汇语法系统中的选择建构的。性别身份的话语建构生产和再生产了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和性别主义的意识形态。本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揭示话语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不平等的性别关系以及语篇中隐含的性别主义意识形态,从而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8.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大众传播理论是批判的传播者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它参与了国家对大众思想的灌输和控制及对高级文化的摧毁,作为大众文化明星也只是一种人格化的商品;也是批判的大众文化理论,指出大众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控制性、欺骗性、商品性、复制性和非艺术性;还是批判的受众理论,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受众处于一种被全面控制的境地,其接受方式是非审美的。  相似文献   

9.
一般广告虽可以表明广告主的产品或者服务具有某种特质,却不能让广告受众充分感受出这种特质在相关行业所具有的突出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广告往往能够产生一般广告不可能具有的强刺激效应,来自纵横向的比较,直接传递的信息是鹤立鸡群、此优于比。  相似文献   

10.
王瑶 《行政法制》2001,(2):23-24
广告,作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刺激着我们的购买欲。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十年一面”的老商品已不再成为可能,大量的新技术、新商品在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上角逐。相对而言广大消费者获得市场信息的渠道就狭窄而单一了,对市场上的产品或者服务(尤其是同类产品或者服务)所具有的特征、功能或者质量了解甚少。这时广告宣传正好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所需的市场信息。而市场经营者也正是以广告形式或直接地宣传其产品或劳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法律语言学为视角,通过测试语用、语篇语义以及语篇信息文本特征值对文本作者的判别能力,探究短文本作者鉴别或同一认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实验、语篇分析和统计的方法,对4位作者的28篇微博(每人7篇)共11种组合形式(二人组、三人组和四人组)逐一进行了文本特征值的测试和文本作者的判别分析。结果从语用、语篇语义学以及语篇信息领域抽取的5个特征值的不同组合对4名作者的所有11种判别组合都能进行显著区分,判别正确率达到85.7%~100%。结论基于4位作者微博文本的判别分类器已经建立并可以继续推演用于其他短文本作者的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运用听审记录和访谈资料进行的话语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离婚案件审理中法官话语的男性偏向,其深层次原因包括:照顾弱者政策的执行受到女性形象转变的冲击、中国日趋格式化的司法体系缺乏对性别意识和女性话语的关注,以及法官话语性别议题背后的权力配置。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揭示与分析,希望促进人们对司法领域中失语群体的关注,从而有助于构建更为完善合理的司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革"主流文学话语的生成,是对建国初基本话语规范的突破和发展,它经历了萌芽期、萌芽后的阻遏期、萌芽后的发展期以及全面形成和定型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rms of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we outline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power in talk which we call discursive ethnomethodology. Following commas on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power, we illustrate our framework through analysis of an interview between a police officer and suspect where the latter exhibits a ‘right to silence’. Essentially, our approach distinguishes between two aspects of talk as event the immediate participation context, end the discursive or ‘folk-model’ resources employed by participants in context. Corresponding to these aspects are implicit/explicit expressions of power and resistance and externally available discursive objects. Through example extracts we illustrate how this framework can be employed in forensic psychology, bringing together both discursive psychology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longside the ethnomethodological orientation of conversation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how secondary victims of murder—in this context, the parents or close family members of a primary murder victim—are represented in Swedish crime news discourse. The study is based on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media coverage of secondary victims, and statements made by them, in relation to four highly publicized murder cases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portrayals of secondary victimization reinforce the conflictual character of victim–offender relationships in the news, but also limit the conditions for talking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upport, mediation and reconciliation for crime victims. News representations of crime victims become less clearly mark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al’ victim as secondary victims, and persons who are explicitly critical toward the legal system, claim victimhood. Furthermore, the identity of the crime victims’ movement as a collective becomes destabilized when the category of the victim is widened to include individuals whose interests are framed as subjective, rather than related to the needs of other crime victims or the general public. In sum, increased media focus on secondary victims may thus undermine the legitimacy of victim claims in public discourse.  相似文献   

16.
法律语篇分析是从法学语言的视角研究与法学有关的种种语言现象,并运用语篇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法学语言,包括立法语言、司法语言、法律科学语言、法学翻译以及法学古文等一切有关法律规则和法学研究的口语和书面语。司法语境中的语篇分析,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司法人员、律师和涉案当事人的各种语言现象,旨在解决司法过程中的语言证据收集、话语标记识别、语言环境分析、控辩双方对同一语言证据材料的不同理解可能导致不同审判结果等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促使我国司法实践部门对法律语言的更多关注,以拓宽我国法学语言界的研究视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的中国法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法东渐的产物,故而受西方影响极大。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本属常态。然而,由于西方文明的强势地位,西方话语对中国法学渐有从“影响”转变为“宰制”之虞。考察五百年以来西方话语在中国知识界——尤其是政法学界的兴衰沉浮与话语嬗变,我们可以隐约发现一个从“鬼话”到“童话”再到“神话”的轨迹,值得深思。在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信开始成为知识界愿景的今天,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更为清醒和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西方话语:抛弃鬼话,认清童话,破除神话。既要反对盲目排外,也要反对妄自菲薄,而应以翔实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认清真正的西方与中国,将西话变成真话,助力“中国法理”的构建及中国法学的国际话语权争夺,最终确立其在人类政法智慧版图上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8.
权利的互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作为一种话语,是现代法学甚至道德话语的基石范畴,在当今法学的研究和法律制度的建构中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权利范畴的历史演化之逻辑过程的分析,指出权利范畴有着特定的社会根基和伦理要求,即权利的互惠性。通过对权利的互惠性之社会分析,进一步指出权利保护的对象是利益,但其本质不是利益,而是表征处于社会关系结构中的"利益关系"的一种话语虚构(fiction),是对利益关系中互惠性原则的一种制度化表达,故而权利本质是一种话语。最后,通过对作为话语的权利进行解析,力图表明作为话语的权利范畴和权利制度不能也无法脱离开其历史中凝炼进来的互惠正义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宽容意识与权利话语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然而,现代的权利话语强调的乃是"主客二元对立"的"主体性逻辑"以及受此逻辑支配的斗争逻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宽容意识。因此,要想让权利话语重新与宽容意识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就不得不消解权利话语的"斗争逻辑",确立以宽容意识为核心的主体间性立场。  相似文献   

20.
马姝 《河北法学》2011,29(12):126-132
后现代女性主义将强奸视为一种"语言"。借由"话语塑造主体"这一机制,男性在有关强奸的立法与司法仪式中被塑造为身体上的压倒性体力占有者,女性则具有了"可被强奸"的属性。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客体化的事实在强奸罪这一罪名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后现代女性主义主张的话语转换策略提醒我们应当跳出既有法律框架来思考防治强奸的对策,即可以考虑在社会条件成熟的时候,取消"强奸罪"这一法律语言,达到改变女性弱势地位,约束男权的扩张,抑制强奸行为发生的目的。至此,女性以主体地位进入法律史,性别平等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