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执行公开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是法院破除执行乱、执行难的重要手段,是浙江省法院实现"阳光司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审判结果由应然可能转化为实然存在的基本保障。当下,由于执行措施有限、当事人对执行过程不了解、执行法官和当事人沟通不力等因素,导致不少案件得不到有效执行,引发了当事人对法院执行部门的不信任,执行过程中导致上访、投诉等现象已成为困扰各级人民法院的突出问题。如何避免执行部门乃至法院陷入"塔西佗陷阱",已成为目前法院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吴玲 《中国司法》2004,(8):19-21
一、民事执行权的性质世界各国法律对行使民事执行权的主体规定不同,但民事案件实行“审执分离”是共同的。从世界几个有代表性国家民事执行制度可以看出:执行主体为法院的一元制国家,如法国,执达员是设在法院的公务员,不是法官;执行机关与法院截然分离的二元制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民事执行由与法院毫不相干的行政长官实施;由法院和执行官共同行使执行权的混合制国家,如德国、日本,法院和执行官相互配合、相互协助,部分民事案件由非法官的执行官执行。民事执行权是司法权,还是行政权,或者兼有两种性质,各国对此的认识差异大,理论上分…  相似文献   

3.
案讯点击     
最高检正式监督法院执行之"乱"过去两年,最高法院连续出台5个重要文件以应对执行"难"和执行"乱",而后者显得尤为紧迫。"执行法官权力相当大!"对于目前法院执行之"乱",孙加瑞(最高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庭检察官、博士,主持该庭执行检察处工作)的总结是:一些法院、执行人员违法不履行职责和违法滥用职权以及利用执行权谋取私利,有人称为"不给钱不执行、给了钱乱执行"。  相似文献   

4.
谷升  付雪 《法庭内外》2012,(7):57-58
"做梦都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就帮我拿回了救命钱!"因交通事故受伤住院的张老汉,紧紧握住送来案款的执行法官的手激动万分:"常听人说在法院打官司难,执行更难,没想到在房山却不是这样。"当"执行难"成为困扰各地法院的普遍现象,以致一些学者称之为"社会顽疾"的时候,类似案件圆满执结的场景在地处北京西南郊的北京市房山区法院却时常可见。执行工作被视  相似文献   

5.
消极执行是人民法院执行机构"执行难"的一种主观上的主要表现,执行法官如何克服消极执行,提高执行案件的结案率,解决"执行难"问题是摆在法律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法院执行工作的实践出发,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审判》2013,(7):33-33
<正>荣誉档案:刘学讲,安徽省明光市人民法院潘村法庭庭长,先后获得全省人民满意好法官、安徽省第二届优秀青年卫士、全省法院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法官、全国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法官感言:法官一辈子会审理很多案件,但普通老百姓一辈子可能就上一次法院。如果法官不凭良心,没有责任心,办案不公、不及时,老百姓就不会再相信法律。基层法庭的法官每天面对的虽是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细碎事,但这些小事却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  相似文献   

7.
执行法官是法院从业人员之一,他们并不如审判法官那样为人们所熟悉,与审判法官不同的是,执行法官需要直面法院的判决,直面被执行人,维护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和实效性。也正因为如此,被执行人通常将执行法官视作“洪水猛兽”,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甚至采用暴力手段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可想而知,执行法官的工作犹如行走在钢丝上,时刻都有危险。  相似文献   

8.
《人民司法》2012,(5):11-14
2010年以来,安徽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整个执行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1年,全省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65192件,正常期限内结案率达96.4%,实现对执行积案的有效防控;实际执行率达79.9%,执行标的到位率达79.8%,同比均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执行效果显著,大量执行案件实现案结事了;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达到较高水平,全省法院民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前自动履行的比例达到60%,跃升约15个百分点;法院、人大等多渠道统计的涉执行信访案件数量均大幅度减少,突出的地方降幅超过80%,且息访率全部在95%以上。全省124个中基层法院,2010年有65个法院被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2011年有80个法院被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12年10月11日,经过漫长的9年执行时间,黄老伯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赔偿款。黄老伯握着广西巴马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的手动情地说:"这件事终于有了结果,我儿子在九泉之下也安心了,实在太感谢你们了!"2003年9月,被执行人周某驾驶农用运输车载客,造成车上  相似文献   

10.
近日据媒体报道,从2012年5月17日起,辽宁省法院办理执行案件将不再一个案件由一名法官一包到底,这种传统的办案模式将被分段集约执行工作机制所代替。目前辽宁省已有沈阳市大东区法院、鞍山市中级法院等多家法院试行分段集约执行工作机制。其实,分段集约执行工作机制在法院执行系统并不算新鲜。所谓分段,就  相似文献   

11.
廖苑伶 《法制与社会》2012,(17):101-102
传统的法院、执行机关监禁刑执行的监督模式,造成刑罚执行权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督,同时也造成具有专门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权一直处于弱化地位。新刑事诉讼法对监禁刑执行的检察监督进行了完善补充,使检察监督由抽象步入具体、由事后转为事中,但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执行难"是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一直是我国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难题。执行难的问题长期困扰法院而又无法有效解决,已产生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扭曲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地位,损害法律尊严和社会善良风俗,商业信誉低下,影响安定团结,妨碍经济发展。"执行难"既有法律意识薄弱、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也有立法上的缺陷以及法院与当事人方面的原因,解决该问题既要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建立统一协调的执行运行机制,也要完善立法,健全执行监督机制,提高执行队伍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正问:怎样才能使法院的执行法官为自己执行法院的判决呢?(提问人/宋学涛)答:生效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义务人拒不履行该判决中相应义务的,权利人可以向原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按照法律规定,申请执行的期  相似文献   

14.
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观各国司法行政立法和实践,法院司法行政事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院司法行政事务主要有:一是与案件审判直接相关的司法行政工作,包括立案登记、诉讼费用、生效判决的执行等。二是对人的管理,如法官人选的考察、推荐以及现任法官的派遣、考评、晋升、福利、保护; 司法考试与法官培训、法官惩戒;法院其他人员包括行政人员、辅助人员的编制、工作分配、考评等。三是对财、物的管理及后勤保障。如法院经费预算与执行、法庭建设设计、自动化办公、工作场所维护、安全保卫、案卷管理、图书资料、课题研究、刊物编辑与发行等。四是外部事…  相似文献   

15.
张绍忠 《中国司法》2010,(10):109-110
一、单设执行机构以强化执行权制约 “执行难”和“执行乱”存苏联时期普遍存在。俄罗斯联邦独立后对民事执行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改革前,俄罗斯联邦长期实行民事执行权归属法院,法院内部执行法官与执行员分权制约,  相似文献   

16.
审判执行是人民法院的中心工作,代表和委员就此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卓有见地的建议和提案。如对化解"执行难"这一十年沉疴,黄学军代表和刘红宇委员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黄学军: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得"2005中国法官十杰"、"全国模范法官"、"2006中国十大法治人物"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消极执行是人民法院执行机构“执行难”的一种主观上的主要表现,执行法官如何克服消极执行,提高执行案件的结案率,解决“执行难”问题是摆在法律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法院执行工作的实践出发,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下半年以来,为进一步巩固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成果,实现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了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以期涌现一批"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基本执结、执结标的到位率大幅提高、涉执信访明显减少、执行工作长效机制良好运行"的先进法院。2011年初,针对大量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不良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又及时部署开展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以有效维护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司法权威,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两项活动部署开展以来,各级法院高度重视、迅速行  相似文献   

19.
陶洁 《法制与社会》2013,(20):68-69
为了破解执行难问题,各地法院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临安市人民法院同大多数法院一样,将执行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立案后的案件执行过程中,但这样的模式对于一些有主动履行可能的的案件而言效率太低。另一方面,临安市人民法院"法官进综治中心"工作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已经比较稳健,司法与镇(街)和辖区群众沟通的桥梁已经搭建。因此,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依托"法官进综治中心"平台,探索建立执前督促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民商事案件中“执行难”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成为法院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法院造成很大的压力。现实工作中,相当数量的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实际执行,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甚至得不偿失,这种“执行难”情况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严重损害了法律尊严,动摇了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的信任。如何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已是摆在法院和法官面前的重大课题,身为执法为民的法官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本文是笔者从实践工作中遇到民商事案件“执行难”的二个案例,对“执行难”问题发生的原因,傲粗浅的分析,以求执行理念之提高。执行制度之完善,执行措施之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