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珍 《法制与社会》2011,(34):228-229
在多元价值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有利于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大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因此,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梅 《法制与社会》2011,(29):230-231
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是大势所趋,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社会的脊梁,必须具备过硬的法律素质,但目前的大学生是法治常识较为缺乏、法律观念淡薄、法律信仰尚未确立等。因此,本文在深八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阳林 《法制与社会》2013,(36):198-199
近年来大学生“轻生”的现象屡见不鲜,社会报道触目惊心,引发了各界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探讨,其生命意识的浅薄,生命行为的失范,使年轻的生命毁于一旦,使家庭、社会为之痛心。本文从人文关怀的视角,诠释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意义,结合现状指出如何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丰富人文关怀时代内涵,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与此同时,国内公民社会也迅速成长起来。目前,建立以政府、市场、社会三者良性互动为原则,以引导大学生进入社会领域就业为重点的‘性会型”就业模式,将为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新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衣庆泳  接弘 《法制与社会》2013,(36):190-191,199
通过自编的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问卷,从大学生盼自我安全意识、公共安全观念、社会安全责任感等三个维度。对57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但大多数大学生欠缺危险应对意识;多数大学生具备积极的公共安全观念,其中女生的认知水平要低于男生;多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安全责任感水平,但也存在“自扫门前旁”的情况。由此,提出了大学生安全意识培育工作要制度化、师资队伍要一体化、培育途径要多元化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不但给家庭造成了阴影同时更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从中探寻预防大学生犯罪,降低大学生犯罪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琚红 《法制与社会》2011,(24):180-181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遭遇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本文认为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是关键。针对不良的心理进行调试,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节工作,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这段艰难时期。  相似文献   

8.
姚兵  刘继泉 《法制与社会》2013,(28):235-236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才对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的成败关键在思想。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其的重要。高职教育也是我国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我国社会建设培养高级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依托一定的载体,方能取得相应的成效,可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栽体,时于我国高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张进  徐彦甍  何佳  吴昊 《法制与社会》2011,(18):163-163,173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两会,多位代表提及这一社会问题。身体状况歧视作为大学生就业歧视之一,近年来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为探寻解决身体状况歧视的对策,本文运用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课题调研、个案访谈等方式收集材料,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从高校、法律、政府与媒体等角度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实证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莉  程冉 《法制与社会》2010,(7):165-166
本文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由于受社会经济、文化、学校和自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新的特点。针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缺失,本中提出教育对策,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思潮空前活跃,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多元文化大交融、大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潮,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巩固共产主义信念、树立远大政治理想,对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步入这个纷繁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劳动并获得报酬,同时自己的社会角色也由学生向劳动者身份转变了。在历经找工作的艰辛及费尽心思的选择后,大学生们将与用人单位建立一种自己之前所没有的新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就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既然是合同,就应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双方的法律地位应当是平等的。然而,找工作时,大学生们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与强势、精明的用人单位相比,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谈判能力,明显处于弱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武传家 《法制与社会》2010,(15):181-183
作为一个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正愈来愈多地影响着国家的繁荣和兴旺。但这一群体又是相当脆弱的。触目惊心的自杀数字一次次向我们敲响警钟,大学生自杀数量正呈逐年递增的态势,自杀已经成为大学生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对大学生自杀行为原因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自杀行为的发生是生物、社会、经济、心理等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了自杀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更好地认识并及早得防范这一社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娜 《法制与社会》2011,(14):242-242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增加,同时不可避免地冲击了社会个体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尤其是大学生,受其影响最为严重。因此探讨大学生这一特殊重要群体的道德观状况,针对状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成为社会转型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谢浏莎 《法制与社会》2011,(21):182-183
随着计划经济逐步转变到市场经济,中国大学生择业经历了从“父母之命”到“自找婆家”,从重“社会地位”到求“个人发展”。三代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嬗变大体上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前进步伐,大学生从择业的传统观念走向现代的价值取向的进步,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温美琳 《法制与社会》2010,(34):312-312
中国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文化传承的重大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90后相继成为高校教育对象的主流,一些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这就更加引起了我们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教育专家也在不断的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并提出了很多较为有效的措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也注意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忽略、淡化,也是导致大学生追求的人生目标扭曲,社会责任感减弱,叛逆心理增强的一个因素。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是不能够回避这一问题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同样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法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应是通过法律引导、规范和保障的法治社会。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人才,他们的法律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法治进程,我们认为决定法律素质的关键因素应该是法信仰,本文借助调查问卷来了解当前大学生法信仰的现状,进而对影响当代大学生法信仰生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春霞 《江淮法治》2011,(20):23-23
大学生一直被认为是天之娇子.虽然大学在日益扩招,大学生的素质还是被社会所认可的。北师大女生这一发贴举动不仅有损北师大的形象,也有损大学生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互相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信”既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影响着中国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剖析了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原因,寻求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无疑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困难与“蚁族”的出现:一个社会政策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近年来愈演愈烈,从2003年的56.3万上升到2010年的近200万。大学生就业困难甚至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其中又;以“蚁族”问题最为瞩目,因为它牵涉到了教育公平、户籍改革、社会流动等一系列极具争议的社会议题。“蚁族”指代的有就业困难的弱势大学生,他们的出现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状有着根本的联系,这个群体的长期存在则是由于这一结构现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同时相关的就业政策又缺乏足够的回应性。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是长远纾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这包括了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作出逐步调整,以及进一步完善回应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相关社会政策。首先回顾了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出现的制度背景及发展变迁,并结合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探讨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形成的结构性原因,继而尝试以社会政策的角度剖析“蚁族”群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指出社会政策需要在什么方面作出回应,最后通过梳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文件,讨论现行政策在回应性上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