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随之显现,即社会大众的隐私权利益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现今遇到的网络侵权问题,结合《侵权责任法》中的相关规定指出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不足之处,提出隐私权保护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2.
《侵权责任法》以列举的方式将隐私权确定为一项基本民事权利,人肉搜索公开个人信息涉及侵权法上的隐私权保护。人肉搜索第一案的终审判决表明,网络环境中的个人隐私同样受到法律保护。本文首先对该案进行简要回顾并阐述人肉搜索的社会功能定位,然后针对网络环境中隐私权保护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侵权责任法》中的相关条款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3.
"人肉搜索"侵权法律适用与立法补全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肉搜索"作为公民社会一种原始的社会自力救济方式,因其具有群众运动性,极其隐蔽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对被侵权人构成实质伤害,也更加需要相关法律进行明确性引导和规制。鉴于网络侵权的复杂性特点和《侵权责任法》尚未正式颁行和隐私权概念在审判工作中的模糊性,本文在法律适用方面主要对名誉权、肖像权、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等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在立法补全方面主要对隐私权、安宁权、"人肉搜索"是否需要入刑规制、网络侵权证据保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有关隐私权保护的话题再度引起热议。本文旨从隐私权界定、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入手.对比国外的立法及实践,分析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侵权责任中的通知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权责任法》出台以后,学界对第36条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的讨论十分广泛,我们写了文章阐释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在编写的《<中国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建议稿》(以下简称《建议稿》)中,对网络侵权责任应当明确的问题进行了说明.[1]该《建议稿》共173条,设专章对《侵权责任法》第36条网络的侵权责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网民人数不断增加,在网上搜索和挖掘他人的信息变得日益简便。最近几年频发的、以"人肉搜索"为代表的侵犯网络隐私权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将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侵权责任法》对网络侵权行为进行了有关的规定,但规定有些原则化,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以"人肉搜索"为例,结合《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对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从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侵权成立的标准、侵权责任的承担以及此类案件的管辖法院与证据保全等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论述,以期更好的规范网络隐私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7.
名誉权与隐私权都是我国公民享有的重要人格权。名誉权在《民法通则》中就得到了规定,但隐私权直到2010年《侵权责任法》颁布后才得到民事基本法的正式承认。其间,为了便于在侵权法中保护公民的隐私利益,司法机关在实践中通过司法解释等方式,将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涵摄到名誉权规则之下进行调整。但这也造成了名誉权与隐私权保护范围的重合和混淆,从而需要对二者进行区分,以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更为明确的适用。  相似文献   

8.
丁雷 《法制与社会》2011,(18):176-177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像一张大网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问题,如果保护好互联网中的个人隐私既是一项技术性的挑战,也是立法需要填补的空白,网络隐私权应运而生。我们在享受着网络的快捷方便的同时如何预防、规范和救济数字化网络信息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侵权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本文拟将从国内现实存在的情况深入探讨网络隐私权问题。  相似文献   

9.
齐协 《法制与社会》2014,(4):272-275
近几年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侵权事件频频发生,《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则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做到网络侵权亦有法可依。《侵权责任法》中第36条关于网络侵权责任的规定,既有利于依法确定网络服务者的侵权责任,又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网络事业的发展。但其规定对于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网络世界来说可谓相当之简单,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司法实践,《侵权责任法》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王姗 《法制与社会》2013,(25):251-252
个人资料隐私权在个人数据经济时代所遭遇巨大困境:移动互联的广泛普及和网络对生活的深度嵌入,已经让个人资料隐私权无时无刻不面临被侵害的威胁。当今我国立法涉及隐私权以及侵权规制的立法,仅仅有《民法通则》、《民通意见》以及《侵权责任法》中相关规定,而并未就目前时代发展的现状作出契合实际的考量,规定太过笼统模糊。本文从侵权行为主体、侵权行为基本形式、侵权行为的新兴特点等方面,对个人资料隐私权侵权现状展开立体全方位的研究分析,为完善个人资料隐私权侵权规制提出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民法通则》实施以来,学者把侵权责任法与新闻传播法相互结合进行研究,形成了媒体侵权责任法这一边缘学科。这一研究方式弥补了新闻传播法立法不足的问题,发挥了制裁媒体侵权、保护媒体权利和表达自由的重要作用。《侵权责任法》在规定侵权责任一般条款的同时,又规定了网络侵权责任,为正确认定媒体侵权责任、切实保护媒体权利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媒体侵权责任法将会以侵权责任法为基础继续发挥重要的法律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的快,其中自然也包括侵权信息,但是目前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还处在非常薄弱的阶段,作为网络主体之一的网络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在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在保护网络隐私权中所承担的义务及其侵权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3.
邓社民 《时代法学》2011,9(2):58-65
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服务类型及其责任限制与反限制的基本理论来看,《侵权责任法》第36条无视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的类型,一刀切地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势必加大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打击网络服务的积极性;无视国内外立法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限制规则——避风港规则的规定,简单化处理网络侵权纠纷。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将造成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相冲突,使《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合理规定无法适用等。因此,建议删除《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3款,保留第1款,并补充一句:"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的除外";或者删除第36条的规定,将网络侵权责任作为专门一节,整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完善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中的言论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虎 《法制与社会》2010,(23):238-239
网络空间的出现给言论自由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同时也给传统的法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网络中的言论自由发生侵权时,如何准确的查明侵权的主体及确定管辖的法院都面临困难。如何有效的规制网络中的言论自由,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是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言论自由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隐私又称为阴私,在现代科技信息发达的情况下,由于隐私信息被非法泄露导致上当受骗的情况屡见不鲜,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的《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了隐私权要受到法律保护,但对隐私权的概念、类型及内容没有明确规定。为研究隐私权的基本制度,从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对隐私权的规定入手,对隐私权的概念、类型及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我国目前的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患者起诉医疗机构侵害其隐私权的案例逐渐增多,医患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又把隐私权问题推到风口浪尖。本文试从隐私权和患者隐私权的基本概念人手,结合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揭示患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现状,并且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肖岳 《法人》2014,(11):62-63
正在最高法此次出台的网络侵权司法解释中,首次将个人信息保护权,从隐私权中分离,把个人信息权保护上升到类似于人格权保护的高度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简称《规定》),该司法解释中对于"网络水军""有偿删帖"等较新型的互联网侵权事件做出了新的约束。而在网络侵权事件发生后的认定、判罚和被侵权人能够获得有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欲从法律角度对"人肉搜索"进行分析,探究《侵权责任法》施行后给"人肉搜索带来的影响,同时,反观《侵权责任法》在网络侵权方面规定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和当前其在实践中的适用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许前川 《法制与社会》2013,(28):249-250
随着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出台,解决了很多理论以及实践中的难题。其主要原因是《侵权责任法》明确界定了一些具有争议性质的权益以及调整对象。《侵权责任法》最大程度上对哪些权利应当受到保护这一问题做出了明确的回答。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了本法所要保护的对象。这对于我国来说,实现了一次在立法设计方面比较大的突破。通过规范《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使我国民法体系日趋合理完善,与物权法、人格权法、侵权责任法等都实现了完美的衔接。笔者从立法背景入手,简要介绍《侵权责任法》的中国特色,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侵权责任法》保护范围的特色,希望该法在今后的运用中能够得到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陈凌 《法制与社会》2010,(13):79-80
随着新《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我国对隐私权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试将隐私权的理论应用于我国移动公司当前开展的开机早知道业务的分析,通过对开机早知道业务相关法律关系的详细分析,以期揭示当前开机早知道业务存在的重大法理缺陷;同时也论述了在开机早知道业务中主叫用户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以期完善我国开机旱知道业务运行方式,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