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验社会心理学方法难以进入个人的、精神的过程,导致外部行为取代了个人的意义与情感,一般性代替了个别性与独特性.心理分析-动力学取向和人本主义方法取向在反思性上的一个共同之处是能够在全部的复杂性中抓住自我的主观性和每一独特的个人的经验世界,在对人的自我的精神世界的研究中显示出更多的优势.社会建构主义把语境、语言作为自我的关注点,承认语言在形成和建构自我与认同中的核心作用.叙事对于研究者来说,可以成为一把钥匙,打开被研究者锁藏着的自我的"现实"与"历史"的内核,并把它作为一个叙事的建构来发现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李立景 《检察风云》2008,(24):64-65
屡禁不止的官员瞒报,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传统文化下的瞒报心态.官员瞒报有两怕,一怕丢脸,二怕丢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中,家丑是不可外扬的,面子心理是根深蒂固的,从黑社会老大到士工农学商莫不如此,旧上海滩的流氓大亨杜月笙有句名言,他这一辈子吃"三碗面":情面场面脸面--说到底还是一碗面:"面子".……  相似文献   

3.
《政法学刊》2016,(1):42-49
通过作为"他者"的西方法律文化的扩张和作为主体的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偏离等方面的剖析,以期找到法律史研究中"自我"与"他者"的平衡。探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真知,从精神上疏远"自我"以及以宽容之心接受"他者"均是必要的条件,只有在"疏远"与"亲近"之间达到同样的协调和均衡时,才能对"自我"以及作为异质文化的"他者"做出合理的判断。在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进行研究时,我们不仅要"得古人之言",更为重要的是"得古人之心"。对不同的法律文化进行"历史分析"和"文化诠释"才是我们法史学研究得以正确进行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王武龙在申诉,他说"至死也要申诉下去",这本是宪法赋予他的权利.对于法院认定的王武龙受贿的数额,他有不同的看法,这也并不令人感到惊奇.他在监狱服刑期间,长期处于一种强烈的委屈心态之中,这是更让我们关心的.而王武龙的心态并不仅是个别现象,当官员的制度生活和他的心理生活发生冲突,当他的自我预期与公众对他的角色预期发生冲突,问题就来了.  相似文献   

5.
从实体自我到关系自我——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下的自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主流心理学在考察"自我"时,假设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我",它是个体存在的核心,统领着我们的一切.后现代心理学对这种实体自我观进行了猛烈批判,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真实的实体自我.后现代心理学从社会建构主义出发,将自我视为关系的创造物,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语言建构而成.它将自我理解为关系性的、多元的、变化的、去中心的.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人们自我意识观的变化要经历策略操作者、混杂人格和关系自我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后现代心理学自我观的提出对我们理解自身、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按王武龙个人的叙述,他收受贿赂(一些地方其实构成索贿)之行为,乃是其"灵魂挣扎、精神痛苦乃至于心理煎熬"下的不得已之选择.  相似文献   

7.
对儿童中心论的发生学分析表明,儿童中心论并不是以抽象的儿童为中心,而是以影响他受教育质量的某些属性为中心.当今,西方儿童中心论的主流是以"认知"为中心.其传统的片面性正在得到弥补;中国当下的儿童中心论实为反儿童中心论的儿童中心论,表现为人性观的泛化论、生物观的还原论和心理观的替代论.基于以上分析,教育观的儿童中心论以儿童的心理能力为中心,其价值诉求是促进具体儿童全面和自由的发展,研究方法论包括理论基础的综合性、方法论的追问、实证的转化和综合以及构建教育观儿童中心论的自我理论,实现教育理论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8.
王成财 《法制与经济》2009,(24):138-138,F0003
在西方经典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对正义进行了严密、深刻、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他以个人天赋论与分工论为前提,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双重实现,构建一个哲学王统治的人治式的乌托邦,达到社会的和谐有序。正义乃成为《理想国》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古希腊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的正义观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南通市交通局原局长管贵方,因受贿锒铛入狱,对称他为“贪官”,直觉得“冤”得慌。他说:“我还算不上是贪官。人家送钱给我,我本来是不要的。我要人家带回去,人家不带。我总不能不讲人情,驳人家的面子呀!”一番道白,人们不得不“由衷”慨叹:原来贫官也“做人难”,有一本“难”经哪!  相似文献   

10.
3月12日,对美国纽约州州长、民主党人斯皮策来说是一个内心痛苦的时刻:在妻子的陪伴下,他对媒体宣布正式辞职.斯皮策在简短的个人声明中向大家道歉,并表示:任何人不管其职位或者权力大小,都应该对其行为负责,他个人也不例外.在连任两届纽约州总检察长期间,因采取严厉手段整顿华尔街金融秩序、打击商业巨头的不法行为,斯皮策享誉美国政坛,被称为"廉洁先生".人们根本无法想象这位"廉洁先生"的嫖娼历史长达10年,花掉了8万美元.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04年,斯皮策在州检察长任期之内,曾查处了一家位于纽约州斯塔滕岛的性陪护公司,并起诉了该集团16名成员,其中包括白领和公务员.此外,斯皮策还曾调查雅虎的网络聊天室,发现该公司对聊天室内的未成年人性交易信息持纵容态度.在斯皮策坚持之下,雅虎同意接受监管并主动清查、屏蔽.这就是"廉洁先生"在公众面前展现的价值观,他的人格的光明面是充满正义感,大胆无畏,敢于战斗.……  相似文献   

11.
受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在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中个人与群体是高度契合的,并形成相互浸润和难以割舍的关系,这就使得在我国的人际交往关系中呈现出宗法家族制、人情面子等特点。建立在以家庭为基础的宗法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系社会与权力的结合滋生了权力的腐败。  相似文献   

12.
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是召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一个关键环节。但从实践来看,党性分析材料叫秘书或下属"代劳"的现象在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并不鲜见。这一现象,着实太不妥当。俗话说:肚子痛不痛只有自己最清楚。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正是要让党员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前先对个人"肚子痛"来个"自我诊断",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班子集体"会诊"时,领导个人才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进而主动配合"诊治"。撰  相似文献   

13.
废除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进学 《法律科学》2003,3(4):38-46
废除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在当时是必然的,这是由共产党人的法律观、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以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六法全书"的废除,对新中国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其最大危害就是中断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强化了中国社会蔑视法律的民族传统心理,为新中国政策治国、以党代政、以党治国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4.
张哲 《方圆》2022,(7):44-45
"我今天一定要死."电话另一头,来电者的声音略带虚弱. "您这是发生什么了吗?"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问道. "我就是活不下去了!"来电者语速急迫起来. 心理援助热线督导韦晓艳此时正拿着耳机同步收听来电,她在笔记本上写下"共情,安全,联系"递给接线员.  相似文献   

15.
崇拜明星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上屡见不鲜,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即人类崇拜神到崇拜人的一种转变。也是人类自己为自己创造了"明星",成为自给自足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第二部分是分析此现象之所以"愈演愈烈"的原因是"生产者"即商家抓住人们心理不断产出"受欢迎"的"商品"即明星不断满足人类追求以及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集体行动"与"人的联合"——以集会、游行为核心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鸿 《法律科学》2007,25(1):56-61
集体行动是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之下,由聚合的人们进行的一种群体行为.集体行动有利于弥补代议制度的不足,畅通民意的表达渠道,并提供产生社会影响的公共论坛.在人权的意义上,集体行动表达了"不平则鸣"的人性诉求,有利于成熟人的心智,并避免个人怯于公开表达的心理障碍,为人们的政治历炼提供了契机."共同目标"与"一致行动"体现了集体行动的内在、外在价值,正是通过这些价值的展现,人的联合在集体行动中得以有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李云鹤 《法制与社会》2011,(14):219+229
哈耶克以其宏大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闻名于世。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否定性正义观,并对"社会正义"进行激烈的批判。他认为社会正义会破坏个人自由存在的基础,只有消除社会正义,才能保障个人自由。本文认为哈耶克的正义观念并不充分依据,而社会正义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民警马玉正在征文中写道:当心理学越来越真实地整合到监狱改造工作时,它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愈发凸显.它与我们所熟悉的思想教育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和工作逻辑.如果说教育工作的逻辑是"给他力量",那么,心理工作的内涵则是"开启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国元被媒体称为"草原巨贪".他自称对一笔笔送上门的巨额钱财"根本没有太在意过".他的自我评价是:"我不是一个昏官,也不是一个庸官,却因为廉洁问题成了一个出了事的贪官."  相似文献   

20.
于晓艺 《法律科学》2007,25(1):165-168
作为美国法律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杰罗姆·弗兰克,在《法与现代心智》一书中阐释了他对法律确定性问题的解答,主张"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曾经是,现在是,而且将永远是含混的和有变化的".也正是因为他这一激进的观点以及探寻问题的方式,《法与现代心智》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进而促进了学者对司法实践的研究.然而,从弗兰克的整体学术关怀来看,法不确定性并不是弗兰克的最终追求,更多的是为了突破人们对法律的旧有理解框架,追寻一种"看得见"的正义,进而达至一个个人潜能可以最大化,每个人都有幸福的一生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