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护法律权威,促社会和谐吕红兵(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我个人理解,律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无可替代。首先我认为律师是社会生活的“先知者”。可以说,社会上很少有一个职业像律师职业一样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大到国家政治生活的方针决策,小至每一个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领域。律师职业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任何职业不可比拟的。这是由律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第二,律师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和谐社会强调和谐,强调社会的不同环节融洽相处,这就要求社会出现矛盾时能及时化解,这些工作恰恰是律师执业行为的题中应有之义。律师通…  相似文献   

2.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超脱狭隘的股东至上主义,是对传统企业理论个人本位的修正和补充,企业社会责任更加关注的是企业对社会利益的增进和维护,社会本位应当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对于法律并没有强制性要求的行为和义务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无法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现,但仍然可以通过道德色彩浓厚的软法来对其进行规制.在坚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原则下,应建立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自律机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他律机制.  相似文献   

3.
金明 《行政与法》2013,(3):80-83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从各个方面反映出食品法律规制体系的基础性缺失,无论是食品安全的风险机制、信息披露机制,还是食品召回机制和食品问责机制,都折射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存在很多问题。企业作为食品行业的主体,其在市场中的经营行为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安全,也关系到食品行业规范化操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染色馒头、毒豆芽、地沟油、瘦肉精等事件促使我们反思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约束和规制,需要进一步地合理规划和架构。  相似文献   

4.
非道德性: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的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当下司法改革中所出现的一些典型事例,本文以"非道德性"为基本概念,系统描述和分析当代法律职业伦理所遭遇的困境,以及"自由主义"法学理论与之的内在性关联。最终,提出了以中国传统美德伦理学来克服这一困境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5.
重新认识法律职业:律师与社会公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卉 《中国司法》2008,(3):43-46
经过20多年的恢复与重建,我国的律师事业获得了重大发展,各项制度得以确立并逐步走向完善,律师从业人数也初具规模,律师行业的整体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长久以来在中国,作为维护私权、旨在实现其所代理的客户利益的律师,似乎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并无关联且相去甚远。然而,这一现象究竟是法律职业的共性还是中国转型期的特性?律师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究竟有无联系?从国家与社会公益的视角看,究竟应当怎样看待法律职业?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背景与桥梁: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法律职业共同体”是近年来研究司法制度的理论文献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尽管人们对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内涵、分类、层次等方面的看法不尽一致,但这个词本身给我们暗示了一个统一性的内涵,例如法官、检察官、律师  相似文献   

7.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consider the effect the United Kingdom’s currently prevailing legal culture is likely to have on the realization of cultural change presaged by the Human Rights Act. The article is in five parts. The first two address the preliminary questions: what is meant by ‘legal culture’ for these purposes, and what type of ‘human rights culture’ does the Human Rights Act envisage? The answers define the scope of the remainder of the article’s inquiry into the ways in which the Act itself and the culture of the United Kingdom legal profession and judiciary are likely to interact. The third part of the article identifies some examples of the sorts of culturally specific aspects of current legal practice which are likely to operate as serious practical constraints on the emergence of a human rights culture worthy of the name, before the fourth part considers what sorts of cultural changes will be required of judges and lawyers for the presage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o come about. Finally, the article asks whether there is any reason to believe that courts and lawyers can find from within their present culture the resources to bring about the necessary shift.  相似文献   

8.
论律师文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目前,人类社会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已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社会职业群体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就是这个群体的生命。中国律师作为一个职业社会群体,在经历了恢复律师制度25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属于这个群体的律师行业文化,随着25年的积淀与过滤、扬弃与升华,已经从她的嫩稚阶段逐步走向成熟,正成为中国当代律师共同信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本文主要概括论述律师文化的内涵及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法学》2019,(5):168-181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是对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应当准确认识其在报名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模式等方面的变与不变,坚持其服务于法律职业精英化的目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的法律职业应做限缩解释,仅限于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具有国家级、统一性、职业资格考试的特征,应协调其与其他国家考试的关系,取消地域区分,突出职业性。在提高报考条件和设置四年过渡期的基础之上,应禁止通过者重复报考,设置报考次数上限。与二阶段考试模式相适应,在考试内容方面应精简考查科目,增强命题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此外,应当完善合格命题者的资格条件和选拔程序,以社会需求为参考划定分数线,适当延长客观题考试成绩的时间效力。  相似文献   

10.
11.
12.
转型社会与道德真空:司法改革中的法律职业蓝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法的实质化"的背景,以司法制度史与司法学说史为双重线索,将法律职业化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转型期中国司法制度设计的主导理念——形式主义法学及其实践与当代社会现实错位的现象作了法社会学意义上的描述。进而,结合中国转型社会的特点,对以"非道德权利观"为逻辑起点的法律人"职业蓝图"在当下社会阶段性挫折的根源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反思。最终,提出了将"契约式程序主义"作为填补"道德真空"状况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3.
法治理念下的律师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哈罗德.伯尔曼)没有法律文化支持的法治,形同沙滩楼阁。没有律师文化的律师事业,形同无本之木。从“依法制国”到“依法治国”,中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程。而“依法治国”必然要以“法治理念”和“法律文化”为根本,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律师更应该适应法治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建造起律师文化的基柱,以共同支撑法治中国之大业。律师应该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弘扬法律文化的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律师文化是律师事业发展的哲学…  相似文献   

14.
程滔 《中国司法》2005,(4):37-41
一、律师职业秘密与律师职业秘密特权所谓律师的职业秘密,是指律师因其职务活动中所知悉的与其委托人有关且为其委托人不愿透露的事项。律师的职业秘密具有以下特征:1、律师职业秘密的主体是律师。这里的律师包括律师、曾经担任过律师的人、实习律师、律师助理等知悉秘密的人员  相似文献   

15.
产业化:关于我国律师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律师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什么是产业?新版《辞海》这样解释:“指各种生产的事业。”《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则说:“指各种制造或供应货物、劳务或收入来源的生产性企业。”这两种解释都强调了“生产”二字。律师业属不属于产业范畴,律师服务是不是一种生产活动,它生产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法律职业素养是"法共体"的基本资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霍宪丹 《法学家》2003,(6):19-24
一、素质教育是统领和贯穿整个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困境与选择 当代大学教育面临矛盾与困境是:一方面,在教育理念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而另一方面,在实行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  相似文献   

17.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是国家司法资格统一考试制度实施以来,为人们所关注和焦虑的一个重要课题。司法考试作为一种非常典型的法律职业准入控制措施,帮助我们营造了一个共同的语言、解释、价值、经历和身份的共同体,从而也决定性地正面促进了我国的法治建设。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司法考试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对法律从业者的法律素养作有效的考察和衡量,因此我们必须寻求有效的替代途径,而这正是法学教育,特别是法学院教育本身所具备的。美国法学院模式的成功对于我们构建法学院教育与司法考试的理想关系,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律师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玉 《中国司法》2008,(11):62-64
律师职业道德是规范律师执业活动的行为准则,关系到律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公信力,也关系到律师事业的兴衰成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完善律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惩戒规范,加强律师职业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对律师道德风险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亦十分必要。前者在业内已经达成共识并已付诸实践;后者尚未引起律师界的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本文试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The process of specialization is now well advanced within the legal profession, and the specialties have acquired clearly varying levels of prestige among the practicing bar.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ties, or of the lawyers who practice in them, that might account for these variations in prestige? In describing the prestige differences and several of the variables that might be thought to account for them,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a large random sample of Chicago lawyers. Among the findings are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tige within the legal profession and the type of clients that the specialty serves, a substan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prestige and the degree of intellectual challenge presented by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specialty, and the perhaps surprising result that prestige is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ome earned by lawyers practicing in the specialty.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legal specialties that regularly confront personal suffering lose social standing as a result, that prestige within the profession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specialty facilitates the conduct of corporate enterprise, and that the varying prestige of the specialties is likely to affect the political and professional power of the lawyers who practice in them and to influence the patterns of recruitment of lawyers into law practice.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司法》2005,(3):1-1
为期一年的全国律师队伍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已基本结束。以“三项教育”和“三个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律师队伍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主要是指在律师队伍中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采取措施着力规范律师和法官的相互关系,规范律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规范律师的个人执业行为,集中查处违法违纪律师和“散、乱、差”的律师事务所,努力改善律师的执业环境。这次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是司法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领导同志对律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律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