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贯彻和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是系统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托。我国已逐步形成以健康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智慧老龄化为基本维度的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具体政策的落实有赖法治充分发挥其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健康老龄化的实现,需要通过法律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健康权,也需要借助法治手段提升老年人的内在能力,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生产性老龄化的推进,需要以法治方式助推社会观念的革新,通过法治激励引领社会各方的行动计划、协助调配社会资源,通过法治权衡调处老年人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智慧老龄化旨在通过“赋能”与“促权”为健康老龄化和生产性老龄化提供保障。在智慧老龄化的发展过程中,有待立法引导科技向善、消除数字鸿沟,保障老年人的个人信息权、隐私权等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2.
《政府法制》2012,(20):10-10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影响,丰十会养老保险制度必然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此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养老金”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但问题的核心在于,这一制度能否建立起来,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参保人的权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7,(2):10-10
在目前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制度尚不健全、养老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以房养老”也是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4.
刘辉 《法制与社会》2015,(4):169-170
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现象明显.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大致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三种.应提供家庭养老保障,提供社会养老保障,加强老年人自我养老保障,促进我国养老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克元 《检察风云》2011,(20):56-57
养老靠儿子还是靠房子?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儿防老”的传统做法面临考验,而“以房养老”的观念正在悄然兴起。以房养老,就是老年人将自己的房产转让后获得资金,然后委托养老机构养老送终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高磊  许琳 《法制与社会》2011,(33):191-194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应对“银发浪潮”、实现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本文采用丈献分析法对目前学界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有关研究成果和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为更好的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之巢家庭老人是老年人中有独特需要的群体。随善社会的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演变,空巢家庭正迅猛增加。“空巢”家庭的形成是个人、家庭、社会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社会的因素在其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家庭成员虽然仍是空巢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家庭的照顾功能因“空巢”的现实正逐渐弱化,所以居家照顾必须配以适当的杜区照顾,将老年人服务与其他不同年龄和类型的服务区别开来,独立发展,形成一个支持“空巢”老人养老的杜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克 《检察风云》2011,(15):9-11
过去的30年被称为中国的“人口红利”期,但如果不调整人口政策,不断加速的老龄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人口红利”将慢慢变成“人口负债”。  相似文献   

9.
裴小星 《法庭内外》2014,(10):38-39
自2003年我国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年提升,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其中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家庭生活中的合法权益是发展老龄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不仅在宏观上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在微观上也有利于缓和老龄化对于家庭结构和赡养功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检察》2005,(6):31-31
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高层论坛”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005年的1.47亿增加到2010年的1.74亿。同时,老龄化逐渐显现,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1.
吴经纬 《法制与经济》2009,(14):116-118
我国人口老年化逐年增加。在我国目前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障制度下,个人账户中存在巨大的“空账”,社会统筹基金严重不足,导致养老基金不充足。当前的养老保障制度亟待改革。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障体制可以为潜在的老龄化危机提供一种防范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养老负担,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政府法制》2011,(20):12-12
通常,如果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我们就称之为“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目前65岁以上人口约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可以说,我们是“未富先老”。这无论是对社会养老能力、养老保障体系,还是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杨雪 《中国律师》2023,(4):42-43
<正>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向来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也是涉及生育、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领域的改革难事。今年全国两会上,律师行业代表委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百姓期待,聚焦“一老一小”民生保障重点,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建言献策。一老: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2%。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谁来养老”“怎么养老”的现实矛盾,养老已超越家庭范畴,成为了必须应对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启禧 《政府法制》2009,(11):25-25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26亿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老年人中大约有98%的老年人依靠家庭提供生活照料。”为此,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步长集团总裁赵超表示,准备建议设立“子女养老社会保险金制度”,由银行每个月从就业子女的工资中扣除3%给父母养老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的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 ,在更年期的调整变化中 ,不少人的内在生理机能出现了复苏现象 ,从而开始生命过程的第二周期。老龄化社会的出现是多种社会生态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老年人繁衍了后代 ,为社会的进步 ,各项事业的发展 ,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智慧 ,他们现在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是过去劳动的延期支付。老年人才资源的“二次开发”,既是“科教兴国”的客观需要 ,又可以“为”促“养”  相似文献   

16.
王玮  赵琼 《法制与经济》2009,(8):128-129
至2000年前后,中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老年人养老成为社会普遍的话题,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与困境,本着“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农村养老立法价值取向,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孝”的文化理念始终贯穿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之中,随着2000年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社会不仅要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金,更要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然而从目前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养老体系来看,存在着国家养老保障体系覆盖率低、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专业服务人员匮乏、社会机构参与程度低等问题。问题的日趋严重性,更是引起了今年两会代表的极大关注。面对这种情况,加强政府监管,尝试引进商业运作实现资金的多元化。扩展保障体系覆盖范围,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等等措施便日益显现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阿峻 《江淮法治》2012,(10):46-47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关爱空巢老人是一个大问题。一个从河南走出的小伙子。成立了“十二邻”社区剧场。通过互动戏剧等方式.为社区里的老人送去温暖和欢乐,驱走了空虚与孤独。  相似文献   

19.
王雪 《法律与生活》2010,(20):55-56
新闻背景: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接近1.6亿,占人口总数比重达到12%。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在农村,已经进入老年人之列的儿女仍需赡养父母的“老养老”问题日益突显。  相似文献   

20.
“留守老人”这个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留守老人”这个现象给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就业形势日益多样化,如何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留守老人们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条件、健康状况,精神状况及生活照料等各方面都比较差劲,这就需要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健全法律法规,不断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农村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