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化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和发展环节、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思想体系的融合、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精神实质,使其能拓展其现实适用性。从关系的角度看,"和谐"与"对抗"是对应的哲学范畴。经由人的实践主体为中介,"异化"反映的是一种人与其行为结果的对抗关系。自然和社会领域的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实际上是一种异化。和谐达成与异化克服过程具有同一性,和谐是对异化的不断克服,这也正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前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政法学刊》2021,(6):28-42
"吹哨人"制度是弥补市场监管力量不足的重要手段,但中国"吹哨人"制度伴随市场经济发展了数十年,至今仍难以称其有效实施。现有"吹哨人"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低效乃至"异化"的,具体表现为"吹哨人"私益化、"吹哨"渠道虚置、"吹哨人"制度重新信访化等,未能为市场监管提供助益。通过对异化现象的分析,发现劳动保护的缺失是"吹哨人"制度异化的主要原因,而其他"吹哨人"制度较为成熟的国家,均以劳动法作为"吹哨人"制度建构的核心,因此中国"吹哨人"制度亟需以劳动法为核心进行重构。为此,应当以劳动者为原型重塑"吹哨人"形象,重新对之进行功能定位,并根据不同的市场监管环境拟定不同情境中"吹哨人"制度的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但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支撑。为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将循环经济纳入法律轨道;同时,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实质性阶段。因此对循环经济立法研究进行适当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1997年至2006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循环经济立法论文的研究并参考一些循环经济的专著与网站,企图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的阶段与特点作一个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是探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问题,以及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中,我发现马克思在其中的思想深度和力度,都已经超越了当时的人本主义者;特别是他的"对象性活动"的提出,内蕴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们承认技术的发现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但是技术的发现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人的自由,因而出现了人的异化。人在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异化现象——确定人的主体地位,本文认为应倡导"以人为本",重视精神生活,明确表明技术是唯一能够解放人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东北老工业基地自史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地,而中央的"振兴东北"战略正是对其地位的肯定。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是复兴东北的关键,亦是我国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石。"循环经济,立法先行",我国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刚刚起步,而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框架更是基本空白。基于此,本文从老工业基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循环经济立法现状、立法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制定《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7.
试论公共权力的异化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公共权力异化的两种现象——公共悖论和权力腐败出发,分析了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异化,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人的因素,二是制度的因素。公共权力的异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公共管理的满意程度,动摇了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此,文章结合我国现实,提出了一系列制约公共权力异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法的价值,反映的是循环经济法的存在、性质及活动对人的需要满足程度、目的实现程度相适应、相接近的状况。本文从循环经济与法的价值的一般分析入手,提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价值追求应为确保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效益、实现生态安全,从而推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协调。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舒阳晔 《法制与社会》2012,(29):225-226
教育异化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教育的异化违背了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使教育变成了人发展的桎梏,导致学生幸福的缺失.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异化是导致学生幸福缺失的主要原因.此外,教师的异化加剧了学生幸福的缺失.本文指出应通过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清除阻碍学生获得幸福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世界各国通过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项立法、在具体领域实施循环经济管理、重视抑制废物形成和体现预防优先原则等三类立法模式对其进行法律规范。我国在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方面的立法缺陷,不利于循环经济模式的确立与推广。应当从更新立法理念、明确指导原则、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简论教育异化下教师幸福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青 《法制与社会》2010,(9):189-190
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教育发展下所产生的教育异化导致了教师幸福的缺失。本文从教育与教育目的异化,教育与教育价值、人的生命价值异化两个维度阐述了教育异化下教师幸福缺失的原因与表现。文中指出构建社会基础、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是应对教育异化下教师幸福缺失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由构成循环经济法的全部现行的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体。构建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针对我国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法的发展现状,我国在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过程中主要应当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结合法治的本质要求,以实体性原则为指导。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在宪法的统率下不断完善循环经济基本法和各单项法律、法规以及加快地方立法。  相似文献   

13.
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个人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发展的有序化和精微化,异化的问题日益尖 锐,文化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文化的自由和繁荣,可以消除或至少减轻异化给人带来的痛苦和对社会的可能造成 的负面影响。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法人》2013,(9):55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纤维素纤维的一线专业厂家,年生产规模45万吨,员工3800余人。公司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开发、制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纤生产核心设备。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是集团"两碱一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一极。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央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在此过程中,政府责无旁贷。根据我国实际,政府应在制度供给、技术创新、政策完善、立法监督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强力 《河北法学》2007,25(5):119-125
关联公司间诉讼的异化在本质上属于公司间的关联交易,或者说是关联交易行为的诉讼表现.1996年的"碧纯"水侵权案就是典型的关联公司之间的诉讼.以本案为切人点,分析关联公司间诉讼异化的本质及其成因,寻求其回归本源的对策,对我国现行制度应对异化诉讼的措施及其完善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海英 《行政与法》2007,(1):127-128
一、异化的基本理论⒈异化概念的发展及含义异化作为哲学概念,开始于启蒙时期。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第一次赋予异化以系统的哲学含义,即绝对精神自我运动为自然界的这一环节,也就是外化、异化。而自然界向绝对精神回归,重新达成主客统一,就是异化的扬弃。之后的费尔巴哈则用异化这一概念表达了上帝对人的本质的占有。由此异化的主体由黑格尔的客观精神变为感性的人,异化从此具有了否定生命的价值判断的含义。马克思受古典经济学的启发,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分析基础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即劳动产品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18.
制度异化是指因制度缺陷或其他制度外的因素而导致人所建构的行为规范成为束缚与支配人的工具.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视角来看,我国的职务发明制度在实践运行中表现出明显的异化特征,导致这种异化的内在原因是职务发明制度的缺陷,外在原因是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职务发明制度的异化客观上使得该制度沦为企业奴役发明人、谋取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工具,严重偏离了职务发明激励创新的制度目标.因此,为回归职务发明制度的立法初衷,应该对异化的职务发明制度进行匡正,确立以人为本的制度理念,构建互为制衡的产权配置模式并完善我国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  相似文献   

19.
法律异化是指法律这种人类创造出来的本用于服务人类的社会规范,因为一些原因反而成了走向人类对立面的一种异己力量的法律变化。其表现为依"法"迫害、合法伤害、非法侵害、人们对法律的异己感和积极寻求法律的替代品等多种形式。法律异化的人为因素是人的异化,客观因素是法律本身的悬空与不切实际、法律规范限制性的僵化、司法的"证据中心主义"和法律运行的程序主义等。克服法律异化的路径有以人为本,确保良法的产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防范主体的自我异化;运用宏观、全面的社会治理手段防范法律的异化等。  相似文献   

20.
周琰 《中国司法》2014,(8):53-56
正一、司法权与律师执业权利司法是与立法、行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专司法律适用和司法裁判的权力。司法权通常是指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对具体案件进行裁决,依法解决利益争端,围绕诉讼活动展开的一种专门权力。司法权是一种权力,就存在与所有权力一样的弱点——权力的异化。司法权的异化有时比行政权的异化后果更为严重,因为司法权是最终裁决权,如果被滥用,轻则涉及财产和权利的损害,重则危及自由和生命。被视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权一旦失守,不但正义不复存在,连挽回正义的可能也很渺茫。波斯纳法官曾经提醒我们:"如果独立性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