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伟 《中国监察》2009,(2):43-43
在制度缺失的情况下,行政领域的腐败大多是由行政权力滥用和行政行为失范造成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公权私用,违背公共权力的宗旨,把对公共资源的管理权变成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索取权;专权独断,权力缺少明确界限和有效制衡,不同程度地集中在少数人乃至一个人的手上;超越权限,行政机关职权任意扩张,超越法定权限;权力缺位,行政机关或人员不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2.
《政府法制》2013,(2):11-11
我的核心观点就是必须通过规范公权力的方式来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腐败。我认为,腐败的产生和权力不受制约、权力滥用有直接关系:预防腐败,特别是惩治和消除腐败,也必须将公权力纳入法}台的轨道,通过严格的法律规范,制约公权力,规范公权力,防止可能发生的公权私用、权力寻柑及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3.
腐败是怎样产生的腐败是指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腐败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有谋私的动机,即腐败动机;二是要有谋私的条件,即腐败机会。一、腐败动机的形成腐败动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诱因很多。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天性,决定了权力持有人总是难以排除以权谋私的可能性。目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体制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利益格局调整,利益主体的分化、利益意识的强化、利益差距的拉大,使人们面临着利益选择和利益指向的新考验。相当数量的人对个体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感受比较…  相似文献   

4.
防范利益冲突,从更深层面有效预防腐败,应注重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限制因"公权私用"而产生的权力腐败问题。公共权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证不同利益群体服从某种既定社会公共利益配置规则和配置结果的支配力量。从本质上讲,利益冲突导致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吴建荣 《中国监察》2010,(24):30-30
近日,为加强对普通公职人员因私出国(境)的监管,龙湾区推出了三项举措:一是加强教育,使广大普通公职人员牢固树立出国(境)自觉接受组织监管的意识;二是各单位加强对公职人员因私出入境证件的收缴、保管的管理,建立证件专人负责制度;三是建立普通公职人员因私出国(境)请示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6.
公共权力异化导致腐败公共权力是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而设定的权力,其目的是为公众提供服务。公共权力一旦被私用,就会使国家财产和社会资源变为权力垄断者的私人占有物。目前,一方面我国反腐败的成果巨大,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另一方面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有些腐败现象仍然突出,个别领导干部的活动严重违背宪法,而宪法却对其缺乏有效的制约。据新华社报道,陕西省洋县是一个只有40万人口的贫困县,在原县委书记邱军的主持下,在其升任汉中市副市长前的13个月内提拔调整科级干部800多人,超编307人。其中,仅在某…  相似文献   

7.
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贿赂腐败的发展动向及抑制策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葛圣平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贿赂等腐败行为是世界各国普遍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贿赂行为的惩治,并不断加强打击力度,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  相似文献   

8.
万安中 《政法学刊》2009,26(4):42-44
在封建制社会,狱吏腐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狱为市”,贪赃枉法;二是拘系无常,法外用刑;三是非法杀囚,枉害人命。狱吏腐败是封建监狱管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腐败,作为一种公职人员为了谋求私利而不当使用公共权利、违背职责和法律规范的行为,是以权钱交易作为基本形式的。当今世界,贪污贿赂之风到处蔓延,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消极现象。官场腐败的恶性肿瘤甚至扩散到了西方国家审判机关的肌体,侵蚀着司法人员的灵魂。由此引发的法官贪污受贿、营私舞弊的丑闻也时有发生,举世震惊。腐败将市场交换原则运  相似文献   

10.
如何遏制和逐步根除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要采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行为法学的角度看,对腐败行为的控制目标是:行为前的控制──通过民主和法制教育,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民主观、价值观,厌恨和反对以权谋私;行为中的控制──创立权力制约机制;行为后的控制──严格执法,强化对腐败分子的惩戒。按此思路,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有关的理论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一、"上下一致"论和冲破传统的理论误区;二、"权力制约"论及其目标模式;三、"双向监督"论和完善我国的监督机制;四"峻法除腐"论及其相应的硬举措。  相似文献   

11.
青K罪,是指处理他人事务的入,以为自己或第三者谋取利益为目的,或者以损害原主利益为目的,违背其责任义务,给原土造成财产损失的行为。规定在日本现行刑法第247条当中、①一、背信罪的本质何谓背信罪的本质.围绕着这个问题,日本刑法学界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即权限滥用说和违背信任说。前者,认为背信罪是行为人通过滥用法律所赋予的代理权限,侵害原主财产利益的行为。根据这种观点,只有在行为人拥有法律所赋予的代理权限,并滥用该代理权限.在对外法律关系中,与第三者从事法律行为时,侵害原主财产利益的,才成立本罪;…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的民族,而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博大精深的文化被弃之如屣,痞子文化却登大雅之堂。同时,传统伦理道德面临崩溃,而新的道德体系并没有随之建立。面对利益的诱惑;坑蒙拐骗横行,交易主体之间缺乏最起码的信任,整个社会信用面临崩溃的边缘。 重建社会信用,必须强调法律的作用:一是要完善立法,特别是刑事立法,加强对违背信用的交易者的惩罚力度;二是要维护和保护司法公正,维护法律的尊严;三是要重视法律服务,特别是律师的作用,通过律师的沟通引导,重建社会信用。同时,也引导人们改变观念,由事后诉…  相似文献   

13.
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腐败与反腐败李洪长“腐败”,在英文中的意思是“分裂成许多碎片”,一般意义上概括为:不正当地运用公共权威以获得个人的好处。具体说来,对腐败的定义大致可行为三类:1.以公职为轴心的定义,即从人们与公共职务的关系以及公职人员所承...  相似文献   

14.
田湘波 《检察风云》2014,(11):26-27
日前,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一次记者会上"自曝家丑"时称,两宗有关科研经费的腐败案件正在调查。这是治理腐败进入科研领域的重要信号。要治理科研腐败,就要懂得什么是科研腐败以及用什么样的理论来预防和惩治科研腐败。根据腐败行为发生的领域或部门及其作用的领域来看,可以区分为政治领域腐败、经济领域腐败和社会领域腐败等。政治领域腐败主要是指公共权力部门的腐败,经济领域腐败主要是指企业的腐败,社会领域腐败主要是指非政府领域腐败,也叫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领域的腐败。社会领域腐败,如从社会权力机制而言,是权力滥用的表现;从社会伦理环境而言,是享乐主义价值观的现实恶果。  相似文献   

15.
反腐与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腐败一般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腐败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反社会的、危及统治阶级正常秩序的行为。腐败现象的蔓延往往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形象。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的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因此,我们必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反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治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指任何公职人员在任何时候,以实际的或者潜在的行使或者不行使公职人员职能为交换条件,为自己、他人或者任何机构索要、同意接受或者接受不论何种性质的不正当利益。这是9月1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刑法学大会通过的《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腐败及相关犯罪决议》报告,对腐败作出的定义,是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国际刑法学者达成的共识,被称为全世界衡量腐败的“统一标准”。惩治腐败,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因为,腐败及其相关犯罪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腐败削弱公共管理的廉洁性和有效运作,破坏法治与民主,阻…  相似文献   

17.
自从剥削和剥削阶级产生以来,腐败与廉政作为两种相对立的社会现象,便同生共长,相互伴随,成为阶级社会的永恒话题。腐败现象是人类的共同敌人,为人类社会所深恶痛绝,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一部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历史。本文侧重从消费角度研究公职人员产生权钱交易的思想动机,亦即从公职人员的消费变迁来探究消费这样一种社会经济行为与公职人员权钱交易的内在关系,以求有助于检察机关对贪污贿赂案件的侦破。  相似文献   

18.
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封建社会,国家权力对社会生活进行无孔不入的干预与控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不存在相对独立于国家的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社会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往往忽略或者抹煞了社会个体与群体利益的多样性,和国家与社会的区别性,以致造成"国家──社会"一体化格局。这实际上是因袭了中国古代的"国家文化"传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学界要对"国家与法"这一主题关注的同时,加强"社会与法"的研究,由此展望当代中国法治的新走向:法律由国家统治社会的工具变为保护社会的工具和社会自我保护的工具;由作为国家单向控制社会的工具,转到法成为国家与社会双重与双向控制的工具;由逐步实现法治国家,到最终形成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9.
公职人员腐败渎职问题研究综述亦冬公职人员腐败渎职问题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对腐败问题的研究中,存在不少争议,如腐败的定义是什么?产生腐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等等.兹将其主要观点作一简述,以...  相似文献   

20.
业主委员会(以下简称"业委会")的设立本旨在于更好地维护业主整体利益。但实践中,出现了业委会成立难,业委会怠于行使权利,业委会自身腐败并与物业公司沆瀣一气、牟取不法利益等问题,违背了其设立本旨。为此,应当明确业委会的召集人和召集条件,成立业委会分会,建立业委会怠于行使权利时业主的"派生诉讼"制度,进行业委会职业化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