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现代法学》2015,(4):77-88
在国家荣誉制度的立法过程中,应对其政治理念、宪法依据与宪制功能有深入的认知。荣誉制度作为连接国家与公民的政治纽带,一方面强化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归属,促成政治认同与进行社会动员;另一方面则代表国家对公民进行教化与规训,经由英模塑造达成特定国家目标。中国宪法规定了国家荣誉与个人荣誉的"双重主体结构"与实现路径,国家荣誉构成个人荣誉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于国家任务的实现。此外,国家荣誉制度兼具重要的宪制功能,包括了对于政权合法性的建构、对于政治诉求的吸纳,以及引导主流价值观。国家荣誉立法应符合宪法所设定的原则,提高与增强国家荣誉的权威性和稀缺性,强调评审机制的独立性和参与性,并通过荣誉制度来培育公民的政治人格。  相似文献   

2.
论国家荣誉制度的宪法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宁峰 《法律科学》2008,26(5):14-22
国家荣誉是国家元首以国家名义授予的荣誉,在一国荣誉体系中具有最高权威性。国家元首授予是国家荣誉制度的宪法基础,但是国家荣誉制度的具体安排视各国宪法体制规定。我国在国家荣誉授予上已有一定的历史经验,在国家荣誉制度立法中要注意几个问题:增加国家荣誉种类,完善国家荣誉体系;扩大国家荣誉的适用范围,限制地方性荣誉的授予;理清国家荣誉授予标准,扩大国家荣誉授予对象;完善国家荣誉推荐、审查、授予、剥夺、恢复、处罚等程序。所以,国家勋章法应改为国家勋章奖章法,统一规范勋章和奖章的授予行为,暂不规定国家荣誉称号,而行政奖励法则规范行政机关授予荣誉及物质奖励行为。  相似文献   

3.
现代荣誉教育起源于英美高等教育中精英主义教育理念的发展,其目标是专门为优秀学生设计一种个性化教育形式,以适应优秀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荣誉教育以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直接目标,透过荣誉学院组织实施,并且逐步制度化。在汲取古今中外教育理想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的荣誉教育形成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主要包括书院式管理、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培养、研究性教学和国际化发展。但是,荣誉学院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与困境,如刚性制度与自由发展的矛盾、政策倾斜与资源不足的矛盾以及卓越目标与就业现实的矛盾等。在荣誉教育实践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主要包括,完全学分制、全程导师制与进入—退出制;"小学分"课程、"小班化"教学、"小组别"研讨;"跨学段"选课、"跨学校"学习、"跨学科"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4.
“荣誉谋杀”一般发生在宗教意识较浓、部族结构为主导的地方。在我国实施婚姻法多年的今天,在广西上林县一个偏僻的乡村,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荣誉谋杀”。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不堪承受妻子频频红杏出墙,残忍地杀害了妻子和她的私生子。2004年12月底,这名为“尊严”而疯狂的男子覃坚文被南宁市中级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相似文献   

5.
有时候人们对荣誉的需要远比对物质的需要更强烈。精明的“商家”深知这一点,于是他们便办起了五花八门的“荣誉公司”,利用各种信息收索人名地址,以信函的形式向垂钓对象推销“荣誉”。本人和同一办公室的杨君多次被作为这样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崇尚荣誉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而淡泊名利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军人应当正确认识和把握崇尚荣誉与淡泊名利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履行使命中把崇尚荣誉与淡泊名利的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晚清政府在借鉴西方勋章制度的基础上,颁发了《奏定宝星章程》,开了近代中国国家荣誉立法之先河.其后的民国政府颁发了《勋章章程》、《颁给勋章条例》等系列规范,构建了以勋章制度为基本内核的国家荣誉制度.早期中共政权也制定了英模表彰等方面的条例和规范.中国近代以来诸如此类的国家荣誉立法例,为新中国的国家荣誉制度立法和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江曾培 《检察风云》2011,(21):38-38
时下不少的协会、社团,都热衷编制各式各样的荣誉帽子,待价而沽,卖力推销,谁愿意掏腰包,不仅可戴“富强”的帽子,还有什么“天才”、“英才”、“脊梁”、“名人”、“突出贡献”等荣誉帽子,供君选择。这些社团机构犹如在开帽子公司。“帽子”钓鱼,愿者就会上钩。近日有所谓“共和国脊梁奖”,一些被戴上“脊粱”帽子的明星,被指责为花钱...  相似文献   

9.
丛林  峻岭 《检察风云》2014,(7):62-63
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获得的荣誉,往往倾注着另一方的支持和奉献。有歌词唱道:“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那么,夫妻一方获得的荣誉物品,是共同财产还是归—方的财产?  相似文献   

10.
对刑法中新增罪名的合宪性审查应当从基本权利的限制和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两个方面进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在对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予以保障的同时,也限制了国民的言论自由和文学艺术创作自由.由于言论自由和文学艺术创作自由均属于无法律保留的基本权利,只有将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的保护法益认定为英雄烈士的名誉权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本身具有宪法价值的权益,并且严格把握该罪的成立范围,才能确保该罪的合宪性.基于罪刑法定原则和本罪的体系定位,本罪意义上的"英雄"应限于被省部级政府部门或军队相关部门授予英雄称号的过世者,以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其功绩获得国民普遍承认的已过世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生活》2010,(3):64-64
2010年,无锡市出台了《关于提高市以上劳动模范待遇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劳动模范特殊困难帮扶金、生活困难补助金、荣誉津贴发放的暂行办法(试行)》,其规定了为“老劳模”发放荣誉津贴。建立劳模特困帮扶资金,设立低收入劳模补助资金等优惠政策及发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第十五届亚运会在美丽的海湾城市卡塔尔首都多哈落下帷幕。在15天的比赛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惊叹且难以企及的辉煌,最终以165枚金牌再次蝉联金牌榜的首位,亚洲“老大”的地位固若金汤,无人撼动。中国体育代表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与运动员们把国家荣誉看得至高无上并为之不懈奋斗分不开。在运动场上,他们带着为祖国争光的神圣责任进行比赛,靠着顽强拼搏、永不气馁的精神捍卫着国家荣誉,在夺冠的艰苦历程中不断提升着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 为了鼓励和表彰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华侨和市外其他人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外国人、华侨和市外其他人士,可以授予“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  相似文献   

14.
剥夺政治荣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一种附加刑。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识和运用这一刑罚,尚有不同意见。本文就此谈点个人浅见。一什么是剥夺政治荣誉?《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对于危害重大的犯罪军人,可以附加剥夺勋章、奖章和荣誉称号。”根据  相似文献   

15.
吴龙贵 《政府法制》2012,(33):39-39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但在美国马塞诸塞州的剑桥镇,却有着两所世界闻名的顶级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常常为了荣誉而引发“战争”。  相似文献   

16.
荣誉的背后     
山西省公安消防总队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新闻单位争先恐后地登门采访,每次,总队长田生有都是微笑着说:“我们的工作还不是尽善尽美,今后我们将把工作做得更好。”他以质朴的语言对待荣誉,他更以质朴  相似文献   

17.
2000年,“郑州市十大新闻人物”、“郑州市十大优秀青年卫士”、“郑州市职业道德十佳个人”、“郑州市政法系统最佳转化能手”……一连串崇高荣誉五色花环,落在郑州市齐礼阎劳教所五大队教导员洪岩头上。  洪岩,这位全身心扑在劳教人员身上并取得突出转化效果的共产党员,这位失足人的心灵医师精神向导,当之无愧。  1984年,走上劳教所这个特殊岗位的洪岩,怀着一腔热情开始了管教生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教育、感化、挽救”这个党的劳教工作6字方针落实到日常工作上,春风化雨,把爱心、把信念、把法律、把真善美送…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经过审议,决定对《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予外国人“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的办法》作如下修改和补充: 一、法规名称修改为:“上海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规定”。 二、序言改为第一条,修改为:“为了鼓励和表彰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华侨和市外其他人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三、第一条改为第二条,修改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外国人、华侨和市外其他人士,可以  相似文献   

19.
周久玲 《中国司法》2001,(12):26-26
1996年,深圳市第一劳教所成为全国第一批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并荣记集体一等功。截止到去年,先后有60多次被司法部、省司法厅、省劳教局、市司法局评为先进单位,荣记集体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这些荣誉足以证明所党委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凝聚力来自劳教所的“大参考”深圳市第一劳教所办公大楼一楼的大厅内有3块金属告示栏,民警、职工称之为劳教所的“大参考”,所里的人事任免、生产财务、民警考察等重大活动、重大举措和重大事项都张贴在告示栏上,吸引了一批又批的民警、职工驻足观看。近几年,所党委成员从工作实际中…  相似文献   

20.
高斌 《政府法制》2009,(5):30-31
法治,常被人们称为“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是一种理想的政治法律制度模式。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确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被认为是我国依法治国的起点。但是,著名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则指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而不是十五大,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依法治国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