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GC-MS检测窒息死SD-大鼠脾组织中代谢产物的时序性变化规律来推测其死亡时间(PMI)。方法密闭橡胶囊封闭大鼠口鼻致捂死,置于25℃、75%湿度的恒温恒湿箱中,分别于0h、24h、48h、72h、96h、120h 6个时间点提取脾组织,GC-MS检测各时间点脾脏组织中代谢物变化,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推断PMI方程。结果通过谱库定性分析,共检测出40种代谢物,构成了大鼠窒息死模型脾组织的"代谢物谱"。建立PLS-DA模型,通过VIP1且Kruskal-Wallis检验(P0.05)筛选出17种重要的代谢物,其中L-亮氨酸、L-脯氨酸、L-丙氨酸、L-赖氨酸、L-谷氨酸、亚油酸、L-色氨酸、磷酸等8种物质,简单线性回归方程R~2均大于0.69,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为Y_(PM)I=2.138+15.537X_(谷氨酸)+123.225X_(脯氨酸)(R~2=0.886,SE=14.56)。结论尸体脾组织代谢物呈时序性变化规律,与死亡时间存在明显线性关系,代谢组学理论和检测技术可作为PMI推断新方法,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量化分析个体死后晶状体赤道部形状时序性变化规律的可行性,为利用眼组织推断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提供一种补充手段。方法建立兔空气栓塞死亡模型。在22±1℃、30%相对湿度室内,于兔死后96 h内每隔6 h分离晶状体,应用智能手机结合简易光源装置采集晶状体赤道部图像,基于Matlab软件设计相关程序代码,分割赤道部图像并提取赤道部边缘周长、面积及圆形度3项形状特征数值,建立PMI推断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兔死后96 h内,晶状体赤道部边缘周长、面积随PMI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圆形度随PMI呈线性上升趋势。建立的3项参数与PMI的线性回归模型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利用圆形度推断PMI的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最高(R~2=0.925)。结论个体死后晶状体赤道部形状变化呈一定时间规律性。研究建立的晶状体赤道部数字图像分析方法及指标为客观、量化推断PMI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房水中K+、Na+质量浓度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 方法 利用Z-5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在4℃、28℃下猪死后48h内眼房水中的K+、Na+质量浓度. 结果 4℃温度下,死后48h猪眼房水中K+、Na+质量浓度与PMI相关.推定方程为PMI=-0.178[K+]2+49.978(R2=0.995).PMI=120.987/[Na+/K+]-28.834(R2=0.905). 结论 房水中K+质量浓度变化可作为推断低温环境下尸体PMI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琦  赵建  牛勇 《中国法医学杂志》2021,(2):144-147,153
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一直是法医学鉴定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可用于推断PMI的尸体检材有很多种,脑组织因其独特的解剖学位置与生理功能,是推断PMI的重要检材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将根据脑组织推断PMI的方法进行综述,包括了通过脑组织的温度、形态特点等尸体现象推断PMI;通过死后脑脊液、脑组织的成分,如简单元素、小分子物质、蛋白质、DNA、RNA变化规律等生化改变推断PMI;通过脑组织、硬脑膜的生物力学特征、电学特性等物理特征推断PMI。虽然根据脑组织推断PMI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由于PMI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用时仍需结合现场环境、案情等运用多种指标综合判断。本文综述了根据脑组织推断PMI的方法,旨在为法医学PMI推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死后不同时间点新西兰兔肾脏CT值(单位:Hounsfield Unit,HU),获得其死后变化规律,建立死亡时间推断方程。方法采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0只,利用耳缘静脉空气栓塞法处死后放入20℃恒温箱内保存,在死后0~168h内,采取每隔12h进行一次CT扫描,检测肾脏CT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肾脏CT值与PMI的关系。结果 PMI在0~168h之内,肾脏CT值随PMI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使用曲线拟合分析,x:肾脏整体CT值,单位为HU;y:PMI,单位为h,其中二次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拟合回归方程为:y=2266.973-93.180x+0.974x~2(R~2=0.758,P 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肾脏CT值随着死亡时间的逐渐延长存在明显的死后变化规律,PMCT测量肾脏整体CT值可作为法医学推断PMI的新方法之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死亡大鼠看家基因mRNA时序性降解的组织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死亡大鼠看家基因mRNA时序性降解的组织差异性,评价其用于死亡时间推断的价值。方法SD大鼠20只分为死后0、1、3、5、7d共5组,脊椎脱臼法处死大鼠,提取大鼠心、肝、脾、肺、肾、脑组织,在相应时间段提取RNA,应用一步法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织中看家基因GAPDHmRNA和β-actinmRNA的水平,Vilber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扩增产物IOD值,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GAPDHmRNA、β—actinmRNA扩增产物相对灰度与积分光密度值随死后经过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且与死亡时间显著相关,大鼠脾脏和脑组织GAPDHmRNA和β-actinmRNA在死后5d内可检出,心脏和肾脏在死后3d内可检出,而肝脏和肺脏GAPDHmRNA和β-actin mRNA降解较快,仅在死后1d内可检出。结论脑组织和脾脏中mRNA稳定性较好,适用于PMI特别是晚期PMI的推断。除环境温度外,环境湿度也是死亡时间推断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量眼球整体CT值,并探究其死后的变化规律,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推断PMI的新参数。方法采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0只,处死后放入20±0.5℃温箱保存,在死后0~180h的时间间隔内,每隔12h进行一次CT扫描,检测眼球整体的CT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眼球整体CT值与PMI的关系。结果 PMI在0~180h之内,眼球的整体CT值随PMI的增加而增加,使用曲线拟合分析,其中三次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拟合回归方程为:y=-81.342+1.02x+0.099x~2-0.001x~3(x:眼球整体CT值,单位为HU;y:PMI,单位为h,R~2=0.969,P 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眼球CT值存在明确的死后变化规律,PMCT测量眼球整体CT值可作为法医学PMI推断的参数之一,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大鼠死后肌肉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肉类食品腐败程度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探讨EC作为尸体肌肉腐败程度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该法用于PMI推断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健康SD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后,保存在28℃环境中,于死后不同时间点提取大鼠后肢肌肉组织,用去离子水制成质量浓度为0.1 g/m L的肌肉浸渍液,并测量所得浸渍液的EC值和TVB-N含量。分析EC(x_1)与TVB-N(x_2)的相关性,建立二者关系的回归方程;分析两指标与PMI的相关性,并分别建立两指标与PMI(y)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肌肉浸渍液EC、TVB-N随PMI的变化曲线走势基本相同;EC与TVB-N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回归方程为x_2=0.14 x1-164.91(R~2=0.982);EC、TVB-N与PMI显著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9.38 x_1~3-370.68 x_1~2+2 526.03 x1-717.06(R~2=0.994),y=2.56 x_2~3-48.39 x_2~2+330.60 x_2-255.04(R2=0.997)。结论大鼠死后肌肉EC与TVB-N变化趋势一致,可以作为反映尸体肌肉腐败程度的指标,为腐败尸体PMI推断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皮肤切创后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情况,推断皮肤切创的损伤时间。方法建立大鼠皮肤切创模型,将21只SD大鼠分为切创后1、2、4、8、16、24 h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于伤后相应时间点取血,对照组直接取血。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检测血清代谢物并筛选标志代谢物,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analysis,OPLS-DA)模式建立标志代谢物含量与损伤时间关系的回归模型,对皮肤切创损伤时间进行推断。结果使用GC-MS对所取血清进行检测,初筛得到21种标志代谢物,使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4种标志代谢物,其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损伤时间之间无对应关系,不能直接用于损伤时间推断。使用OPLS模式可得到21种标志代谢物和4种标志代谢物的含量与损伤时间的回归模型,两者均可对损伤时间进行推断,但21种标志代谢物的回归模型预测准确性明显更高。结论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建立代谢物含量与损伤时间的回归模型,有望应用于皮肤切创的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10.
利用猪胸主动脉生物力学性能时序性变化推断死亡时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分析家猪尸体胸主动脉生物力学性状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死亡时间(PMI)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180根家猪的主动脉,在恒定温度、湿度下,于2~230h之间每间隔12h设置1个取检材时间点组;各组主动脉检材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拉伸检测极限载荷、极限载荷变形、平均力、应力、应变,宽度和厚度等生物力学参数指标;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家猪死后230h内,随PMI延长,胸主动脉大体观呈自溶腐败性变色、瘫软、液化趋势。生物力学参数指标中,极限载荷、平均力和应力呈随PMI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PMI间隔24h组间比较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决定系数分别为0.923、0.806、0.867,估计标准误差分别为±18.39h、±29.88h、±24.58h,PMI间隔24h组间比较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与PMI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均P>0.05。结论死后230h内家猪胸主动脉的极限载荷、平均力和应力的死后时序性变化,与PMI呈明显的负相关性,可用于PMI推断,其中极限载荷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