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太史公是官名,司马迁出仕是由于父亲的保举;司马迁与李陵交往始于太初二年之前,司马迁遭祸是因为武帝的私欲、多疑和喜怒无常;征和二年,《史记》已基本完成;《史记》他作主要集中在司马迁受刑以后的七八年间,作始终坚持作史“至太初而讫”。  相似文献   

2.
汉高祖刘邦首先确立和亲政策,其内容为:汉匈双方结为兄弟,汉王朝将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每年奉送大批丝帛等财物。这种政策为吕后、文帝、景帝等统治者所继承,对汉代的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汉初和亲政策的形成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刘邦建国后屠戮功臣的措施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汉前期政治与经济产生了长久的消极影响。直到汉武帝派大军重创匈奴后,汉匈双方才逐步建立起真正和好相亲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认真考察了黄帝以来至汉武帝时代、特别是秦汉时期刑法对国家盛衰兴亡影响的历史,总结了施行刑法的经验教训,从而在其历史巨著《史记》中表达了比较完整、有一定进步性的刑法思想。我们对此加以探讨,不仅有助于促进司马迁思想研究的深入,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试作初步探讨,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佚名 《政府法制》2014,(35):30-30
汉武帝时,大将军李广利派人给太史令司马迁送来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司马迁赞不绝口。欣喜万分,夫人见状探问道:“莫非大人想收下此玉?”司马迁笑道:“收下又如何?如今受贿已成风,两袖清风者能有几人?”夫人听罢愤然作色道:“送礼受贿,乃小人所为,大人一贯深恶痛绝,今日为何自食其言?”司马迁笑道:“我只是故意考考夫人罢了。”随即将美玉退还来人。面对夫人的批评.司马迁以笑应对,并欣然接受。善待批评,成就了“司马迁考妻”的佳话。  相似文献   

5.
建达 《法制与经济》2009,(15):19-19
河南的王帅、内蒙古的吴保全因言获罪,经过新兴媒体的披露和公众的理性参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由此产生如何杜绝公民“因言获罪”现象的讨论。王帅事件已经有了初步结果,河南省副省长兼省公安厅厅长表明了态度,并且开始追究构陷者的责任。内蒙古的吴保全案还没有圆满结果,那位“因言获罪”的年轻人还在牢里,  相似文献   

6.
汉武帝即位时只有16岁,很贪玩, 常常带侍从微服出游。他自称平阳候,在 山林田里纵马奔驰,追逐虎、兔、狐、獐, 不知踩坏了多少庄稼。老百姓见这群人 横冲直撞,糟踏庄稼,无不狂呼叫骂。 这天,汉武帝一行半夜里到了柏谷, 找了一家小客店住宿。汉武帝向老板讨 水喝,老板没好气地说:"我这里没有水, 只有尿!"然后又悄悄约了一帮乡亲要揍 汉武帝一伙。多亏老板娘看出汉武帝不 是一般人,好言劝走了乡亲,用酒灌醉了 老板,汉武帝才免遭一顿毒打。 通过这件事,汉武帝知道百姓对他 的瞎胡闹十分憎恨。第二天,汉武帝召来 老板娘,赐她千金,还拜店老板为羽林  相似文献   

7.
浩清 《政府法制》2005,(7):16-21
苦读、为官、升迁、退隐、获罪,从政近20年最终却黯然收场。在戏剧性的变化中,这个原本是“淡泊名利、冲破官本位典范”的学者型高官的形象也渐趋真实。而此事件后面的权力监督、官员问责与退出机制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新发现的《史记正义》佚表明:《博物志》的资料是推考司马迁生年的唯一原始资料,也是司马贞、张守节共同依据的史料。据此推算,司马迁只能是生于武帝建元六年而不可能是景帝中元五年。由此推考,《游侠列传》等五篇赞语中的“太史公”应是司马谈而不是司马迁,这些篇目的写作应自司马谈始。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八十一年,即汉昭帝始元六年,西汉朝廷召开了一次盐铁会议。这是专擅朝政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精心策划、幕后操纵的妄图改变汉武帝政治路线的一次会议。会议期间,展开了激烈的儒法大论战,奴隶主残余势力和地方诸侯王割据势力的思想代表“贤良”、“文学”在会上捣乱。他们繁征博引,称尧舜,颂孔孟,讲道德,说仁义,反对中央集权制、盐铁官营政策和北抗匈奴的抗战路线。同时,还恶毒攻击秦始皇和吴起、商鞅、李斯等历史上的法家。御史大夫、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桑弘羊(公元前一五二——公元前八○年)站在法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景帝、武帝时人,约生于公元前145年,卒于公元前86年。历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勤学好问,善于著述。他在充分掌握国家文献和民间资料的基础上,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史———史学巨著《史记》。《史记》虽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包含了丰富的法律思想。尤其是对司马迁德教与政刑的思想的分析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司马迁认为,在治国理民当中,礼乐仁义等德教与法令刑罚等政刑相比,不能不占首要地位。他说,孔子曾指出: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相似文献   

11.
所谓批评与自我批评,往往就是要敢于说真话,而说真话,常常是需要冒很大风险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惟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辞获罪”,因说实话掉了脑袋的不胜枚举,而因善说假话加官晋爵的也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2.
吴晓波 《法人》2006,(12):82-83
很多改革的行为在一开始都是对现有体制的突破,因而先天地带有违法、违规的特质。中国企业家的“原罪”亦是这个改革时代的“原罪”三十年企业史,企业家落马无数,而喊冤申屈之声不绝于耳。细细品读这些案例,将发现一个很奇异而很少为人关注到的事实:一些被定罪的企业家往往犯事于东,却获罪于西,竟生生有一个“法罪错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我在光亚任教,一直就没有中国教师资格证,为何以前没解聘呢?"——"先跑教师"范美忠坚持自己是"因言获罪"。光亚学校校长卿光亚表示,校方在6月11日接到都江堰市教育局纪委通知,  相似文献   

14.
司马谈作史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贞说:“《史记》者,汉太史司马迁父子之所述也。”(《史记索隐》序) 司马贞的话,完全符合《史记》创作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说:《史记》之作,自司马谈始。《太史公自序》载司马谈临死对司马迁的话道:“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谈既念念不忘《史记》的创作,把它看作是自己毕生的事业,而《史记》的规模又是如此宏大,那么,直到他逝世前还没有动笔,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而从司马  相似文献   

15.
《史记》,是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两代人毕生心血的结晶。这一点,前人早已指出。《隋书·经籍志二》:“至汉武帝时,始置太史公,命司马谈为之,以掌其职。……谈乃据《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旧唐书·经籍志上》:“昔马谈作《史记》,班彪作《汉书》,皆两叶而仅成。”晁公武  相似文献   

16.
汉武帝视察朗暑时,见到一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朗官。因为一般的郎官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汉武帝就奇怪地问他:"公何时为朗,何其老也?" 老郎官回答说:"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朗。" 汉武帝又问:"何其老而不遇也?" 老朗官答:"文帝好文而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10月是一个不平静的月份。一个月内,海口和北京两地基层人民法院分别审理了被中国媒体誉为"环保斗士"的刘福堂的所谓"非法经营罪"案与"学术批评网"的创始人杨玉圣的"非法出版物"案。而刘福堂的"非法经营罪"也是因公诉机关指控其从事"非法出版物"活动而获罪。一个公民因自印材料成书,仅仅因未取得国内省级出版行  相似文献   

18.
刘欣 《法治纵横》2011,(6):35-36
2月11日。曾因重婚罪获罪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悄悄在微博现身,以中海油高级研究员的身份。在没有做任何网络推广的情况下,以两条“打招呼”式的微博获得了5万多名“粉丝”。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的通变观是在五德终始说的影响下形成的.在表述过程中,司马迁以"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以及"承弊易变"传达了"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哲学思想.受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司马迁将历史考察放到了终始循环方面.在邹衍"先验小物,推而大之"先验思想的影响下,司马迁以"先验小物"支撑天人感应,把自然之变扩充为主观上的类推逻辑的先验论,从而使其通变观与五德终始说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波音 《政府法制》2013,(5):39-39
公元前215年,秦朝大将蒙恬率领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上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就地修筑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