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面前,如何进一步加强劳教工作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问题,是我们当前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笔者认为,积极倡导和大力推进说理式执法,是加强劳教工作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切入口。一、说理式执法的基本内涵分析"说理"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明道理,如"咱们找他说理去";二是讲理,不蛮横,  相似文献   

2.
张晶  陈锡钢 《法制与社会》2011,(36):193-194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这一要求既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又给未来一段时期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行政执法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执法理念、执法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笔者从推行说理式执法的可行性入手,分析了说理式执法的优势,对推进说理式执法的具体架构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袁志勇  王强 《法制与社会》2013,(31):175-176
烟草专卖管理中针对不同经营零售户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执法的效率和效果.山东德州市乐陵烟草专卖局在实践中创立并采用了“前置式”、“亲情式”、“预警式”、“说理式”和“联合式”等执法方式,充分体现了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判决说理已实现繁简分流,但复杂刑事案件判决说理模式依然援用固定格式填充说理,经常出现有法无情、法官粗暴说理的现象,这种"行政式"的说理方式与裁判说理的开放性、建构性特征不符.于德水案判决书突破判决书的传统模式,法官以自己长期积累的审判经验,根据案件特点作出符合其价值判断和逻辑规律的订制式说理模式为传统说理难题指出了解困途径.可见,司法正义不仅是被平等地对待,更应被法官认真、充满人文情怀地平等对待.人文说理模式可以成为复杂案件裁判说理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与宁波市检察机关的做法相类似,我们南康市检察院在加强法律监督说理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以“人性化平和执法”、“不批准逮捕理由说明”、“不起诉决定理由说明”、“民行抗诉说理与申诉和解”等形式,加强法律监督说理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效果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对不批准逮捕案件实行法律说理在检察机关推行之初是为了尽力消弭检察机关行使不批准逮捕决定权与公安机关行使侦查权之间的疑问、矛盾与冲突,也是消解案件当事人(尤其是被害人)内心存在疑问,尽力减少不和谐因素的重要举措,其在司法实践中取得了解决异议争端、节约诉讼资源、降低诉讼成本、提升案件质量、减少涉诉信访等诸多明显效果。不批准逮捕案件法律说理作为检察机关探索的新型法律诠释制度隐含了一种制度性的变革进路,改变了基于目前状况下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执法办案过程中不说理或者说理不充分、并且在短时间内不能改善的弊端,既能维护检察权的权威,又能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陈全 《法制与社会》2011,(2):145-146
说理执法的内涵系统丰富,正确理解其中深意不但对贯彻落实好"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而且能够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的法治进程。本文拟从以史为鉴、制度创新和理念与时俱进三个方面对廉洁公正执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行格式化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随着依法行政的深入,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必要性日渐显现。本文就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陕县人民检察院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全力化解社会矛盾;以顺畅对接为核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以强力牵引为取向,维护公正廉洁执法.通过检察一体化机制,使社会矛盾化解取得实效;通过探索刑事和解、说理释法、附条件不起诉和社会矫正检察监督工作,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效;通过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使公正廉洁执法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卫生监督事业的不断发展,行政处罚文书的改革一直是卫生执法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说理”则是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的主要方向。本文首先强调行政处罚文书“说理”改革的迫切性,然后强调行政处罚文书行文结构的稳固性,最后主要从证据的认定和说明、案件事实的表述以及行政机关对案件的评析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行政处罚文书的说理性。  相似文献   

11.
“警察人性化执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玉功 《时代法学》2007,5(5):87-94
警察人性化执法,是指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在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照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的程序,改变执法观念和执法方式,以人为本,实现执法公正的一项专门活动。在警察人性化执法中,严格执法是前提,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包括警察自身的合法权益)是核心内容,人文关怀是方式,实现执法公正是终极目标。而"懦弱执法"、"人情执法"、"不平等执法"和"首次不罚"的执法都不是警察的人性化执法。警察人性化执法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三:一是完善公安法律制度;二是提高人民警察自身的素质;三是加强监督,从严治警。  相似文献   

12.
“皮筋”变“钢尺”: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代伟 《行政与法》2010,(11):27-29
在行政执法中如何克服随意性,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增强行政处罚透明度,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是所有行政机关一直深入研讨的课题。现实的自由裁量权是"皮筋",期望中的自由裁量权是"钢尺","皮筋"变为"钢尺"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自身监督、舆论监督等的共同努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制约、压缩执法人员手中的"弹性空间"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许秀华 《行政与法》2005,(12):28-30
执法人性化在我国的刑事执法领域和行政执法领域是比较时髦的话题,但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错误倾向,本文主要探讨执法人性化的必然性和如何实现执法人性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Simple deterrence will often fail to produce compliance commitment because it does not directly address business perceptions of the morality of regulated behavior. Responsive regulation, by contrast, seeks to build moral commitment to compliance with the law.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a regulator can overcome the deterrence trap to improve compliance commitment with the skillful use of responsive regulatory techniques that "leverage" the deterrence impact of its enforcement strategies with moral judgments. But this leads it into the "compliance trap." The compliance trap occurs where there is a lack of political support for the moral seriousness of the law it must enforce, such as is the case with cartel enforcement in Australia. In these circumstances, business offenders are likely to interpret the moral leveraging of responsive regulation as unfair or stigmatizing, and business perceptions of regulator unfairness are likely to have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long-term compliance with the law. Moreover, big businesses that perceive regulatory enforcement as illegitimate are also likely to actively lobby for the political emasculation of the regulator. In these circumstances, most regulators are likely to avoid conflict by taking the easy option of enforcing the law "softly," and therefore in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双服务”理念下的行政执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双服务”理念要求行政活动既要服务于公益又要服务于私益。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 ,行政执法应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 ,通过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创造性运用 ,将单方强制为主的行政执法方式转变成为综合多元、灵活弹性的新模式 ,并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以实现对行政执法的有效约束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Despite the fact that LGBTQ individuals are at greater risk of victimization than the average citizen, the LGBTQ community’s relationship with law enforcement has been a turbulent one. Using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including survey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s of town hall meetings, and following the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framework,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GBTQ community and law enforcement, and the perceptions of police within the LGBTQ community. The current study demonstrates how members of the LGBTQ community continue to have negative experiences with police that adversely impact their perceptions of law enforcement. Moreover, the findings underline the importance of examining how multiple identities impact an individual’s experiences with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law enforcement. Expanding past research on this topic, this study offers an analysis based upon suggestions of the study’s participants of what steps must be taken in order to improve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相似文献   

17.
石珍 《行政与法》2014,(10):26-33
随着社会自治领域的日益扩大,以国家权力为核心的一元权力结构逐渐解体,公共权力领域和私权领域的二元性分化开始显现,治理型政府取代管理型政府已逐步成为现代政府建构的主导形态.随着法治国家的不断演进,单纯的形式法治已经无法适应治理型政府的内涵与要求,作为一种更为合乎权利保障要求的法治形式,实质法治亦将在执法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执法理念与执法目的的变迁必然影响到执法理念的更新与升级.管制范式下的干预性执法、惩戒性执法、自卫性执法、专断性执法等理念需要转变,给付性执法、恢复性执法、履职性执法以及参与性执法等理念将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执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行政从“管理”到“执法”的转变是我国二十多年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 ,是从几千年的人治逐步走向法治的标志。行政的“执法”性质和“依法”特征是由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发展目标所决定的。“行政执法”的实质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要有法律根据 ,受法律规范制约。行政执法改革不仅涉及执法方式、方法 ,而且涉及执法体制、范围、目标及执法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 ,是整个执法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王健 《法律科学》2007,25(4):104-111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立法和实践始于美国,现在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必然选择.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具有自发性优势和比较优势两大优势,"赔偿功能"和"威慑功能"是私人执行"自发性优势"的主要体现,而"救济功能"和"指示功能"则是私人执行"比较优势"的主要表现.为了充分实现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优越性,在制度设计上应遵循"法律上可能,经济上有利"的原则.为了促进我国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应引入私人执行制度,并在反垄断立法中对私人执行制度作出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既有理论框架难以全面解释违建执法的困境.实际上,违建执法的困境反映执法领域国家能力的不足.从执法的结构和过程看,国家能力不足表现在多个层面:执法机构的"孤岛现象"普遍,不同机构之间难以有效合作;一线执法人员的素养欠缺,且其工作难以被执法机构有效考核;执法人员在进入社区空间、处理执法事务时受阻严重.由于国家能力的不足,执法人员常常接受执法对象的讨价还价,违建执法表现出"日常惰性—专项治理"的循环结构,强力执法与违法不究处于共生状态.改善社会治理,需要在执法领域强化国家能力,需要从执法机构、执法人员及其与社会的互动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