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行刑教育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行刑中个别预防的积极方式是改造,这是改造目的确立的根据;而建立在刑事制裁和刑罚报应、预防统一基础上的行刑教育化,既具有刑的本性,以致它不应违背刑罚原义,又在某种程度超出了罚的涵义,浓抹着监狱运作中的人文色彩。行刑教育化是法律微观层面的价值取向,它本身需有成本与效益的合理比值,于是要保证相应的刑罚量就应正视行刑教育化会不会消减刑罚力度的问题。同时行刑教育化是在刑罚即成事实前提下为弥补刑罚不足施行的,它本身具有高成本、低产出的特点,因此行刑教育化是社会的必然选择,但并非万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应当设立行刑时效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上的时效分追诉时效与行刑时效。行刑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被判处刑罚的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执行刑罚,超过了此期限,司法机关就不能执行刑罚。时效制度的目的都是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刑罚的公正与效率。两者不可缺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行刑时效制度的作用还更明显些,行刑权若不受时效限制,则不仅司法效率低下,而且刑罚的公正性也将面临被摧毁的险境。我国刑法未规定行刑时效。传统观点认为:规定行刑时效没有现实意义,因为新中国建立以来审判机关判处刑罚而未予执行的现象未曾发生;相反,刑法上不规…  相似文献   

3.
学界定刑罚权涵义以及架构刑罚权有助于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行刑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基本刑罚权能,是"观实的"刑罚权。我国的行刑权分属监狱、公安和法院行使。由于刑罚权与行刑权的有效运作受制于刑事法体系,刑事立法及刑事司法的诸多因素,刑罚及行刑效益受到制约.我们应当从全局及整体高度,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建立行刑权的法律规则,统一调整行刑权关系和行刑权活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证了我国监狱行刑在新的价值理念下的立法要义,概括了《监狱法》颁布十年来的改革成果,阐述了行刑学以及我国狱制改革的“行刑一体化”,“裁判权介入行刑论”,以及“行刑人本论“等三种学术观点。提出了强化积极报应和行刑个别化;以人为本是行刑的核心;以及刑罚多元化与行刑权力资源优化配制的狱制、刑制改革理念。纪念《监狱法》颁布实施十周年。  相似文献   

5.
席逢遥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7期上撰文《刑罚的边界——国家行刑权的行使与保护罪犯人权的关系》指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界限。法律定分止争的根本方法,在于划定每个个体的边界,以权利和义务为手段平衡各种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犯行刑应坚持行刑社会化的理念。以行刑社会化为基点,考察未成年犯行刑法律制度,其在法律可操作性,刑罚结构等方面还有待完善。未成年犯行刑法律制度设计应在整个刑事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整体的审视,一要刑法的严密化,二要刑事执行法的操作化。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刑事执行制度存在着法律匮乏、执行主体混乱、行刑权配置不当等问题,为加大我国刑事执行的力度,提高刑罚的效益,应制定统一的《刑事执行法》,实现刑事执行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王利荣 《现代法学》2001,23(4):121-125
行刑法蕴含了刑罚所没有涵盖的目标与内容。行刑法以刑罚为基础 ,立足于以恶制恶。但刑罚中却推导不出感化和扶助性矫治。矫治注入行刑法是基于刑罚先在的事实 ,它绝不是要制造强制与教育的矛盾 ,而是利用刑罚之外的力量 ,把刑罚负效应降低 ;此外当惩罚、教育立足于保护普通公民的权利时 ,行刑法用受刑人的权利标准把这些法律措施适用控制在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刑事执行学界提出了有关行刑发展的宏观思路,其基本观点是:把刑罚执行视为完整的制度性系统,由此建立统一的刑事执行法律体系,强化行刑权的配置。对行刑法制的整体构建,无疑体现了刑事法理论的整体成熟,在现实反思的基础上,对制度重构表现出深度的关切。而监狱作为我国的刑罚执行机关之一,其地位也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教育刑理念的彰显与背离:近代中国假释制度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罚执行是刑事司法的最后环节,行刑法律的运作直接关涉刑罚功能与目的能否实现。假释作为行刑制度之一,其运作效果是刑罚观念的集中体现。近代以来假释制度完成了由恩典到权利的制度转化,因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假释制度在清末刑事立法中虽然得以确立,却未能实践。其后的立法与司法虽对于假释制度有着较多的践行,但民众的法律情结却仍停留于报复惩戒,教育刑理念仍然未能深入人心,法律观念、法律文化的转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监狱学刊》2002,(4):109-110
张晶在《中国监狱》2002年第2期上撰文《一次不公正执法摧毁千百次说教》,引用宣统二年徐谦等回京报告折中的论述:“监狱制度与刑法审判二者有密切之关系,监狱不良则行刑之机关未完善,而立法与执法之精神均不能见诸作用。无论法律若何美备,裁判若何公平,而刑罚宣告以后悉归于无效。”  相似文献   

12.
美国监狱行刑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舰 《中国司法》2006,(4):98-100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监狱行刑制度是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各国监狱行刑制度的探索和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其联邦政府及各州的法律制度各有不同,监狱行刑制度也不尽相同。本文简要对美国监狱行刑制度作一介绍,希望能给广大监狱行刑改  相似文献   

13.
监狱行刑效益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行刑效益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执行刑罚的一项重要原则。监狱行刑效益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降低行刑成本,二是提高行刑效益。实现监狱行刑效益化的基本途径是根据改造进程及时调整刑罚;积极推进刑罚社会化进程,吸收高新科技手段促进管理现代化;通过分类改造实现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监狱行刑行为是监狱机关依法行使国家司法权力、对服刑人员依法强制实施惩罚与改造的管理行为,是实现刑法惩罚任务、体现国家专政职能的基本方式,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监狱行刑行为必须严格地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特别是执行刑罚过程中的重大行为、原则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尤其是要按照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和法律授权行使职权,才能确保监狱的行刑行为的合法与有效,才能忠实地完成法律所赋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5.
刑罚权与行刑权的运行机制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以发挥刑罚惩罚和预防犯罪的作用为目的,故犯罪与刑罚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之“体”,而刑事立法和司法则为犯罪与刑罚之“用”,是为运用刑罚治理犯罪服务的。行刑是刑罚实现的基本实践过程,行刑权是刑罚权一项独立的基本权能,是现实的刑罚权。建立专门统一的刑事执行立法、司法体系,是科学地行使刑罚权,充分发挥刑罚的作用,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刑罚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在刑罚执行方面的投入成奉不可能无限扩张。因此,监狱在筵罚和改造罪犯过程中。应贯彻行刑经济思想,控制行刑成本,力求以最小的行刑成本消耗获得最佳的行刑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监狱行刑权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刑作为刑罚的一个种类,具有四个特点,即本质上的报应性,内容上的特定性,程度上的限定性,后盾上的暴力性。监狱行刑是指监狱对受刑人进行“剥夺程度决定权与限制自由实体权”的具体行为的总和。我国监狱行刑权由强制权、引导权、激励权三种权力组成。在行使监狱行刑权时要防止将“监狱刑罚内容”与“监狱执行刑罚的内容”和“监狱行刑权”混为一谈;要高度重视‘‘监狱行刑权”的与时俱进;要切实把握监狱行刑权的边界范围。  相似文献   

18.
罪犯是被人民法院判决有罪,处以刑罚,且处于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人。在法律地位上,他们既不同于一般公民,也不同于一般人犯,而是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这种特殊的法律地位,取决于其权利义务的特殊性。罪犯权利义务的特殊性,不仅决定了他们法律上的特殊地位,而且反映着我国对罪犯行刑的方向和行刑的内容,因此,研究罪犯权  相似文献   

19.
监狱究竟是不是国家行政机关,这个问题决定依法治监如何定位。监狱在法律上属于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行刑”和“行刑机关”不是规范的法律用语。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并不妨碍它同时也成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治监就是监狱系统的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国先后对《食品安全法》和《刑法》作了修订,但是食品安全犯罪的行刑衔接仍然存在不畅的问题。行刑衔接的内涵,应当同时涵盖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目前,两法在客体、对象、主体以及法律后果方面仍然存在衔接缺位的地方,需要通过调整食品安全犯罪在刑法分则中的位置、适度扩展刑法的处罚范围和调整食品安全犯罪刑罚的规定对实体性衔接进行建构;同时,针对程序性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则应当从技术性和制度性两个层面具体展开对其建构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