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目标,创新战略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2008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实施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战略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进程中,我国社会治理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展现出一系列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明确"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念,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最核心目标设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中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夯实以民生保障制度和社会治理制度为主线的社会建设制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涵养社会治理核心价值,坚持"四维治理"等。这些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彰显出中国之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呈现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壮丽前景。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社会建设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处于滞后状态。在确保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要拿出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决心来搞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以破解制约社会发展进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社会管理创新与政府法制工作的关系,本刊对广州市政府法制办党组书记、主任吴明场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专利制度已经在中国实施多年,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颁布和执行,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转变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从创新与专利的关系出发,讨论专利文化、专利价值和专利品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建设中国专利文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了我国现行专利数量累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专利文化、专利价值、以及专利品质带来的影响,并对可能解决该问题的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了首要位置,说明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关键在于走制度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尤其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经济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加大等社会经济问题突出,实现经济转型的压力更大,也更为迫切。同时,在国家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走多元、集约的友好型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和城市的永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社会问题依然突出,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也更为艰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重要措施。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周恒 《河北法学》2020,(4):103-115
作为一个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相区别的概念,法治社会命题致力于实现社会生活的秩序化、法治化,并尤其强调社会力量对国家法治建设的推动作用,试图借助多元社会主体的参与来型构法治发展的动力基础。准确认识当下的社会状况,充分挖掘现有的社会力量,是开展法治社会建设的正确路径。在当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日益改变着现代社会的交往模式,并塑造出互联网社交这一新型的社会关系形态。互联网社交的出现与发展孕育了以网络为介质的社会力量,使社会逐渐获取了同国家对话并参与国家法治建设的能力。互联网社交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可以从四个向度获得理解:互联网社交缔造着网络公共空间的公民品格;互联网社交孕育了网络社会的自治能力;互联网社交构成了民主参与的"非正式"渠道;互联网社交提供了权力制约的社会手段。  相似文献   

9.
霍珍珍 《中国司法》2014,(10):43-47
正近年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对社会治理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研究,逐渐凝聚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律师作为"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既是律师建设"法治中国"的职责所在,也是律师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能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使得西部地区社会治理问题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显得尤为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治发展的目标冲突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法治发展是与社会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和大国崛起等进程复杂交织在一起的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为化解制度创新、秩序转型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等因素之间的目标冲突,中国法治实际走上了一条政府推进型的渐进发展道路。为此,可以把中国法治发展划分为经济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社会建设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以及政治主导的法治发展阶段。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如果从现在到2020年的中期发展目标能够如期实现,中国预计在2020年有望进入"政治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同时也要看到,从现在到2020年之间的不确定因素会导致法治发展的不同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创新,已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国已经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则明确了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和基点地位,两者一脉相承。创新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  相似文献   

12.
把社会建设置于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水平.迅速扩大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提升其品质和效率。才能更有效地吸聚人才、创新等高端要素,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北庚 《河北法学》2012,30(6):9-10,11,12,13,14,15
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社会建设事业推进过程中回应现阶段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法治方面成为国家根本治国方略的当代,在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具有现实正当性和优越性;依法适度培植社会组织和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在立法模式上改过去的行政主导立法为博弈立法、完善税收法制、立法中更多地吸收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惯例、构建政府与社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适法格局等是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性举措.社会管理法治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法治发展之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4.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的奋斗目标。技术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进步的明显标志,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助推器和加速器,是经济腾飞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前提和关键性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5.
推进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化是马克思、列宁关于"国家治理"理论的基本要求,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大创新发展,此举对于应对大数据时代国际竞争与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意义重大。加快推进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树立科学的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理念,明晰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与要求,加快政社分开的法制建设,加快培育社会组织,营造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6.
巍毅标 《江淮法治》2013,(15):56-57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必须坚持严格执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全面保障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淮北市杜集区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坚持为促进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长期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的倾向,导致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滞后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水平与社会管理需求不相适应,制约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整体推进。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执政为民的关键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是应对、解决社会管理中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求,对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根源在于其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和互动发展,即在国家重建和市民社会自由化运动过程中,权力和权利的界分与冲突导致了法律秩序的生成,而市民社会精神的张扬则推动了法律形式化运动.在走向现代法治的进程中,由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的潜在差异,出现了"社会优位型"和"国家优位型"两种法治模式,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国家社会化"和"社会国家化"的新变化,西方法治也由分殊走向了趋同,并出现了法律传统的危机和超越倾向.中国要走向法治,就必须重构国家和社会关系,确立多元社会权利基础、公权力权威和良法之治,并实现依法治国与市民社会理性规则秩序的回应与契合.  相似文献   

19.
稿约     
《政法学刊》2012,(4):129-129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东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凸显期,广东目前面临的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社会有效管理,促进社会发展已是摆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2011年1月,广东省委十届八次会议提出了建设"幸福广东、平安广东"的重大建设目标和指导思路,这对广东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广东、当好加快转型升级、和谐社会建设的排头兵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根据广东省委的规划目标和部署,广东省委政法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从2012年6月开始在职  相似文献   

20.
<正> 几个主要大洲的国家现在正经历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尽管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特点有所不同,但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避免作为这种发展进程最显著结果之一的犯罪增长。随着现代化开始,这些原来犯罪率很低的各种各样的国家突然受到了惊人的犯罪增长的痛苦折磨,犯罪已成为城市秩序和社会发展进程本身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